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楓
腦梗死是因為人類腦部的血液供應發生障礙而引發的一種腦部疾病,發病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中。腦梗死發病早期,患者可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且多發于睡眠期間。而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失語、偏癱等不良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因此陷入失去生命的風險中[1]。在此情況下,及早研究出治療腦梗死的有效手段,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8 年7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110 例急性輕度腦梗死患者,分析急性輕度腦梗死患者實施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7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110 例急性輕度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 例。對照組中,男31 例,女24 例;年齡最大70 歲,最小45 歲,平均年齡(57.83±11.26)歲;病因分型:23 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19 例小血管閉塞性腦梗死、13 例心源性腦栓塞。觀察組中,男32 例,女23 例;年齡最大71 歲,最小46 歲,平均年齡(58.05±11.19)歲;病因分型:24 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18 例小血管閉塞性腦梗死、13 例心源性腦栓塞。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經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體征,均符合急性輕度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對于研究所有的相關事項已有一定了解,在知情的情況下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排除標準:心腦腎等臟器存在系統性疾病;精神系統患有疾病,認知及意識存在障礙;配合度低,導致研究受阻;未獲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同意;基線資料有缺失或虛假等。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營養支持、降低顱內壓和抗凝等傳統治療。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顱內壓控制,使用甘露醇(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747)降低腦水分含量,靜脈滴注,劑量為按體重1~2 g/kg;對患者進行血糖、血壓和血脂等指標控制,防止并發癥的出現;給予患者營養支持,滿足疾病治療所需的機體抵抗力;采用華法林鈉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123)對患者實施抗凝治療,口服,在第1~3 d 的使用劑量為3~4 mg/d,3 d 后可給予維持量,2.5~5.0 mg/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實施氯吡格雷(連云港潤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90)聯合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治療,其中,阿司匹林50~150 mg/次,1 次/d;氯吡格雷45~75 mg/次,1 次/d[2]。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臨床療效。其中,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佳;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經功能更好[3]。療效判定標準:基本治愈: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有效: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20%~90%;無效:經治療,患者未達到以上任何一種情況。治療總有效率=(基本治愈+有效)/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自理能力評分(71.41±20.27)分高于對照組的(58.73±17.21)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9.22±1.30)分低于對照組的(13.78±1.20)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7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9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腦梗死是臨床中多發的腦血管疾病,是奪取人類生命的主要殺手之一。因此類疾病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血流動力等因素密切相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腦梗死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4]。正因如此,研究有效的治療手段及時控制腦梗死患者的病情發展,成為了眾多醫學人士關注和研究的重點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嚴格貫徹綜合治療的原則,以改善腦微循環和恢復缺血區的血液供應為目的,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防止并發癥的出現[5]。藥物作為治療此類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治療期間更應貫徹遵循相關的原則。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作為兩類常用藥物,對血小板的聚集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有文獻顯示[6,7],在急性輕度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期間,使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機體的血流動力,促進腦部的微循環,從而起到恢復腦部神經功能的積極作用,效果極為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自理能力評分(71.41±20.27)分高于對照組的(58.73±17.21)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9.22±1.30)分低于對照組的(13.78±1.20)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7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9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急性輕度腦梗死患者實施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能有效恢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經功能,提升疾病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