邵斐
摘要:自我國正式將教師資格證列入國考序列后,師范生及非師范生考評教師的難度有了顯著提升,這意味著教育類專業的辦學壓力和辦學要求均不同以往。而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來說,基于以往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落后等問題,如何在國考背景下有效提高辦學水平,是當前該專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研究課題。對此,以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辦學工作為研究內容,詳細闡述了在國考背景下提升該專業辦學水平的具體方法,旨在為相關教師提供幫助,并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質幼兒教師。
關鍵詞:中職幼兒教育 專業辦學思路 國考背景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196-02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幼兒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的所處地位越來越高,但優秀幼兒教師缺乏仍是當前幼兒教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培養的主要陣地——中職院校,如何提高專業辦學水平,已經成為當前各中職院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國考背景下對中職幼兒教育專業的辦學思路進行分析,既符合中職幼兒教育專業發展方向,又能夠滿足幼兒教師培養需求,需要給予足夠重視。
一、國考給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國考給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1.有利于提高學前教育的教育水平
在實際幼兒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認識仍停留在“看”孩子而非“教”孩子,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定位多歸為“孩子的臨時看護人”,公眾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教育素養并不看重,不利于幼兒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1]。基于國考背景下教師資格考核制度的進一步優化,一方面使得幼兒教師資格證的含金量更高,能夠顯著提升幼兒教師對于自身角色價值的認知和重視,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幼兒教育機構構建更加高素質的專業化幼兒教師隊伍,有助于促進國家整體幼兒教育水平的顯著提升。
2.有利于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
目前,幼兒教師社會地位較低是造成幼兒教師普遍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往的幼兒教師選拔,不僅其選拔標準遠低于高中教師、大學教師等,而且對教師資格證等從業資格證書要求也不明確,導致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普遍不高,教師專業性不強的問題尤為嚴重。在國考背景下,幼兒教師選拔門檻統一定為考取教師資格證,這意味著素質較低的幼兒教師將會在較大難度的教師資格證考核中被淘汰,不僅有利于提升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認可度,而且提高了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
(二)國考給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帶來的挑戰
1.人才選拔難度加大
在國考背景下,幼兒教師考核標準最大的變化在于增設了對于教師資格證的要求,但從目前來看,我國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本身知識基礎較為薄弱,想要通過資格考試并不容易。因此,基于國考背景,難度較大的教師資格考核會明顯加大幼兒教育機構人才選拔的難度。
2.教學任務明顯增多
在國考背景下,除人才選拔難度加大外,幼兒教師的入職門檻明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想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還要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而這對于現有中職學前教育來說具有較大挑戰[2]。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也因此必須創新教學模式,采取更適合的培養手段。
二、國考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出的新要求
(一)知識素養層面
現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對幼兒教師應具有的專業素養提出具體要求。幼兒教師不僅要對基礎幼兒教育知識有較深入的理解,還應掌握教師職業道德、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知識。
(二)實踐能力層面
從目前來看,考查一名幼兒教師是否能夠合格地完成幼兒教育工作,需綜合考量其創新實踐能力,尤其是在國家創新實踐型人才培養要求下,幼兒教師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應用能力,還需對教育方法進行創新,以解決實際教育問題。
(三)思維意識層面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思維意識層面的主要要求是具備就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審視和評價的思維能力。
三、國考背景下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辦學新思路
(一)完善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專業素養
基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綜合素質》和《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課程所存在的內容落后問題,應進一步完善教材內容體系。一方面,針對國家下發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細化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標準,制訂較為具體的教學方案,逐步優化教育理念,對教材內容查漏補缺,確保專業教育內容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教師應整合歷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并有機滲透至實際教學訓練之中,在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考試大綱重點考點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學生的教師資格證考試通過率[3]。
(二)重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對實踐能力培養應予以高度重視。首先,要進一步加快教學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交流機會,使其于實際幼兒教學中不斷總結思考。同時,在實訓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的敬業意識和責任精神。其次,在實踐教學過程,基于國考背景下,國家對于幼兒教師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應不斷創新實踐教學形式,盡可能使學生成為先進幼兒教育方法的試行者,在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有效推進幼兒教育工作。最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改變以往一味重視考核成績的評價方法,盡可能綜合考量幼兒評價、幼兒家長評價、專業教師評價等多方面內容,最終對學生能力進行全面評定,并確保學生素質得到提高。
(三)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意識
在思維意識培養過程中,包括合作教學法、探究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在內的諸多先進教學手段均能夠達到較為不錯的教學效果。因此,應改變以往學前教育專業所使用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應用多元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效果的明顯提升[4]。例如,針對理論課堂過于重視教材知識而存在的教學枯燥問題,應盡可能通過使用實際教學案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幼兒教育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進而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專業素養的顯著提高。
四、結語
本文基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辦學思路,詳細闡述了在國考背景下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創新的具體方法。面對當前階段由幼兒教師選拔門檻提高帶來的巨大人才缺口,中職學校作為培養優質幼兒教師的主要陣地,只有進一步完善專業教育內容,并依托多元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水平,才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專業素養,促進幼兒教師人才培養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沛雨.教師資格國考背景下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探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7(3):243-247.
[2]高芹.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與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教育探索,2016(6):11-12.
[3]王雪巍.國考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課程的教與學[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6):92-94.
[4]李尚寧,張召友.在國考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訓練的應對方法與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28):243-247.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