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琳

引言
濱海濕地主要是指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濕地帶。包括水深不超過6米的永久性水域、潮間帶(或洪泛地帶)和沿海低洼地帶。濕地具有流量調節、防止海水入侵、補充地下水或來自地下水、營養物質的沉積、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保護海岸、旅游開發、教育與科學研究等價值。應當加強管理和保護,嚴格禁止破壞行為和人為負面影響,任何單位、個人在未得到國家批準的情況下不能擅自利用。 據《中國海洋報》刊載,我國沿海濕地面積約為594.17萬公頃。濱海濕地對于鳥類的棲息、繁殖和遷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護濱海濕地是維持鳥類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
大連市濱海濕地資源十分豐富, 濕地類型多樣,并且處在東北亞地區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上,生物種群復雜,物種多樣,在環渤海區域海洋經濟發展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國際上具有重要價值的濕地。大連市濱海濕地資源主要包括河口、灘涂和河口三角洲等自然濕地以及鹽場和養殖場等半人工濕地,主要分布在青云河口以北的黃海岸段以及渤海的金普灣和長興島周邊區域,總面積超過1400平方公里[1]。
大連市鳥類資源也十分豐富, 有鳥類367種, 在國內僅次于秦皇島市、成都市、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市[2], 是我國鳥類的主要分布區和棲息地, 也是東北亞鳥類遷徙通道的重要驛站[3-4]。濱海濕地鳥類處于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如果其生存環境受到污染、導致其棲息地喪失,并最終引起生物群落改變,這些問題都會對濱海地區鳥類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可通過對濱海地區的鳥類研究來觀察海洋生態環境的整體變化和健康狀況。
I.研究區域
本文關注的區域包括渤海沿岸的海島村和鞍子河口,及黃海沿岸的青云河口、登沙河口、花園口、莊河口、英那河口、湖里河口和地窨河口9個具有代表性的濱海濕地。
其中,海島村的生態環境類型為水稻田和養殖池塘;鞍子河口和青云河口的生態環境類型為廢棄養殖池塘;登沙河口的生態環境類型為河岸蘆葦帶和砂質灘涂;花園口、莊河口、英那河口、湖里河口和地窨河口的生態環境類型為大面積泥質灘涂和養殖池塘。
II.種類
在觀察的區域范圍內共有濱海濕地鳥類76種,隸屬10目17 科。其中包括??目1 科2 種、雁形目1科15種、鸛形目3 科12種、隼形目1科3種、鶴形目2科3種、雞形目1科1種、鸻形目4科31種、佛法僧目2科2種、鷗形目1科5種、雀形目1科2種。其中,種類最多的是鸻形目,占種類總數的4成以上。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1種,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10種,分別是鳳頭??、白琵鷺、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灰雁、大天鵝、紅腳隼、獵隼、游隼和灰鶴;其余65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極危、瀕危和接近受危種類有4種,分別是黑臉琵鷺,黃嘴白鷺,東方白鸛,大杓鷸;《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瀕危和易危種類各有3種,分別是黃嘴白鷺,東方白鸛,黑臉琵鷺,白琵鷺,大天鵝,灰雁。
III.優勢種、常見種和稀有種
優勢種是指群落中占優勢的種類,它包括群落每層中在數量上最多、體積上最大、對生境影響最大的種類。常見種是在生態調查中出現頻率也較高的種類,但其數量不一定有優勢。稀有種是指群落中個體數目較少的物種,被稱為稀有種。
按照常規的鳥類多度等級劃分方法,將數量超過總數量10%的種類劃為優勢種,占總數量1%~10%的種類劃為常見種,占總數量低于1%的劃為稀有種[5]。大連市濱海濕地鳥類的優勢種包括黑尾鷗、紅嘴鷗和黑腹濱鷸3種;常見種包括白腰杓鷸、環頸鸻和銀鷗等15種;稀有種為其余58種。數量排名前5位的鳥類分別為紅嘴鷗、黑尾鷗、黑腹濱鷸、環頸鸻、白腰杓鷸,占總數量的6成以上。
IV.居留型
很多鳥類會根據季節的變化,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去過冬或繁殖。鳥類學家通常將它們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留鳥:終年生活在某地,不隨季節更替而遷徙的鳥。蘇南地區最常見的麻雀、灰喜鵲等都是典型的留鳥。
2.冬侯鳥:秋天飛到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飛往北方繁殖的鳥。丹頂鶴就是典型的冬候鳥。春天成鶴帶著幼鶴到達北方地區開始營巢、產卵繁殖;入秋后幼鶴隨親鳥又陸續南飛越冬。黑龍江省扎龍、江蘇鹽城分別是丹頂鶴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也是我國著名的丹頂鶴保護區。
3.夏侯鳥:春天飛到某地繁殖,秋天飛往南方越冬的鳥。家燕是江南人家最熟悉的例子。
4.旅鳥:在遷徙途中,經過某地作短暫停留,再繼續南遷或北返的鳥。豆雁、鴻雁等均屬此類。
大連地區旅鳥和夏候鳥種類最多,分別為32種和22種,約占種類總數的42%和29%;留鳥和冬候鳥種類最少,分別為1種和2種; 既是夏候鳥也是旅鳥的有2種;既是夏候鳥也是冬候鳥的有5種;既是冬候鳥也是旅鳥的有12種。
V.時空分布
大連鳥類數量的季節變化特點是,春秋兩季比較多,冬季最少,細節如下:5月種類最多,為38種;其次是4月和9月,均為34種; 12月種類最少,為11種。從區域分布角度看,莊河口種類最多,為44種;其次是登沙河口,為38種。從種類數量上看, 鷗形目約占一半, 鸻形目約占3成以上, 雁形目約占1成, 鸛形目約占0.5成。且分別在3-5月和8-10月2個時段出現峰值。莊河口區域數量最多,其次是湖里河口。
VI.氣候影響
大連地區夏候鳥比冬候鳥種類多,春、秋季的種類也明顯高于冬季,低緯度地區的種類較多,可能與氣候條件有關:大連市1 月的平均氣溫為-4.8℃[6],濱海濕地水系和近岸海域結冰,鳥類難以覓食,導致種類減少。
旅鳥種類較多, 主要原因為大連市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4], 候鳥在春、秋季遷徙途中將大連市作為重要中轉站,夏候鳥、冬候鳥和旅鳥混合類型的種類較多也與此有關。
大連市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全球瀕危)和黑臉琵鷺(全球極危)的重要繁殖地。黃嘴白鷺在大連市長海縣石城鄉形人島上繁殖[7], 于4月中旬陸續遷來,5月初至8 月中旬繁殖,9 月底至10月初全部遷離;繁殖期間每天清晨集群到青云河口等周邊濱海濕地覓食,食物主要是小蝦和小魚,16時左右小群陸續飛回。莊河口濕地是黑臉琵鷺在繁殖期的重要覓食地,黑臉琵鷺的最大數量超過全球數量的1%;黑臉琵鷺于5月遷來,10月遷離,在日出漲潮至高潮以及低潮至日落前,主要以集群或家庭為單位在灘涂上覓食,并在取食后有站立、洗浴和理羽等行為;莊河口濕地沿岸為人工堤壩,岸線被人工取直后納潮能力下降,漲潮時海水直接漫過灘涂,黑臉琵鷺的棲息空間被壓縮[8]。
總結
濱海濕地對于鳥類的棲息、繁殖和遷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護濱海濕地是維持鳥類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濕地是城市的“肺”,對城市的小氣候有重要影響,也是鳥類的樂園。受人類活動干擾,大連市濱海濕地功能嚴重退化[9],鳥類的生存環境顯著改變,鳥類習性隨之改變[10]。以莊河口為例,岸線被人工取直后,納潮能力明顯下降,黑臉琵鷺的棲息空間不足,因此依據《拉姆塞爾公約》的相關條款,應將莊河口濕地申請為國際重要濕地加以保護,從而加強對極危鳥類的保護。在未來,也期望能夠通過濱海地區鳥類趨勢性變化的研究結果來評價海洋生態環境的整體變化和健康狀況,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
[1] 姜玲玲, 熊德琪, 張新宇, 等. 大連濱海濕地景觀格局變化及其驅動機制 [J]. 吉林大學學報 (地球科學版),2008(4):670-675.
[2] 高宏穎.秦皇島地區鳥類調查報告 [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5, 29(1):81-85.
[3] 梁余. 大連地區鳥類遷徙規律探討 [J].遼寧林業科技, 2004(2):14-16.
[4] 王惠卿, 吳國功. 大連生物物種多樣性詞條[M].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 2003.
[5] HOWESJ, BAKEWELL D. Shorebird studies manual [M]. Kuala Lumpur: AWB Publication, 1989.
[6] 崔利芳. 近50年大連市氣候變化及其適應度評價 [D].沈陽: 遼寧師范大學, 2012.
[7] 尹祚華, 雷富民, 丁長青, 等. 長山列島發現黃嘴白鷺的繁殖種群 [J].動物學雜志, 2000(5):39-41.
[8] 張國鋼, 梁偉, 楚國忠. 海南黑臉琵鷺的越冬行為分析 [J].生物多樣性, 2006, 14(4):352-358.
[9] 劉玉安, 段煉, 解鵬飛, 等. 大連市濱海濕地現狀及加強管護工作對策研究 [J].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7, 34(11):54-60.
[10] 沈曉明, 商禹成, 宋清華. 黑龍江省濕地變化對水禽的影響 [J].野生動物學報, 2005, 26(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