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顯營 葉小蘭 陳國
(廣東省廉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二區 廉江5244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并可能并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與休克等,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急性心肌梗死會由過度勞累、暴飲暴食、大量飲酒與寒冷刺激等因素誘發,目前臨床多采用西藥治療該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參附注射液有益氣固脫、回陽救逆之功效[3]。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參附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顯著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 例。觀察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40~70 歲,平均年齡(55.12±12.88)歲;梗死部位:下壁16 例,前壁10 例,正后壁7 例,前間壁7 例;NYHA 分級:Ⅱ級 15 例,Ⅲ級 18 例,Ⅳ級 7 例。對照組男 24 例,女 16 例;年齡 41~69 歲,平均年齡(55.06±12.18)歲;梗死部位:下壁 17 例,前壁 11例,正后壁 6 例,前間壁 6 例;NYHA 分級:Ⅱ級 17例,Ⅲ級18 例,Ⅳ級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診斷標準;初次發病;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合并心力衰竭;對所用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 H35021527),0.1 g/次,1 次 /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國藥準字H20057288),25 mg/ 次,2 次 /d;口服辛伐他汀片(國藥準字H20123103),20 mg/次,1 次 /d;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膠囊(國藥準字 H20000258),40 mg/次,1 次 /d。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使用參附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43117)50 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3 周。
1.4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ACUSON X300 型彩色超聲診斷儀(德國西門子公司)檢測兩組患者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并計算左室射血分數(LVEF);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 反應蛋白(CRP)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 LVESV、LVEDV 低于對照組,LVEF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LVEF(%)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LVESV(ml)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62.14±10.35 62.21±10.37 0.030 0.976 48.15±5.42 36.05±4.56 10.804 0.000 LVEDV(ml)治療前 治療后108.35±14.53 109.48±14.62 0.347 0.730 95.03±10.95 78.18±10.18 7.128 0.000 42.65±5.34 43.18±5.28 0.446 0.657 49.33±6.65 53.89±8.41 2.690 0.009
2.2 兩組CRP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 CRP 水平比較(mg/L,x ±s)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內科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急重癥,發病率約為20%~48%,常并發心力衰竭與心源性休克,具有較高的病死率[4]。急性心肌梗死多發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基礎上,由于勞累、激動、暴飲暴食等誘因致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促使血小板于斑塊表面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突發性阻塞,最終造成心肌缺血性壞死[5]。此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性壞死會導致左心室舒張與心功能下降,而心室狀態改變與心功能障礙會導致冠狀動脈灌注量不斷降低,進而使心肌梗死的癥狀進一步惡化[6]。因此,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除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使冠狀動脈的供血功能恢復以外,還應恢復患者心室結構并提高心功能,這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常規西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雖能有效恢復冠狀動脈供血能力,改善心肌壞死,但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急性心肌梗死在中醫學中屬于“心痛、胸痹”的范疇,屬于本虛標實之證,主以氣虛血瘀為本,治療應以益氣活血為主。參附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紅參與附片,具有益氣固脫、回陽救逆之功效[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LVESV、LVEDV 及 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LVEF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參附注射液可進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癥介質水平。分析原因在于:中醫學認為,紅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攝血、復脈固脫之效,附片可回陽救逆、溫補脾腎。現代藥理學也證明,紅參可以調節心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給不足的狀態;附片可以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凝血、抗血栓、強心,并能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8]。嚴華等[9]研究報告也指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用參附注射液,可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塑,提高患者心功能,并可減輕炎癥反應。綜上所述,參附注射液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可進一步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