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合木提·麥麥提 黎伯圓 阿布都瓦斯力·馬木提
摘要:在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進入了嶄新的階段,基于語音、圖像識別的智能化機器人、可穿戴裝備以及植入式芯片等進入到了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各個領域,改變了人們的娛樂和服務體驗以及居住和工作環境。本文基于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狀況及趨勢的簡要介紹,闡釋了其核心技術與實現途徑,探討了在未來生活場景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實現途徑;生活
引言:
人工智能概念的內涵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演進,從最初的基于計算機超強計算能力替代部分人工數據處理,到運用計算機軟件賦予機器自主學習能力,再演進到基于海量數據資源的智能化處理,由機器自主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做出決策,使得人工智能設備與人類的感知、思維以及判斷活動越來越接近。在此基礎上研發的生產設備、個人電子產品必然在未來的各個領域深刻影響人類的生活。
一、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狀況及趨勢
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初衷旨在于發揮計算機技術的優勢,賦予機器自主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并替代人類的腦力勞動。但受制于信息感知和傳輸技術的發展,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人工智能技術沒有明顯突破。而隨后則由于傳感技術、無線通信以及自動控制等技術的進步,讓機器擁有類似于人類的自主感知和判斷能力的創意才有了可靠的技術支持。在當時已有的人工智能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軟件技術研發的專家系統,讓機器能夠基于軟件運行,按照既定規則自主處理相關信息和優化決策。目前在這一基礎上已經實現了高精確度的語音、圖像識別和精準的邏輯推理與判斷,使得相關產品真正具備了與人類高度相似的信息感知、分析與判斷能力。
二、生活場景中的人工智能應用
(一)個人事務的智能化處理服務
目前具備日程管理、信息搜索甄別服務功能,以及能夠代理繳費、理財等個人事務的人工智能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包括內置在個人移動終端設備中的虛擬個人助理、車載人工智能導航與自動駕駛系統等,可以利用語音、圖像識別實現人機交互以及信息感知[1]。從而為產品的用戶提供智能化的代理服務,使其擺脫日益龐雜的信息處理、日程安排以及個人事務管理決策,將精力投入到更具建設性的工作中,或者擁有更多閑暇時間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二)智能家居
家居環境的安全、健康以及舒適度是衡量現代人生活品質的重要標準,而旨在調控居家環境溫濕度等指標,保障室內環境健康并具備休閑娛樂功能的各類智能化家用電器、新型電子產品,是人工智能技術進入生活領域的主要形式。首先具備智能化功能的空調等機電設備、影音娛樂產品,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根據用戶習慣與作息規律提供智能化服務。基于對環境變化、用戶語音等指令等的感知和判斷,自動調節室內環境參數并控制家用電器工況。
(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中的應用
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對人們的生活意義重大,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共事務管理、醫療以及公共交通等服務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從醫療機構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到各類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虛擬在線服務,為優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以及改善人們的體驗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外智慧社區以及智能化建筑理念也已經步入實踐階段,未來會給身居其中的民眾帶來多方面的便利。
三、人工智能的實現途徑
計算機、互聯網以及無線通信技術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演進與應用的主要動力,目前由于物聯網與云計算等技術步入成熟和推廣階段,促使人工智能技術進入了又一個嶄新的境界。目前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技術研發的人工智能產品,突破了傳統人工智能技術的局限,能夠在構建數學分析模型的基礎上,讓機器在不依賴人類認知經驗的前提下,自主獲取識別相關事物和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一)專家系統的研發
專家系統研發是過去十幾年智能化設備與產品功能實現的關鍵途徑,其原理是基于計算機軟件技術,對人類在某一領域的認知規律、方法進行分析,再運用計算機技術模擬和還原相關過程,形成相對可靠的算法規則并開發相應的軟件系統。從而讓機器通過軟件系統的運行,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計算和處理,進而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這一目前廣泛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依然是建立在人類的認知經驗之上,使用了這類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實質上并不具備和人類相仿的認知能力。在電商、金融等服務領域,這一技術被用于市場需求調查、數據走勢分析以及提供決策依據。
(二)基于算法革命的機器學習
專家系統開發所使用的算法能夠讓機器基于人類認知經驗完成學習和優化,其線性回歸等算法無法完成復雜、多目標的任務處理和決策。而目前的機器學習系統開發,有了更加可靠的算法支持[2]。依靠卷積神經網絡等算法研發的機器學習系統,能夠進行準確率極高的語音和圖像識別,從而讓機器擁有與人類或環境基于視覺、聽覺互動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研制生產的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加真實的體驗。
(三)智能化產品的研發生產
目前機器學習以及專家系統的研發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而人工智能技術以何種形式進入人們的生活,則取決于相關成果的轉化方式和具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首先可穿戴智能化產品的娛樂功能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基于虛擬現實以及增強現實技術的數據手套、VR眼鏡等產品,在電子游戲與影音娛樂活動中得到了應用。其次個人健康狀況監測裝備也比較常見,在未來的智慧醫療、智能化社區服務的推廣中,這類設備必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四、結束語
隨著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產品的運行模式愈發接近人類,這一領域一直懸而未決的倫理問題必然再次成為焦點。如何在完善人工智能技術并使之更好的服務于人類生產生活的同時,規避由此引發的道德風險與倫理學爭議,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道路上必須解決的問題。目前學界以及各國政府部門都在積極探索,試圖完善相關標準與技術規范體系,保障人工智能技術得到科學的利用。
參考文獻:
[1]程國斌.人工智能在生活中運用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615(12):173.
[2]劉禹池.探究人工智能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J].青年時代,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