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偉 黃紹有 何 娟 宋震峰 徐城坤 黃國響
(1 廣州大學;2 廣東建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榫卯混凝土砌塊是混凝土砌塊的一個新品種,主要用于中空墻體、灌芯復合節能墻體、圍護-裝飾-節能一體化墻體以及其它配筋灌芯混凝土圍墻、構筑物等。混凝土砌塊的抗壓強度是劃分砌塊強度等級,表征其物理力學性能、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標。該指標按國家標準GB/T4111《混凝土砌塊和磚試驗方法》進行測試。
鑒于榫卯結構的混凝土砌塊壁板四周設有榫頭榫槽、肋孔、兩端外壁板伸出半孔構造,采用GB/T4111 方法,試件加工困難、試驗數據離散性大。因而本文展開了設計研究,目標是提出一種,既能反映砌塊的工作態,又能表征砌塊的強度特性,并與現行國家標準方法有關連性、可比性的,適于榫卯類砌塊的試驗方法。
作為圍護、承重和非承重墻體的砌塊部品,其材料必須具備堅固、耐久的性能,同時要有承受重力、耐久、耐凍、耐大氣腐蝕等性能,通常以材料抗壓強度表征。因此,砌塊產品均設置了強度等級指標,以抗壓強度表示和劃分。榫卯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見表1。

表1 強度等級
1.2.1 本試驗方法不同點
⑴鑒于榫卯混凝土砌塊產品周邊設有企口,榫頭、榫槽、肋孔和半孔,不能完全采用GB/T 4111《混凝土砌塊和磚試驗方法》。特此提出榫卯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試件要求及制作步驟”,其它均按GB/T 4111 試驗方法進行。
⑵本抗壓強度試驗方法,與GB/T 4111 方法,主要不同點在對試件要求、試件制作和處理方法。GB/T 4111要求試件“四周側面平整”、“塊體孔洞四周應被混凝土壁或肋完全封閉”,否則應做切除磨平處理。本方法試件采用整體砌塊,要求對試件上、下承壓面進行處理,保證承壓面的水平和平整。
1.2.2 榫卯砌塊抗壓強度試件制作步驟
榫卯砌塊的抗壓強度試驗,按GB/T 4111 附錄A 的規定進行,其中,抗壓強度試件制作步驟按以下規定進行。
⑴試樣(砌塊)的肋孔、兩端延伸的外壁及兩端的榫和槽處不用切割或填滿砂漿。
⑵在水平的試件制備平臺上先薄薄地涂一層機油或鋪一層隔離薄膜,將攪拌好的水泥砂漿均勻攤鋪在隔離層上,抹成10~15mm 厚的砂漿層。長度和寬度應略大于砌塊的長度和寬度。
⑶將5 塊調整后的完整砌塊,有榫的一面朝下,有槽的一面朝上,相距50mm 左右,分別放置在未凝固的砂漿層上,砌塊應水平放置,用力將砌塊壓下至臺面,擠出多余的砂漿。坐漿后的承壓面至少與兩個相鄰側面成90 度垂直。然后將上部的凹槽填滿砂漿,用事先涂抹油的玻璃平板壓平,用水平儀調控上表面至水平,擠出、清理多余砂漿。試件應做到上、下面平行。
⑷砂漿終凝后2h,用劃刀沿砌塊外壁四周,垂直向下細致地切除多余的砂漿層,完成試件的制作。
⑸試件高度的測量,在制作完成的試件兩側面頂面的兩端測量。在對應兩側面各測一次,取四次的平均值,精確至1mm,若四個讀數的極差大于3mm,試件需重新制備。
⑴采用本方法和GB/T 4111 試驗方法分別制作試件,各5 塊試件,三個對比組的驗證試驗結果見表2。
按本方法和按GB/T 4111 的三組、各5 塊試件檢測結果的變異系數分析,可看出本方法試驗,三組中有兩組變異系數較小,尚不能判斷試驗方法的可靠性。

表2 試驗方法對比試驗

表3 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對比驗證試驗
⑵采用本方法和按GB/T 4111 方法進行再次試驗。二個對比組,各15 塊試件,進行抗壓強度變異系數對比驗證試驗,結果見表3。
結果說明本試驗方法數據較穩定,離散性較小。
⑴抗壓強度試驗試件破壞狀分析,按本方法,試件破壞裂縫多出現在中間肋處(見圖1),按GB/T 4111 方琺,試件破壞多出現在外壁下部(見圖2)。試驗數據前者變異系數小,更穩定,離散性較小。

圖1 按本方法檢測,試件上下砂漿找平,試件破壞裂縫多出現在肋孔、中肋上

圖2 按GB/T 4111標準檢測,試件破壞裂縫多出現在兩側外壁上
⑵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對比分析
①本方法與GB/T 4111 方法比較,主要不同點在對試件要求和制作處理方法。按GB/T 4111 要求,試件“四周側面平整”、“塊體孔洞四周應被混凝土壁或肋完全封閉”,否則應做切除磨平處理。本方法試件采用整體砌塊,只做上、下承壓面的處理,保證承壓面的水平和平整。
②本試驗方法特點:
現行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塊和榫接中空墻裝飾砌塊、灌芯砌塊外形有較大差異,后者有肋孔、有單孔和半孔構造,有榫頭、榫槽構造,無法實現或很難實現GB/T 4111 的試件制作要求。本方法適合榫卯構造砌塊外形,可合理反映其抗壓強度特性;
本方法制作試件(的砌塊)受力更接近于在實際砌體中的工作狀態;
本方法試件制作簡單,無污染,易保證試件制作質量;
本方法測試數據較穩定,與GB/T 4111 比較,變異系數較小。
⑴通過對比驗證試驗,說明本方法簡單,穩定、可行。
⑵建議推薦為榫卯構造混凝土砌塊相關標準抗壓強度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