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林振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陜西 寶雞721000)
互通主線2 號橋中心里程K32+630,橋梁總長度97m,由2 跨40m 箱梁構成上部結構,左右側箱梁寬度分別為12.75m與23.74m。1 號箱梁上跨省道206 改路,2 號上跨A 匝道,依據實際環境與工程需求,設計凈高10.5m。工程中使用到碗扣式支架,具體規格為φ48mm×3.5mm。
本工程為變截面曲線橋,整體構成較為復雜,施工難度相對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3 個方面:(1)施工所在區域地形復雜,加大了支架基底處理難度,主要發生于復雜的地質環境中,同時地勢起伏較大,明顯提升了支架施工難度。存在大量的滑坡,加之地段的穩定性欠佳,因此,在該處施工作業并非易事。總體來說,受地形過于復雜的影響,明顯增加了支架施工難度,成為橋梁施工的一大難點。(2)支架搭設高度過大,存在大量的跨河道支架,基于支架法展開施工作業時,主要建設在滑坡地段,該處的河道深度偏大,考慮到整體穩定性要求,隨之加大了支架高度,因此,支架施工難度也隨之加大。(3)撓度變化明顯,現澆大跨度變截面連續箱梁施工需考慮多方面因素,柔體線性控制難度大,受預應力過于復雜的影響,對應的橋梁撓度變化錯綜復雜,與此同時撓度變化不具備規律可循,因此,不利于梁體線形控制,成為阻礙橋梁施工的關鍵因素。
施工流程具體內容為:測量放樣→地基處理→支架搭設→箱梁底模板鋪設→支架預壓及觀測→復核中線、高程及幾何尺寸→調整標高、安裝腹板外模板→綁底、腹板鋼筋、安裝波紋管→鋼絞線下料及穿束→安裝內側模→澆筑底、腹板混凝土→拆除內側模、安裝頂模→綁扎頂板翼板鋼筋→澆筑頂板翼板混凝土→覆蓋灑水養護→拆除內外模→張拉、壓漿→落模、拆除支架。
1)碗扣式支架平面布置,不同區域布置的縱橫間距存在差異,梁底與腹板為60cm×30cm,其余各個翼緣板間距相對更大,為60cm×60cm。
2)斜撐基于6m 長鋼管搭建而得,控制支架剪刀撐放置角度,縱橫向傾角均穩定在45°~60°,支架四邊與中間以4 排支架立桿為間距分別安裝縱向剪刀撐結構,從底部開始連續安裝到頂部區域;超出4m 的支架,需安裝水平剪刀撐,要求從頂部開始每隔2 步持續安裝[1];搭接長度至少達1m,且適配3 個及其以上扣件以提升穩定性。
3)于立桿底部增設底托裝置,底部15cm 處增設掃地桿。
4)縱梁鋪設邊長15cm 方木,基于相同材料展開木楞鋪設施工,方木邊長10cm。
5)橋梁端部增設之字形人形爬梯(工藝參數為寬度1m 以上,坡度1:3 以內),采用獨立腳手架形式,并于坡道腳手板下方安裝橫桿[2]。處理拐彎處,為之設置2m 寬平臺,且要超過斜道寬度,設置防護欄桿并鋪設密目網,要求踢腳板高度至少達18cm。腳手板上以30cm 為間距安裝適量防滑條,厚度控制在20~30mm。
為創設安全施工環境,針對第一聯最大截面展開分析,箱梁終端實心截15.73m2,關于本工程的箱梁容重,將其設定為2.6t/m3,實心截面長度1m,對應質量40.898t。綜合分析箱梁底部寬度,可求得單位面積的重力P1=56.77kN/m2。
模板采用1.8cm 厚的木膠板,滿足箱梁底部面積重力值P2=0.13kN/m2。
關于橫向分配梁:(1)10cm 方形松木,容重6.0kN/m3,自重0.06kN/m;(2)縱向分配梁:為10 號工字鋼,自重0.112kN/m;(3)因工程需要,考慮人行荷載P3,此處取值為1.0kN/m2;(4)沖擊荷載P4,此處取值為2.0kN/m2。
2016年秋,全縣召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國檢大會,布置了具體任務。她放棄了外出學習進修的大好機會,決定留在學校與同事們一起奮戰6個月。她深入各個教研組、各個微團隊,精細化研究,與同事們加班加點,以致她的眼疾又復發了,鉆心地疼,她吃點兒藥,打幾針,咬緊牙關繼續堅持著。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縣教育局在這里召開了迎接均衡發展檢查現場大會,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國家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檢查驗收。
基于本工程環境狀況,施工現場風壓設定ω0=0.45kN/m2,基于高度H=40m,地面糙度8 類的工況展開分析,綜合參考現行行業規范可求得單位風壓高度系數μz,本工程中為1.56,同時獲得風荷載體型系數μs,即1.0。
1)風荷載標準值w,按式(1)計算:

2)針對本工程支架體系,高度上限值10m,間距最大處1.2m,梁高2.1m,則Fwf、Fwm值分別按式(2)、式(3)計算:

式(2)、式(3)中,Fwf為風荷載作用在架體上產生的水平力標準值,kN;la為門架間距,m;Hw為不組合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m;Fwm為風荷載作用在豎向欄桿圍擋模板上產生的水平力標準值,kN;Hmw為組合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m。
3)傾覆力矩Mwq按式(4)計算:

式中,H為風荷載時腳手架搭設高度,m。
4)門架立桿附加軸力Nwn(基于第一聯第一跨進一步驗算)見式(5):

式中,n為門式腳手架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kN。
從結構受力分析,橫梁承受混凝土與模板的重力,同時受到人員荷載的影響,下部基于12 號工字鋼采取支撐措施,視為簡支梁形式展開計算。所有工字鋼間距最大處d2=0.6m,因此簡支梁長度L1=0.6m,分析松木的性能情況,最低抗彎架強度σs1=12 000kN/m2,彈性模量E1=10GPa,由此形成創建計算模型。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計算模型
所用方木截面尺寸為寬×高=b1×h1=10cm×10cm,彼此間距控制為d1=0.3m,重點針對長度≤1.2m 的松木展開分析,其線荷載Q1=18.03kN/m,進一步求得第一聯箱梁處產生的最大彎矩值,如式(6)~式(8)所示:

式中,W1為截面模量,m3;σ1為彎應力,MPa。
故滿足要求。
截面處產生慣性矩,具體有I1=b1h31/12=0.833×10-5m4,建立在最大荷載Q1工況下,確定此時的撓度值f1以及截面水平間距L1,具體有:

滿足要求。
將方木替換為鋼管,基于邁達斯平臺展開模擬分析,得知最大支座反力達到13.2kN。
工字鋼間距有所差異,最大處d3=0.6m,最大跨度L2=0.9m,以此為基礎計算,得知較為安全,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驗算,分析長度在1.8m 內的工字鋼,所受荷載除自重(0.112kN/m)外還包括集中荷載(考慮橫梁最大支座反力,為13.2kN)。創建模型并分析其應力、應變情況,具體如圖2、圖3 所示。


圖2 應力應變情況(單位:MPa)

圖3 反力情況(單位:MPa)
經上述分析得知,最大彎曲應力σ=92.4MPa,最大剪應力τ=53.01MPa,最大撓度為0.48mm,最大反力達到57.7kN。
本文針對滿堂門式支架展開分析,針對各部分受力加以驗算后得知其均滿足工程要求,在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都較為良好,支架可靠性高。實際工程表明,各環節均有序推進,未出現任何安全事故,具有優良效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