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
據統計,“網絡黑灰產業”的從業人員已經超過150萬人,年產值可達千億元級別,“羊毛黨”正是“網絡黑灰產業”中一個重要的獲利群體。我們在任意一個網絡或移動社交平臺上輸入“羊毛”等關鍵詞,都會發現成百上千個“羊毛黨”群,每個群的成員少則百人,多則近2000人。
需要指出的是,受害店鋪的遭遇可能更容易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而事實上,“羊毛黨”的主攻方向并不是商家,而是電商平臺。
電商平臺的優惠措施是聚集人氣的有效手段。“雙十一”期間是電商平臺各種優惠最集中的時候,也成為“薅羊毛”操作的爆發期?!把蝾^”在其主導的群中提供店鋪、商品的鏈接或二維碼,讓群內成員購買相應的商品。付款后,“羊頭”要求群內購買者迅速“確認收貨”,然后便可以申請退款,一付一退,形成一個差額,即收益,一次“薅”電商平臺的過程即告結束。
2019年“雙十一”期間的一起“薅羊毛”事件具有代表性,揭示出“羊毛黨”的全新獲利模式。
從11月初開始,一名“羊頭”就在他主導的群中反復掛出某電商平臺上一家網店的商品鏈接,對應的商品是某品牌的空調。掃描“羊頭”提供的二維碼,就會出現空調的購買鏈接,標價為1598元?!半p十一”期間,經過平臺優惠后,買家只需要支付1398元就可買到一臺該型號的空調。其中的200元差價,應該是電商平臺和商家共同提供的優惠,而且電商平臺占大頭,這屬于常規的優惠方式。
然而,這200元差價成為被“薅”的“羊毛”。“羊毛黨”付款后,很快與“羊頭”聯系,提供訂單號,啟動退款流程。等待三到五天,“羊毛黨”就會收到1448元的退款,從而賺取50元收益,一次“薅羊毛”的過程即告結束。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這樣一筆交易中,電商平臺方實際退款為1508元,“羊頭”將其截下,自己留60元,退還個體“羊毛黨”1448元。雖然五六十元是很小的數額,但“羊毛黨”和“羊頭”都是靠沖量賺錢,而且“羊頭”賺的肯定比底端的個體“羊毛黨”多得多。
上述交易過程充滿可疑之處,并非一般意義上的“薅羊毛”?!把蝾^”如何做到店鋪資源可控?如何確保店鋪乖乖地按照買家的要求批準退款?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羊頭”推介的店鋪為其自身或完全可控的相關方所設立。也就是說,在這類交易中,買家和賣家是一體的,通過虛假銷售套利,這個“利”來自于電商平臺。
虛假銷售是“薅羊毛”所依賴的重要手段。這個過程走下來,可謂“多贏”局面:“羊頭”和“羊毛黨”賺到了利潤,對應的商品雖然產生了銷售和退貨記錄,但并沒有真的發貨,商家是不賠不賺的。最終損失的只有電商平臺。
還有一個疑問:“羊頭”推介的店鋪,如果有買家以完全正常的方式下單購買空調,那么店家就必須發貨、收款,這樣豈不就難以實現“薅羊毛”了嗎?
事實上,在電商平臺上的眾多空調專賣店中,這家店鋪不是品牌旗艦店,而是隱藏得很深,無論是知名度還是銷售業績,都很不起眼,買家無法在顯著位置直接搜到它。因此,這家店鋪遭遇“正常購買行為”的概率很低,幾乎完全成為“羊頭”的套利工具。至于該品牌空調的生產商,無論是否知曉其品牌涉及這樣的不法操作,都不會給予太多的關注。
這是細思極恐的“薅羊毛”新模式。試想,如果每一名“羊頭”都在電商平臺上設置虛假商家,形成“攻守同盟”套取利益,那么電商平臺將損失慘重。
誠然,電商平臺在優惠措施的設置上確實不夠嚴謹,導致退款多于收款的情況出現,被“羊頭”鉆了空子。但是,這也反映出“羊毛黨”的花招層出不窮,令電商平臺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除了上述新模式,“羊毛黨”攻擊電商平臺的傳統模式,殺傷力也很大,其本質就是模擬出大量虛假用戶,讓提供優惠的平臺方識別不出來。
從事“薅羊毛”活動所必需的硬件包括手機SIM卡、“貓池”等,軟件則包括接碼平臺、動態IP技術等。目前,“薅羊毛”產業擁有高度分化的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軟件和硬件開發人員,能提供可批量注冊賬號的工具;中游團隊購買大量手機SIM卡,再通過軟件工具和“貓池”等硬件設備,模擬出大量用戶,惡意注冊各平臺賬號并“養號”,在“薅羊毛”機會出現時,他們利用大批賬號賺取收益;下游擁有能夠快速將優惠券等平臺內資金轉移出去的支付及清洗渠道。
為了限制“薅羊毛”的行為,電商平臺會記錄注冊用戶的IP地址。但是,“薅羊毛”產業上游提供技術支持的人,能夠通過動態IP技術形成比較大的“動態IP池”,再租售給下游“羊毛黨”團隊使用。
擁有了上游的軟硬件,“羊毛黨”就具備了大批量注冊平臺賬號并領取優惠券的條件。當刷完優惠券后,還需要能夠快速變現的渠道。下游人員可以將優惠券變現為系統自動發貨的Q幣、手機話費等。目前,存在不少將Q幣和手機話費等合理變現的“灰產”平臺,一些購物網站上也可以買賣優惠券,這些都是“羊毛黨”的變現渠道。
2019年12月11日,阿里旗下的聚劃算宣布上線百億元補貼,這意味著繼拼多多、京東開啟百億元補貼后,阿里也加入“戰場”。聚劃算的動作在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大電商平臺之中是最晚的。2019年5月,拼多多率先開啟百億元補貼。拼多多表示,將聯合品牌方推出1萬款“擊穿行業價格底線”的商品,打造1萬個“萬人團”。隨后,在“6·18”期間,京東開啟百億元補貼。“雙十二”期間,京東宣布再啟動新一輪百億元補貼,涵蓋“雙十二”、年貨節等多個大促節點。
電商平臺經歷這么多年的發展,照理說早已過了“燒錢”的階段,為什么還會紛紛推出百億元補貼呢?阿里方面表示,推出百億元補貼的原因很簡單:“真金白銀”的補貼讓聚劃算的品牌正品做到最低價,讓消費者真正買到便宜的品牌正品。這個說法與拼多多和京東差不多。京東方面表示,推出超級百億元補貼是希望通過聯合品牌商家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優惠,讓更多的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電商市場進入存量階段,競爭開始聚焦于用戶量、復購率等方面。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百億元補貼是一種競爭方式。
電商平臺的百億元補貼并不透明,貴的、便宜的商品摻著賣,要靠消費者自己“淘金”,貨比三家。但總體來看,電商巨頭在相互間激烈競爭的態勢下,都開始更多地關注一線市場,推出百億元補貼的目的就是能夠更好地增加用戶黏性,培養更多老客戶,激活消費,并持續增強拉攏新客戶的能力。
電商平臺在推出巨額補貼的同時,貨源上有把控,商品價格優惠且品類多,消費者無疑能夠從中獲得實惠。然而,“羊毛黨”的攪局不僅“吃掉”了廣大普通消費者的大量利益,也讓電商平臺的優惠效果大打折扣。
在2020年的開年大促活動中,京東因技術失誤遭遇來勢兇猛的“羊毛大軍”。
京東一張200元的優惠券使用規則設置出現錯誤,導致部分低價的小家電也可以使用這款優惠券。結果,大量200元左右的小家電被一掃而空。僅一款烤箱就被下單達24萬次,買家的到手價竟然只需6元。一度有傳言稱,京東在這起事故中的直接損失高達7000萬元。
隨后,京東發表聲明稱,發現由于相關的優惠券設置在短時間內出現異常,導致部分客戶下單后遇到優惠券與商品不匹配,本不適用的商品也適用了優惠券。京東對本次失誤給客戶帶來的不便致以誠摯的歉意。
針對這一情況,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京東方面進行了處理。對于未發貨及配送的商品,積極地與客戶溝通。大量客戶表示理解和支持,取消了問題訂單,使用該優惠券選購其他商品。同時,京東為這部分客戶提供每單50元的補償。對于已發貨的商品暫不做相應處理。此外,對于網傳“京東因此損失7000萬元,并將項目組全員開除”等消息,京東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是不實信息。
是人都會犯錯誤。京東設置優惠劵的本意,是為了能夠吸引消費者,提高商家的營業額,進而提高京東的影響力和整體收入。設置優惠券的出發點本來是好的,但正如人無完人,在執行過程中,負責該項目的成員出現了失誤,讓京東成為“羊毛黨”的目標。
京東的項目組成員固然有錯,但一擁而上的“羊毛黨”才是令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的禍首。這部分人本來是不需要購買該商品的,但因發現優惠幅度極大,或者干脆就是本著套利的想法,才紛紛下單。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形成規模效應。如果京東方面一直沒有發現,那么損失還將繼續擴大。到最后,既讓京東遭受到了不良的聲譽影響,也讓本來可以早點得到商品的消費者推遲了收貨時間。
這起事故給所有電商平臺都敲響了警鐘——在互聯網上有一支看不見的“羊毛大軍”虎視眈眈,隨時等著平臺和商家犯錯。對此,電商平臺必須非常小心,警惕這類事件的發生。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也應該保持理智,不盲目跟風。只有這樣,電商平臺的交易機制才能保持穩定,從而讓網購市場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廣大消費者真正的利益所在。
有些消費者有時會因為貪小便宜而“薅羊毛”,這種現象可以說并不少見。但如果形成產業,獲取相當可觀的利益,那么就需要進行應對和處理。
擁有大量賬戶的“黑灰產業團隊”能做的不只有“薅羊毛”這一件事,其大量的賬號還能夠用來刷好評、充當水軍等,可以說是互聯網上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對于“羊毛黨”應該建規立制。對于職業化、規模化的“薅羊毛”行為必須進行規制。
目前,在法律上對于類似的行為并沒有專門的規定,應進一步深入調研,看“薅羊毛”的行為究竟給電商平臺和商家造成多少損失,給市場競爭機制造成哪些傷害,在此基礎之上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護好各方的權益。
為防止“羊毛黨”過于頻繁地活動,從監管層面上來說,無論是在法律法規的執行還是制定上,都應給這種行為明確定性。例如有專家呼吁,打擊“薅羊毛”的行為要從其源頭著手,一種有效的打擊方式是直接打掉其產業鏈上游的惡意工具提供商。
打擊“羊毛黨”,除了根據互聯網發展與時俱進地推出新的規定、更新立法之外,還需要電商平臺和商家的主觀作為。因為有些“薅羊毛”的行為并不違法,處于“灰色地帶”,無法用刑事手段來制約。
一方面,電商平臺和商家在設定優惠規則時應力求做到合理、可控,減少“羊毛黨”的可乘之機;另一方面,電商平臺要增強對惡意“薅羊毛”行為的防范和識別能力。用技術手段發現“羊毛黨”是否頻繁操作,這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新的交易方式下的促銷活動,要堅守誠實信用原則。雖然不能限定參與者,但必須要求參與者采用正當的方式。對于超出誠實信用原則的商業行為,要予以禁止。各大電商平臺可以通過全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建立“羊毛黨”黑名單,共同增強辨識能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安全問題交織在一起。電商企業不僅要在第一時間感知威脅和風險,還要做出有效的安全事件響應和處理,這需要安全團隊有很強的檢測能力,并為安全交易設計整套模型。
AI技術已經開始在電商領域得到應用,其本身的復雜性會帶來新的攻擊面和更多盲點。在這種情況下,只靠一家企業很難面面俱到,有必要共建行業安全生態。
各大電商平臺應聯手建立健全情報合作的政策與機制,從數據收集到數據分析和使用,應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同時,要保證合作方之間能夠進行透明的溝通和反饋。只有合作實現體系化、框架化,網絡交易平臺才能夠建立起理想的安全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