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美國這些年在阿富汗種了一堆蒺藜,扎了自己一手的刺,給人家留下一地雞毛,最終苦的還是阿富汗的老百姓。
3月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墻之隔的總統府和首席執行官府內,同時舉行了兩場“總統就職儀式”。一國二主,此為兇兆。
阿總統選舉在2019年9月28日舉行,最終結果2020年2月18日才公布。現任總統加尼獲50.64%選票,政府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獲39.52%的選票。阿卜杜拉不承認敗選,指責加尼舞弊。總統就職儀式本應在2月27日舉行,推遲兩周僵局仍未打破,才上演了這出雙胞戲碼。
這是自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并推翻塔利班政權以來,阿富汗舉行的第四次總統選舉。美國一直宣稱將“民主”“自由”帶給阿富汗,但近20年來的事實表明,生硬地將美式民主移植到阿富汗,很是水土不服。塔利班執政時期,阿卜杜拉所代表的北方聯盟曾長期與之作戰,算是一方強大勢力。如今的爭位亂局在2014年就上演過一次,當年的總統選舉中加尼和阿卜杜拉都進入第二輪,最終由美國等調停,阿卜杜拉暫忍心中之氣,同意由加尼任總統,自己任政府首席執行官。一國政府出現“首席執行官”這種稱謂,聽起來很美國。
2001年的“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劍指本·拉登藏身的阿富汗。大軍所往,生靈涂炭,災難頻仍,美國也因此陷入“帝國泥淖”。時移勢易,經過多年接觸和幕后談判,美國政府與塔利班代表于2020年2月29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和平協議。美國承諾如果塔利班嚴格履約,美軍將在14個月內完全撤出阿富汗。3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破天荒地與塔利班首席談判代表巴拉達爾通電話。在這一被特朗普形容為“非常好的交談”之后幾個小時,塔利班、阿政府軍和駐阿美軍間便重開戰火,美塔間的一紙和平協議頓時被撕得粉碎。
如同當年的英國和蘇聯一樣,美國低估了阿富汗的復雜。美國越過自己扶植起來的阿富汗政府,直接與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塔利班根據這一協議要求阿富汗政府釋放塔利班犯人,阿富汗政府則完全不買賬,塔利班見狀開打,本以為這一協議可為自己選情加分的特朗普,最終發現打了一手爛牌。
自2001年以來,三任美國總統在阿富汗一再陷入增兵與撤軍的怪圈中難以自拔。2014年12月28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宣布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但美軍非但未能撤出,反而繼續增兵。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在《責任:戰爭中的部長回憶錄》一書中反思, 長期以來,美國對阿富汗主要部族、村莊、省份、家族、權力經紀人之間的歷史、相互關系“可悲地無知”。盡管“國際部隊”曾加倍派駐阿富汗,但美國不但未贏得這場戰爭,還越打越糟。美國的政治、哲學理念及公開鼓吹的戰爭言論,與阿富汗真實情況之間存在巨大的沖突。
如今,面對出現兩位“總統”的阿富汗,美國已是一籌莫展。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喪生的美軍人數超過2300名,戰爭投入超過2萬億美元。美國這些年在阿富汗種了一堆蒺藜,扎了自己一手的刺,給人家留下一地雞毛,最終苦的還是阿富汗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