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立 侯尹悅 張鈺


摘要:能實際應用于太馬賽事整體形象以及太原城市印象的宣傳,重新強調太馬的精神面貌。在指導老師武彥如老師的指導下,本文在調研與理論歸納的過程中,結合太原文化與體育精神因素,對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的設計進行改良和創新,設計出更加符合太馬主題的圖形元素。設計出了更加符合太馬主題的圖形元素。該方法可為參賽物品設計提供有效的數據和參考。
關鍵詞:太原本土文化 體育精神 體育賽事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2-0024-02
一、設計背景
馬拉松是一項極其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項目,在其過程當中,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堅持不懈的體育匠心精神,是值得人們深思和學習的。依據這種精神與運動形式,我們團隊決定為太原國際馬拉松提供一個關于參賽物品的改良與再設計的方案,盡一份綿薄之力。同時,“太原國際馬拉松”這幾個字中鄧余了“馬拉松”是重點外,“太原”也是一個重點詞匯,此次設計需要對太原本土文化有一個充分的體現,這是提升太原國際知名度的有效途徑。
(一)太原國際馬拉松的簡介:太原國際馬拉松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九屆。太原國際馬拉松賽通常情況下會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日來進行比賽,賽事項目形式多樣化。目前為止參加的人數超過了10萬人次,而且運動員們分布在近20個國家和地區。太原國際馬拉松作為太原體育精神的代表,是一種堅持、活力和健康的活動。它的目的就是與國際馬拉松接軌,號召全民運動,提升城市文化,打造青春活力的太原城。在太原文化的選取中,太原的地標性建筑、人文風清、文化底蘊等城市特色與體育精神相結合,對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的設計進行創新和改良。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太原國際馬拉松賽事形象的好感度,同時也是將太原的本土文化形象更好地展現給國際。
(二)太原城市文化元素概述: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城市”太原”,是山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山西省的核心所在。它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長卷,無論是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都獨具匠心。可謂是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的古城。
在太原文化提取中,晉祠、雙塔寺、蒙山大佛等這些太原地標性的歷史文化建筑能夠為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設計提供很好的設計元素,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代表太原城市的文化底蘊。在太原的新興建筑當中,太原博物館、汾河橋、山西博物館、山西圖書館、山西地質博物館等建筑在風格具有一定的特色,在特征上面能夠體現出太原的現代化風格,毫無疑問,絕對是太原城市形象中新的標志性建筑。
二、項目設計
(一)設計定位:太原國際馬拉松是針對熱愛馬拉松的人,同時也是為了讓太原的本土文化傳播到外界,因此,我們團隊選擇在參賽物品上進行改良與再設計。因為參賽物品是最直觀,最清晰地能夠體現太原國際馬拉松的舉辦目的。
(二)調研分析
1.對太原的本土文化進行了調研。在調研過程中首先針對太原的建筑進行收集,在此基礎上對建筑進行了歸納與分析,最終著眼于太原的標志性建筑——晉祠,雙塔寺,太原博物館等標志性建筑。這些建筑無論是從外形設計方面還是功能性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性。以山西的民俗文化為創作靈感,選取有山西韻味的醋、面、煤為設計元素,進行了系列插畫的繪制,并將主題名稱分別設為“醋”進健康(對應晉祠),“面”面俱到(對應太原博物館),百煉成鋼(對應雙塔寺),以此來展現魅力太原,山西風采!
2.對同類別的國際馬拉松賽事進行了調研。重點針對西安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設計為例進行了深入的對比。相比同類賽事的西安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的設計,可以發現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的設計,無論是從設計風格、輔助圖形或者賽事視覺形象的完整度上,太原國際馬拉松的參賽物品設計都顯得缺乏創意和引人注意,不能夠將太原本土文化更好的展現出來。然而,在圖1的西安國際馬拉松毛巾設計中(參賽物品拍攝),采用的則是卡通插畫的設計風格。在插畫中,藍綠色為主色調,表現出一種激情活力的感覺,但又不失西安古都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所呈現的鏡頭場景為西安馬拉松的比賽場景,賽事運動員在賽道上激情地奔跑著,插畫的前景為卡通人物形象的運動員,而后面的運動員是由兵馬俑形象進行再設計來體現的,觀眾們在跑道場外歡呼著。周圍都是由西安的建筑組成,還有駱駝作為西域文化的代表動物進行點綴。整體的風格則以插畫的卡通形象風格進行展示。除此之外,還有三幅與其相一致的系列小插畫??芍^是西安本土濃厚的文化底蘊與體育精神恰當融合的表現。而太原國際馬拉松毛巾的設計則顯得過于常規規化。在圖畫方面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與人產生一定的互動感不足,不能夠將太原本土文化形象留下深刻印象。西安國際馬拉松的毛巾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對當代設計的潮流進行分析調研,從圖形的趣味性、互動性、創新性角度出發,將對圖形進行了改良和再設計。
(三)設計過程
1.草圖
根據前期調研,從風格上面分為三個方面:
中國風——挖掘太原標志性建筑形象的文化底蘊、屬性和建筑特色與體育形象相結合,擬人化的設計出具有中國風的太原國際馬拉松Q版人物形象。
插畫——插畫作為一門獨立的門類,是對元素進行高度提煉與概括,通過夸張、變形、擬人、色彩搭配等藝術表達,將圖形畫面進行升華。積累、創造和改良的設計形象通過插畫方法高度結合表現出來。在制作過程中通過對展示場景的變形、裝飾點綴,人物形象的互動,來增加太馬參賽物品的趣味性和參與感。我們團隊共設計了4幅插畫,以晉祠為設計元素——“醋”進健康,以太原博物館為設計元素——“面”面俱到,以雙塔寺為設計元素——百煉成鋼,以三者相結合的形式又設計出一幅完整的插畫。
扁平化——扁平化作為當下新型的設計方式,新穎獨特。扁平化的設計是將物體的外形進行高度概括,以簡約、平面化、鏤空、剪影、變形等方式來進行展現。在太原國際馬拉松圖形元素設計過程中,扁平化的設計風格為必不可少的部分,本風格的元素可作為參賽物品設計中的輔助圖形。將太原的標志性建筑晉祠、雙塔寺、太原博物館、汾河橋等形象與太原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人物形象進行抽象化的改良再設計,讓這些形象設計以扁平化、剪影的形式展現出來,應用在證書、手冊等太原國際馬拉松的參賽物品上,提升太馬賽事的整體形象,強調太馬的精神面貌。
2.深入繪制:同一個圖形的形象,繪制過程中,其大小,顏色,包括線條的粗細變化等形式都有著不同的視覺體驗和視覺效果。所以,在設計過程中,無論是插畫,扁平化,還是中國風的表達。在設計方面既需要有色彩搭配,圖案大小,字體整理,還需要有版式設計,讓形象更有視覺效果。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設計是一個整體的設計,在整體設計創作的過程中,無論是色調,亦或是風格,不但需要有相同的地方,而且需要整體的形象設計,而不是單一的參賽物品設計。
3.設計效果
(1)在扁平化的設計風格中,以雙塔寺、太原博物館、晉祠、汾河橋為主要的設計元素。在保證建筑的可識別性下,通過鏤空、變形、顏色搭配等方式進行高度概括如圖2所示(原創圖形設計)。
(2)中國風的Q版人物形象設計如圖3所示(原創圖形設計):
人物一——小雙,該人物形象設計靈感來源于太原有名的建筑雙塔寺。由于雙塔寺是明代著名高僧福登和尚主持修建,因此,以男娃的形象展現。服裝上附有魚鱗紋作為裝飾,寓意著太原國際馬拉松的欣欣向榮。顏色以深棕色和墨綠色搭配,該顏色給沐尸.種誠信、綠色健康的感覺。與太馬的宗旨與特色相呼應。
人物二扮一一小祠,該人物形象設計靈感來源于太原著名的建筑晉祠。由于晉祠是為了紀念晉王及其母后的事跡而修建,所以以女娃形象來表示。服裝上面的花紋以祥云為主要圖形,寓意著“淵源共生,和諧共融”。顏色以藍黃結合,既有黃色的活力,又有藍色的深沉穩重。
人物三——小博,該人物形象設計靈感來源于太原新形象的建筑太原博物館。由于文化底蘊濃厚,給人安靜、恬淡之感,因此選用女娃的形象展現?;y以一縷青煙的圖案作為服裝的裝飾,體現一種裊裊炊煙的意境美。顏色采用褐色和藍色相結合,使形象更為生動。
(3)插畫衍生設計如圖4所示(原創圖形設計)
在上面的Q版人物形象當中,進行了衍生。將場景和Q版人物形象高度的概括為插畫的場景。從色調上考慮,采用的是以藍色系、黃色系結合的畫面表現形式,藍色代表沉穩厚重,代表著太原濃厚的文化韻味;黃色代表著朝氣蓬黏,代表著體育精神的向上與活力。整個場景以馬拉松比賽場景來表現。中間的人物形象以奔跑的姿勢來呈現;下方給人,種人群涌動的感覺,代表著人們對太原國際馬拉松的關注與熱情;上方建筑以太原標志性建筑一一雙塔寺、太原博物館、晉祠為背景與Q版形象的運動員相呼應。綠植和星星用點的形式來表達,衣服紋理和路用線的方式表達出來,而建筑的剪影用面的方式表達出來,以此種形式來展現太原本土文化,既體現了簡潔大方的城市氣質,又呈現出現代新元素的潮流趨向,何樂而不為呢?
顧名思義,不論從色調,整體布局上來講,亦或是從畫面表現風格來看,該插畫作品所表達的理念是與太原本土劍七與體育匠自精神分離不開的。
4.圖形的設計需要實物載體來進行表達:不同的實物載體,質感和色彩也是不同的,表達的效果也是干差萬別的。在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設計的應用過程中,不同的風格運用不同的參賽物品進行表達,人們通過視覺、觸覺感受,提升太原國際馬拉松的參賽度。
獎牌在元素過程中使用扁平化的設計風格,進行獎牌的再設計。需要考慮到金、銀、銅的色澤、質感和硬度,通過雕刻的工藝來進行制作;丁恤在設計中使用太馬特色圖案的插畫設計風格,運用純棉和聚醋纖維滌綸的材質進行印制,在規格上通過人的體型來制定不同的尺碼;參賽包要具有實用性和太馬識別性的標識,在材料上面選用的牛津布和尼龍來進行制作;證書作為比賽結果的一個認證,在載體當中以300克銅版紙覆啞膜進行制作,為了保證光澤度和質感及厚度;公交卡作為城市流通的一項民生用品,公交卡在傳播中更有輻射性。將太馬標識進行設計排版與制作,印刷在pvc板上用于制作公交卡;雨衣在設計過程中以太馬特色圖案的扁平化設計風格為主,運用塑料的材質進行印制,在規格上通過人的體型來制定不同的尺碼;毛巾作為運動員的必備用品,采用棉紡織材質進行印制太馬插畫設計的特色文化內容,使運動員在擦汗時有一種互動性,提升賽事的參與度;紀念手袋能夠幫助人攜帶物品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從而對太馬進行宣傳的效應。手袋的材質也是多元化的,紙質、尼龍、牛津布等,運用太馬特色文化繪畫制作,可以進行留念性的宣傳。紙質太馬手冊,相當于太馬的導航,需要記載太馬的日程、路線、服務點等內容。
結論
在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設計的研究過程中能夠清楚地發現:參賽物品設計的創新點是為了彌補太原馬拉松賽事形象設計的空缺,探索出一條城市文化宣傳的新途徑;特色是太原本土文化與體育精神二者相結合。通過對參賽物品進行創新與再設計,提升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的統一性、美觀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從設計的角度看,通過對太原國際馬拉松參賽物品的設計進行創新和改良,設計出更加符合太馬主題的圖形元素,并能實際應用于太馬賽事整體形象以及太原城市印象的宣傳,重新強調太馬的精神面貌。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本研究將使本土文化通過與體育匠心精神結合從而產生新的城市形象,引領更多的人來參與和享受太馬活動。
項目基金:2018年山西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8628)。
參考文獻
[1]劉晶晶.2016里約奧運會的設計[J].裝飾,2016(08):42-49.
[2]郭振山,王慧.現代體育賽事吉祥物設計的表現形式探析一一以第十三屆天津全運會占祥物“津娃”為例[J].美術大觀,2018(08):120-121.
[3]白亮,宋宗佩,鄧星華,劉婷.體育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塑造[J].體育文化導刊,2018(03):18-22+38.
[4]郭振山,任杰體育賽事中核心圖形設計的創意構思與表現形式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2(10):49-50.
[5]凃志初.基于武漢國際渡江節體育賽事品牌的城市形象研究[J].包裝工程,2015,36(06):29-31+36.
[6]尚山江.體育飛賽事類視覺形象設計的革新——2014索契冬奧會視覺形象設比分析[J].裝飾,2014(0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