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東秀
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是育齡婦女的常見疾病,屬于內分泌失調,與胰島素抵抗、肥胖和高性激素有關。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是無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療方面,枸櫞酸氯米芬和來曲唑在恢復月經規律和調節各種代謝異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選擇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本院120 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比較枸櫞酸氯米芬與來曲唑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本院120 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來曲唑組,各6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5 歲,平均年齡(27.45±5.13)歲;不孕病程1.4~11.0 年,平均不孕病程(4.85±2.64)年;閉經47 例,月經稀發13 例。來曲唑組患者年齡21~36 歲,平均年齡(27.32±3.21)歲;不孕病程1.3~11.3 年,平均不孕病程(4.93±2.61)年;閉經47 例,月經稀發1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枸櫞酸氯米芬治療,枸櫞酸氯米芬50 mg/d,治療5 d 為1 個療程,共治療4 個療程。來曲唑組采取來曲唑治療,2.5 mg/次,1 次/d,治療5 d作為1 個療程,共治療4 個療程。兩組均在月經周期第5 天服用藥物,在月經10 d 后采取陰道彩超檢查子宮內膜情況,并加強卵泡發育情況的監測,在卵泡成熟后給予5000 U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肌內注射,指導其在24~36 h 內同房。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優勢卵泡數目、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②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及E2水平。③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血清黃體生成素水平、E2水平改善程度>90%,患者成功妊娠;有效: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血清黃體生成素水平、E2水平等改善60%~90%;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來曲唑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及E2水平比較 治療前,來曲唑組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E2水平分別為(54.27±5.25)IU/L、(38.14±3.21)pmol/L、(46.19±6.21)pmol/L,對照組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E2水平分別為(54.26±5.21)IU/L、(38.12±3.21)pmol/L、(46.21±6.04)pmol/L;治療后,來曲唑組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E2水平分別為(29.12±1.04)IU/L、(25.14±2.56)pmol/L、(83.36±7.46)pmol/L,對照組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E2水平分別為(36.11±2.78)IU/L、(32.01±2.11)pmol/L、(74.24±7.12)pmol/L;治療前,兩組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及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來曲唑組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黃體生成素、E2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優勢卵泡數目、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來曲唑組優勢卵泡數目、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分別為(2.67±0.55)個、(6.45±0.67)個、(9.35±1.57)mm,對照組優勢卵泡數目、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分別為(1.12±0.51)個、(4.12±0.52)個、(7.12±0.51)mm;來曲唑組優勢卵泡數目、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以雄激素過多癥和慢性無排卵為特征的內分泌疾病,在育齡婦女中很常見。由于排卵功能障礙,此類患者通常有不孕癥狀。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數據表明,枸櫞酸氯米芬的應用導致患者的子宮內膜缺陷和臨床妊娠率降低[2]。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婦科疾病,其特征是月經周期不規律和其他癥狀,主要由育齡婦女的內分泌或代謝異常引起,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是由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神經內分泌和代謝紊亂引起的復雜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通常具有高水平的雄激素,雌酮分泌過多,胰島素抵抗等,往往會導致不孕。
枸櫞酸氯米芬是一種抗激素藥物,通過拮抗作用占據下丘腦雌激素受體,促進卵泡刺激素的增加,達到促排卵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枸櫞酸氯米芬可引起子宮內膜變薄,影響子宮內膜腺體的生長,導致宮頸黏液分泌異常,不利于促進[3,4]。枸櫞酸氯米芬是目前中國臨床誘導排卵的一線藥物,但具有妊娠率低、流產率高的缺點。最近的研究發現,來曲唑可以誘導卵泡生長和排卵。
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來曲唑是一種有效的促排卵藥物,具有較高的排卵率,常形成單個卵泡,可有效避免子宮內膜變薄,更優越。而枸櫞酸氯米芬具有很強的抗雌激素作用,較低的劑量可以有效促進垂體前葉中新激素的分泌并誘導排卵,但相對而言,枸櫞酸氯米芬不如三苯基三唑有效,其可能與枸櫞酸氯米芬有關,只能促進排卵,但排卵后不孕的幾率仍然很高[5,6]。近年來,來曲唑已被證明可誘導卵泡生長和排卵,逐漸取代枸櫞酸氯米芬作為治療該疾病的一線藥物,三苯基三唑衍生物暴露于雌激素反饋抑制促進卵泡生長和發育。該藥物的半衰期短,對子宮內膜的影響很小。該研究顯示,使用來曲唑治療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大于使用枸櫞酸氯米芬治療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更高,卵泡和卵泡更多,這可能是由于枸櫞酸氯米芬引起孕酮和E2水平升高的原因[7-9]。
本研究結果可見,來曲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效果好,可有效改善優勢卵泡數目、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血清黃體生成素水平、E2水平,并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郭婕等[10]的研究顯示,對照組患者采用枸櫞酸氯米芬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來曲唑治療。比較兩組的妊娠率和血清性激素。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子宮內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成熟卵泡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周期性排卵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流產率和雌二醇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清睪酮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來曲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有效增加排卵次數,提高妊娠率,促進子宮內膜增厚,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采用來曲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優勢卵泡及卵泡總數量、子宮內膜厚度、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血清黃體生成素水平、E2水平,并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