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輝 黃書煒 程柳旺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兒體內的膽紅素在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下會轉變為間接膽紅素,血清中的間接膽紅素升高會造成患兒微循環紊亂、肝膽損傷,引起黃疸,同時會使心肌酶水平提高,導致患兒的心肌受損,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命健康[1]。因此,降低患兒體內的血膽紅素水平及心肌酶水平是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重點。換血療法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最有效方法,本院為探究換血療法對于心肌酶水平的影響進行此次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50 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 例,女22 例;日齡1~28 d,平均日齡(12.13±7.14)d;足月兒45 例,早產兒5 例;體質量1600~4400 kg,平均體質量(2945.23±500.45)kg。本次研究已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兒科學》中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家屬均同意參與研究;患兒符合換血療法指征;患兒之前未接受過換血療法治療。排除標準:患兒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等疾病;先天畸形患兒;染色體異常患兒;傳染性疾病患兒。
1.3 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換血療法治療,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準備:患兒需禁食4 h,在換血前患兒血壓、血糖、體溫等各項指標需要保持穩定,給予患兒輸液、藍光照射、補堿、靜脈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及人血紅蛋白等治療,靜脈注射10 mg/kg 苯巴比妥鈉,使其保持鎮靜。②血液準備:對于RH 血型不合患兒,采用RH 血型同母親,ABO 血型同患兒;ABO 血型不合患兒,采用0 型洗滌濃縮紅細胞,AB 型血漿;其余采用同型紅細胞及血漿進行置換[2]。③換血量及速度: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血容量為82 ml/kg,換血量應為新生兒全部血容量的2 倍,因此換血量約為148~179 ml/kg,速度約為1.45 ml/(kg·min)[3]。④換血療法使用儀器:浙江史密斯醫學儀器公司的WZS-50F5 雙道微量注射泵(分1 泵和2 泵)、浙江史密斯醫學儀器公司的佳士比1200 型輸液泵、22G 蝶翼Y 型及三通留置針各2 個、一次性輸血管、1 個廢血瓶、小兒輸液器、排血管等。⑤換血療法操作步驟:對患兒進行靜脈穿刺,使用1 個三通及輸液管將血袋連接WZS-50F5 雙道微量注射泵,保持輸液管通暢,將輸液泵的速度設為4 ml/h,此為換入回路;接著對患兒行動脈穿刺,將排血管經過三通接入,小心滴入100 ml 量筒中,經佳士比1200 型輸液泵在三通處連接500 ml 腎素生理鹽水,將泵速設為32 ml/h,此為換出回路;準備就緒后,將注射泵的換血速度設為210 ml/h,開始計時,要注意量筒內的出血量速度控制在5 ml/min 以內,預計為244 ml/h,減少匯入的肝素生理鹽水,速度約為31 ml/h,預計213 ml/h,換血與輸血的速度要保持平衡;在智能泵的運作下,換血過程可自動進行,護士在旁進行監護,對相應的指標進行調節及記錄;記錄兩泵上讀取的a 值和b 值,按照公式進行計算,若是換出與換入數值存在明顯的差距,護士要立即進行調節,使得患兒的血壓保持穩定。
1.4 觀察指標
1.4.1 治療前后血膽紅素水平 在患兒治療前及治療1 周后清晨取患兒3 ml 靜脈血,使用北京百奧泰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膽紅素氧化酶法試劑檢測患兒的血膽紅素(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水平,儀器為貝克曼AU68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嚴格按照試劑盒上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1.4.2 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 在患兒治療前及治療1 周后清晨取患兒3 ml 靜脈血,使用貝克曼AU68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通過生化酶速率法檢測患兒心肌酶水平,包括天AST、LDH、CK、CK-MB。試劑盒由北京百奧泰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上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兒治療前后血膽紅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患兒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50 例患兒治療前后血膽紅素水平比較(,μmol/L)

表1 50 例患兒治療前后血膽紅素水平比較(,μmol/L)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2.2 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較 治療后,患兒AST、LDH、CK、CK-MB 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50 例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較(,U/L)

表1 50 例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較(,U/L)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據統計,我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病率約為30%~50%,此病的發病原因是新生兒體內紅細胞的壽命相對較短,紅細胞破壞較多,使得血膽紅素的水平升高[4]。高膽紅素血癥會使得患兒的心肌及肝功能受損,出現黃疸,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高膽紅素血癥對患兒心肌的損傷主要表現在心肌酶水平的升高,當患兒心肌受損時,體內的酶大量釋放,進入血液中,使得血清心肌酶水平明顯上升,如CK 可以最大增高12 倍,CK-MB 可以最大增高25 倍,患兒心肌酶活性度越高,患兒的心肌受損程度越嚴重[5]。因此,早期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則是促進血膽紅素的排泄,減輕患兒心肌損傷[6]。本次研究結果的原因在于:患兒通過換血療法治療,可以將血中游離的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細菌、炎癥遞質、致敏紅細胞等快速清除,使得患兒的血膽紅素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降低其毒性作用[7]。有研究表明[8],新生兒具有較強的心肌細胞修復及再生能力,新生兒的心肌損傷基本為一過性心肌缺血,給予患兒積極、有效的治療后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心肌損害是可逆的。因此,給予患兒換血療法治療后,患兒體內總膽紅素下降,表示紅細胞及重要的臟器功能得到保護,心肌損害得到減輕,心肌酶活性隨之下降。高膽紅素血癥不僅會引起膽紅素代謝障礙,還會損傷機體其他組織、器官,導致患兒心肌酶譜發生變化,損傷心肌[9]。給予患兒換血療法治療可以減輕患兒心肌損害,保護重要的組織及臟器,改善患兒的預后。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進行換血療法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患兒的血膽紅素水平及心肌酶水平,保護患兒心肌細胞,治療效果良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