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湛江524005)
方家林大道位于成都市簡陽簡州新起步區,是一條南北貫通的城市交通主干路。道路長度約為3km(全新建),紅線寬50m,雙向6 車道,設計速度60km/h。道路起點位于果蔬市場南門,由北向南與龍新大道、朝陽大道、赤水河大道平面交叉,與成龍簡快速路分離式立交后止于規劃路。方家林赤水河大橋全長189.4m,上部構造采用現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跨組合:50m+80m+50m=180m,下部構造橋墩采用柱式花瓶墩,墩間用系梁連接。橋臺采用重力式U 型橋臺,樁基礎均為鉆孔灌注樁。
高大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施工要求:(1)在進行鋼筋施工過程中,采用環氧扎絲同心搭接綁扎。需要注意的是,支撐結構的穩定性和鋼筋的自重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2)大模板施工過程中的組裝與拼縫必須謹慎、科學。(3)在混凝土澆筑工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同時在澆筑過程中不能夠出現斷澆現象,進而保證澆筑接縫的質量[1]。(4)連續澆筑必須保證混凝土的時效性和連續供應。因此,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控制好時間間隔和混凝土罐車的質量。
將場地進行平整處理,讓其基本水平得到保證,對整體高差進行調整,并控制在15cm 的范圍內。場地進行壓實處理之后,便進行混凝土硬化工作,并控制在15cm 的范圍內。在支架的兩側設置相應的排水溝,目的是為了將場地內的水更好地進行排除,避免出現積水現象。而后進行填土壓實處理,完工后需相關部門需進行壓實度的檢測,保證其壓實度≥95%。與此同時,還要對地基進行承載力的檢測,要求其承載力≥250kPa。假如檢測結果不能滿足場地的承載力要求,需進行挖出軟土處理,并采用片石進行換填,隨后進行壓實工作,待承載力滿足需求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
鋼管選用φ48mm×3.5mm 的碗扣式,在箱梁標準段的底板立桿設置,其橫向、縱向間距及橫桿步距分別設置為1.2m、0.6m 和1.2m;腹板立桿設置,其橫向、縱向間距及橫桿步距分別設置為0.6m、0.6m 和1.2m;箱梁翼板立桿設置,其橫向、縱向間距及橫桿步距分別設置為0.9m、0.6m 和1.2m;同時每4m的位置需設置1 道斜撐(見圖1)。

圖1 支架加寬構造圖
箱梁端頭位置所采用的立桿,其橫向、縱向間距及橫桿步距分別設置為0.6m、0.6m 和1.2m,并且每2m 的位置需設置1道斜撐;在腳手架的頂部要進行鋼槽的設置,連接上可調節頂托,并在其縱向上設置相應的方木,規格為10cm×10cm,方木上進行竹膠板的鋪設,其厚度為1.5cm。梁箱側模同樣選擇竹膠板,并在支架頂留出相應的安全操作通道。
進行支架橫向、縱向的剪力撐設置,每排的間距設置為2m。剪力撐的傾斜角度必須控制在45°~60°,并跨越5~7 條立桿。所設置的豎直剪力撐必須扣緊與其相交的立桿。而剪力撐的斜桿需用扣件固定在所交叉的立桿上,沒有與立桿形成交叉的部分可以與橫桿進行固定。每排水平剪力撐的高度距離為3.6m,與立桿相交的位置同樣需進行扣緊處理。
綁扎的鋼筋通常選用25mm 環氧扎絲,豎向上的鋼筋搭接必須同心,搭接長度控制在1.8m。必須保證相鄰兩排的鋼筋搭接控制在≤1m 的誤差范圍內。在設置鋼筋保護層時需對其厚度進行控制,必須達到75mm,并進行混凝土墊塊設置,其數量要求需≥4 塊/m2。
3.4.1 模板的拼裝構造
模板的豎向鋼龍骨必須與橫向鋁制梁相連接,同時,在鋁制梁上必須裝訂相應的竹膠板,以此形成整體。每排上的豎向鋼龍骨需進行相互間的緊固處理,通常選用螺栓錨相固定,并根據不同的受力程度設置間距,通常為400~1 520mm;利用扣件將相互間的鋁制梁進行緊固處理,并將其固定于鋼龍骨之上,其間距的控制應保證在200~420mm[2];而竹膠板的固定一般選用釘子裝訂,并固定在鋁制梁上。
3.4.2 吊裝板模
進行吊裝之前,需及時掌握當下的風速,進行吊裝時的風速應≤25km/h。在進行吊裝時需設置專業的指揮人員,模板上栓纜繩控制定位,以避免模板出現擺動的情況。在下落、吊起時必須控制其速度,保證輕且慢,以避免模板與腳手架發生碰撞而出現損壞。
3.4.3 加固模板
加固模板的具體施工內容有:(1)利用膨脹螺栓加基礎承臺與模板底部進行連接緊固。(2)2 排相鄰的鋼龍骨間采用橫撐墊板、對拉螺桿進行連接處理,并用蝶形螺母對螺桿兩端進行固定,讓其相互間的穩定性、整體性得到提高。(3)通過卡扣及對拉螺桿進行鋁制梁間的固定,在鋁制梁的兩側固定卡扣,將螺桿穿過卡扣,并在螺桿兩端擰上蝶形螺母或錐形螺母,讓其支撐力得到提高,增加模板的整體安全性。(4)在連接橋臺兩側的模板時,可以采用墊片及對拉螺桿,螺桿兩端的墊片可以通過蝶形螺母將其鎖緊,從而降低模板受到的混凝土側壓力。在模板內側及螺桿兩側的螺桿上分別設置PVC 管及塑料安全帽,讓其利用率得到增強,也避免拆模時破壞混凝土的情況發生。(5)在加固翼墻及橋臺的內部、外部拐角時,需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在加固模板的內部拐角位置時,可以將鋼龍骨安裝于模板的拼縫兩側,并用對拉螺桿將其進行連接;而模板的外部拐角,可以利用直角鐵索角將鋁制梁進行加固。(6)處理模板底部及拼縫。模板拼縫會影響到施工的安全性及質量,因此,豎向的兩塊模板間的錯縫必須嚴格控制,誤差不可超出1.5~3mm,并用模板膠帶對其拼縫進行密封處理,降低漏漿情況發生。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如下:
1)在進行半封閉作業過程中容易出現缺氧現象,施工人員呼吸困難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解決辦法:在翼墻和橋臺頂端安裝吹風機,不斷將外界空氣輸送到半封閉空間中。與此同時,在翼墻和橋臺的中間模板處設置窗口,保證空氣流通。
2)在拆模結束后出現爛邊和麻面現象。解決辦法:在進行澆筑之前,將接觸面和模板清理干凈,同時保持模板濕潤,但是不能留有積水,如果出現漏漿現象需及時進行封堵。在振搗過程中,混凝土表面泛漿,未出現氣泡,振動棒在插入時需保證一定的角度緩慢拔出。
3)澆筑速度過快出現漏漿、跑模、漲模等現象。解決辦法:嚴格控制澆筑速度,同時安排工作人員檢查龍骨與螺栓的情況,及時進行加固。如果出現跑漿,需要及時用土工布進行堵塞。
4)在進行混凝土養護過程中,需要采取相應的保濕、保溫措施。初凝結束后應立即進行蓄水保護,降低表面溫差。與此同時,還要將塑料薄膜和麻袋片覆蓋在表面,保證混凝土表面有充足的水分。
5)根據橋梁所處地理位置的氣候來調整施工時間。施工時間應選擇低溫天氣,同時,還要設置夜間工作制,次日早晨開始進行混凝土澆筑,這樣才能夠很好地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的影響。
實踐表明,在橋梁工程中應用高大混凝土模板施工技術具有以下效果:(1)此工藝的實施讓施工進度得到提高,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有較高的創新價值,打破了以往分層澆筑的方式,讓高大模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得到創新;(2)提高高大模板的構造連接性,增強加固效果,將竹膠板、鋁制梁、鋼龍骨等訂裝在一起,利用拐角處角鐵抱箍、對拉螺桿、斜支撐、地腳螺栓等方式提高加固效果,使模板變成一個剛性體,讓模板的受力問題得到改善;(3)模板上開孔及風壓機的利用,讓半密空間施工中容易產生的安全隱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4)嚴控原材料溫度、施工時間及骨料級配,對混凝土配比進行調整優化,讓混凝土水化熱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施工質量;(5)通過麻袋片塑料薄膜進行保濕及保溫、增強施工結構質量;(6)對此次施工進行創新及其應用,形成了全新的高大模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理論,為之后的施工提供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在橋梁高大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高大模板的支撐結構需要滿足高度高、跨度大和自重大的混凝土結構施工,為滿足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和技術先進的施工要求,施工方需要不斷完善高大模板的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