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宇 張海彬
摘要:民宿概念較新穎,發展和經營水平不一。解決對民宿內涵理解不透徹,出現經營行為短期化、資源浪費的問題。文章目的是使其能夠健康良性發展,探討具有桂林文化特色的民宿設計。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行業標準來約束規范、政府政策支持并宣傳推廣、科學的設計、從本土文化、生活習慣與狀態發掘生機。生成彰顯桂林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特民宿。最終衍生成獨特的民宿文化。
關鍵詞:桂林地域文化 旅游民宿 民俗生活 設計特色
中圖分類號:TU856;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2-0154-02
引言
如今大眾經濟水平頗高、對吃住服務業提出更高要求,加之旅游業的蓬黏發展,人們認知達到一定高度,促使一種新興行業產生一民宿,具有平民化、親民化、地域特色顯著等優點,在經濟、心理等方面迎合大眾消費心理。但個體經營者對民宿的理解不同,定位不正等原因,桂林的民宿形式與經營仍有許多問題,缺乏本土性特色,相似性,吸引旅客能力弱,發展難。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風景名勝,是歷史文化名城。是連接中國和東盟的樞紐。目前,桂林建成了一個綜合,立體,便捷的航空、鐵路、公路,水運交通網絡,桂林區域交通樞紐地位突出。政府出臺各種政策鼓勵民宿建設和類型探索,豐富桂林民宿文化體系,以初見成效,并在陽朔地區出現集群化民宿建筑群。建筑形式、經營方式豐富。
一、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孕育的桂林旅游民宿特色探析
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城一桂林,藏著古色古香的老宅。市場的無序,居民對房屋租賃的漫天要價,也是阻礙民宿發展的原因之一。民俗開發要注重規劃,環境保護,統一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其中不乏民宿與地域文化充分結合后經營成功知名中外的案例,此處介紹二處代表性極強的地域文化民宿,旨在為民宿設計提供設計靈感。
(一)糖舍酒店,如圖1、2
阿麗拉陽朔糖舍酒店,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生態友好的環境中打造私人空間,并致力于遵循可持續運營標準,提供獨特賓客體驗。餐廳位于歷史悠久的冶煉車間,提供各種口味,為客人提供全天候的用餐體驗。餐廳使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供應各種中式和西式的菜肴,以季節性農場食材為原料。廢棄的朗姆酒廠上個世紀類的代表性酒吧,展示現代化進程的工業美感,主要以糖和朗姆酒為主題的美味雞尾酒。1969年酒吧位于舊的精煉室,面向游泳池,是城市里關于酷的最新詮釋。糖舍,凝結了阿麗拉之旅,本土自然、傳統文化以及本地社區的精髓,為客人提供了一個原汁原味并且意義非凡的假期。
(二)泊艾酒店
“云智慧·泊艾”酒店,擁有八代人歷史的充滿故事的祖宅,矗立在遇龍河旁的陽朔古村,其被打造成了一個素具特色的私人庭院,較少的客房,停泊時光的私家小院——“云智慧·泊艾”。泊艾,音同博愛,意為大愛,釋意給愛漂泊的你一個溫暖的家。川派具有收藏價值的家具,經歷百年歷史的精心雕刻的窗戶、山脊磚和灰瓦馬頭墻,正慢慢呈現出古老的旺族的古韻生活;酒店7間房分別有一個別致的名字:有閑、遠志、當歸、蓮心、春芝、半夏、秋葵,不止名字,格局、布置、面積等也不同。老房子裝修出新感覺,很愉快的體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確實是對明清等老建筑最好的管護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遇龍河就在旁邊,十里畫廊也相隔不遠,租個電動車可以悠閑享受景色。其整個的開發結合當地特殊文化,幾百年的老屋,設計師給予了充分的尊重,結合現代設計感,家具陳設等極度還原古人的生活狀態,包括主人的生活態度,都追求于古人的瀟灑自在,如圖3所示。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圖4)工人們從墻上小心翼翼地取出雕花木門和花窗,并按比例重建房屋,然后完整裝回木雕門和花窗。泊艾避免了常規民宿的設計方法,并保留了手工雕刻的門窗和庭院過渡空間的最大保留。博愛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墻面。它的質地第一次使用四川省宜賓的艾草作為原料。成為了泊艾的一大亮點,還具有防蚊和防蟲的效果。崎嶇不平的墻壁散發著淡淡的艾草味,讓人感覺仿佛處在田野中。另外,一樓的地板是保留老房子的特點和防潮功能。所有100年歷史的地磚都已經完全從廣州番禺的老房子里拆下。增加地板采暖,更好的隔熱效果;一個俯瞰庭院的小露臺和廚房的溫暖壁爐。采用了世界級酒店,許多其他高端五星級酒店的首選一絲綢床上用品,智能垃圾桶,HCG和智能浴室,佰草集和其他高端洗浴品牌,而家具和地板油漆全部采用木蠟油,由大豆油,棕櫚蠟,蜂蠟等組成的木蠟油。沒有傳統涂料中存在的有害物質。房間號也很有特色,在江西景德鎮定制。到處都體現著泊艾私人庭院的特色。
二、設計策略
(一)彰顯本土人文背景,強化桂林旅游民宿的地域性
民宿選擇的所在地非常重要。選址要求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獨特的文化背景、傳說、古代傳說等。這些都是成功民宿的基石。桂林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風景名勝古跡聞名于世,干余年享有“桂林山水世界第一”的美譽。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桂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北接湖南,南接貴州,西接柳州,東接賀州。它是一個多山丘陵地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布滿城市的石灰巖經歷了數億年的岡化和侵蝕,形成了由數千座山峰組成的獨特景觀及由漓江環繞的城市和洞穴巖石的美麗。文化遺產有西南官話一柳桂方言、廣西大鼓、桂劇、廣西文場等眾多遺產,其獨有文化毋庸置疑,民宿發展選址大多選在“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的陽朔。陽朔位于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毗鄰七縣。常年氣溫均衡,人感舒適,距桂林僅65公里,陽朔境內設置葡萄、白沙、高田三個出入口,沿高速公路可直達桂林以北、漓江風景區。水路運輸與鐵路運輸非常便捷,桂林兩江機場設置也溝通起國內外市場。
各類文化遺產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古城墻、戲曲、廣西戲曲、彩調等。風景名勝區相當豐富,如蓮花巖、山地花園、大榕樹等,視線廣,到處都是風景。陽朔-石里畫廊-銀子巖-公農大橋至朝陽碼頭坐騎-西街,玉龍江-世外桃源-西街,作為特色民宿選址非常合適。依靠選址的特色地域文化來加強民宿設計提高民宿地域性是一種常用的方法。酒店的優秀設計應融入當地文化,從外觀到室內空間設計,從外觀形式到設計內涵,形成完整的設計理念。并最終達到酒店獨特的目的。不能僅關注自己的個性發展,破壞整體的環境氛圍。例如糖舍酒店,利用上世紀廢棄酒廠在本土已經成為一個地標性建筑,進行改造,在生態友好的環境中打造私人空間,并致力于遵循可持續運營標準。充分融入當地環境。再如泊艾,八代歷史老建筑改造,人文、特色、可持續、兼有,里面設置戲臺可以觀賞本土文化戲曲、大鼓等。即彰顯本土人文背景,又強化民宿地域性。
(二)借鑒本土民俗生活,創設桂林特色旅游民宿
在查閱大量資料和進行問卷調查之后發現,人們選擇民宿非常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一定要“接地氣”,與當地民俗融合頗深的為首選。來到民宿,猶如新生一般,快速并深刻感受到當地文化帶來的沖擊感,知曉此地人們的生活百態,親切感和人情味油然而生。這里的人們每逢農歷五月初八村民制作三尺高的立式彩燈在鎮上廟前燃放,還要供奉兩廟中的百尊佛像并搬出至街道上游行。隨隊的還有文藝、體育隊伍,舞獅、耍牌燈、踩高蹺、八仙紙扎等。結束游行仍有村民組織的才藝表演、娛樂項目,各項事宜大概會持續五至十天。節日期間(當地人稱趕會期),各家各戶自制苦瓜酒當成家里的主菜進行迎賓待客。供奉完公公、婆婆廟祈禱子孫滿堂、風調雨順。旅客可以體驗其中,享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不逛洋人街,等于沒到陽朔來。”
“不住地球村,游人興趣減三分。”一今天的陽朔西大街不是一條簡單的旅游街,而是一個國內外知名的品牌。旅客可以在這條只有8米寬,1000多米的西大街。欣賞到由本地的帶有檳榔圖案的大理石組成的街道。經過幾個世紀的踐踏,它仍然是黑暗和光明的。道路兩旁是清代遺留下來的舊磚房。飛燕、青瓦、白墻、紅窗的特色,沉浸在這片彰顯南方獨特魅力的小城鎮,以及嶺南建筑的簡約典雅。它以其獨特的風情和無限的魅力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客人。徐悲鴻故居也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小城里。故居外,白色墻壁,經歷歲月成青色的瓦片,略帶黃色的屋檐,房子是磚木結構,三進大廳小屋,院子里有一棵大樹,花香撲鼻。這些本土特有的文化符號,在建設民宿時都可加入其中,例如糖舍酒店、泊艾民宿,其中的地域性突出的建筑,以及裝飾,游玩項目等。足夠的文化元素足以支撐每個民宿有不同的元素風格,游玩的旅客對于民宿、游玩項目、各種體驗都可有充分選擇空間。說到底民宿終究是為了滿足人們獲得不同于日常經驗的各種體驗而產生的新型旅游居住方式,這里所說的原汁原味的當地市井生活都是為了體驗之后得到更好的數據來設計與提高民宿的質量。設計民宿還是應借鑒本土民俗生活,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設計創造出可以提供給不同游客不同需求的民宿。
結語
民宿概念提出時受眾群也不是大眾市場,而是有特殊需要,追求某些東西的小眾人群。所以民宿的設計初至建設完經營都不是需要大規模成片經營、風格一致,而是需要各個民宿風格不一,且接“地氣”,使人體驗別處沒有的享受與文化。民宿必須深抓運用本土獨特地域文化,合理運用本土特色文化提供給游客,刺激消費群對本土人文與民宿的向往性,打造成本土文化推廣的途徑,滿足這些和一些其他需要才能做成成功的特色化獨有性高質量民宿。民宿的日常經營中,國家的相關機構絕對不可或缺,相關政策和社會推廣,資源整合高效發揮,給相關產業減負,增強經營者自信心,健康持久性發展,最終帶動和相關行業的良性持久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項目“中國-東盟旅游合作研究協同創新中心(2017AD19030)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蔣繼軍.全域旅游開發中的村落更新改造研究一一桂林雁山草坪鄉村落更新改造札記.[J].低碳世界.2018(5).165-166.
[2]蔡永濟.王雅靜.王仲基.于QFD方法的民宿業服務設計創新研究一一中國臺灣經驗借鑒.[J].設計,2018(17).90-92.
[3]牟彪.陳艷玲.民族地域文化符號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桂林龍勝江邊組民宿設計為例.[J].設計.2019(3).67-71.
[4]楊珍珍.唐建.老宅新生一一舊民居改造的鄉村民宿建筑設計探析.[J].設計,2017(9).158-160.
[5]孫劍儀.旅游民宿體驗空間的營造與表達.[J].設計,2018(17).23-25.
[6]謝雄輝.新形勢下桂林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及傳播研究[D].華僑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