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瀾 郁舒蘭
摘 要:在家具領域有著豐厚歷史根源的意大利是歐洲藝術的搖籃,也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裝飾紋樣是家具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能反映出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特征,傳達多方面的情感和寓意。其中,植物紋樣在歐洲古典家具中被廣泛應用,具有研究價值。本文通過梳理意大利古典家具裝飾中植物紋樣的溯源和演變,來了解其中不同的含義,希望能夠對將來的歐式家具設計裝飾選擇有所幫助。
關鍵詞:意大利;古典家具;植物紋樣
1 研究背景
植物紋樣作為裝飾紋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在歐洲古典家具裝飾中。植物是自然的產物,[1]作為一種非文字符號,[2]早在古羅馬時期,植物就被作為裝飾出現在了龐貝壁畫中,由此可見,那時的人們就已經注意到了植物圖案所帶來的裝飾美感,并接受了這種視覺享受。植物紋樣從古至今發生的諸多演變進化都和歷史背景、文化交流是密不可分的。
藝術文化繁榮的意大利在家具領域也有輝煌的成就。從古羅馬時期開始,意大利的古典家具裝飾中就出現了植物紋樣的身影,即使在橫跨了幾個世紀后的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時期,植物紋樣依舊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含義活躍在家具裝飾的各個角落。
2 意大利不同時期家具中的植物紋樣梳理
2.1 古羅馬時期
提起意大利,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就是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隨著帝國的日益壯大,文化與藝術也在不斷進步。當時的雕刻技術就已經相對成熟,工匠們熱衷于在家具上雕刻不同的紋樣作為裝飾,其中一些植物紋樣如茛苕葉紋、渦卷紋等就出現在了古羅馬時期的家具上。此外,古希臘時期家具上的桂冠、花環等紋樣也被保留了下來。
2.2 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時期,宗教熱潮在歐洲各國掀起,因此出現了許多教堂、修道院等宗教性質的建筑。又因為中世紀時期戰亂不斷,百姓民不聊生,宗教便逐漸成為人們的精神寄托。這個時期的家具風格雖然被分為拜占庭式、仿羅馬式和哥特式3種,但是在家具裝飾上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植物紋樣,如拜占庭式和仿羅馬式家具上都出現了象征基督教的花環、花冠、玫瑰等紋樣,而哥特式家具上則出現了基督教圣經中的葉形裝飾。
2.3 文藝復興時期
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這時的文學藝術等作品都旨在將人們從宗教中解放出來,尋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家具亦是如此,體現出了一種人文的關懷與氣息。[3]這時的家具風格重在寫實,在增加了層次分明的優美曲線基礎上,大量使用了雕刻,裝飾圖案越來越多,其中植物紋樣便不在少數。
2.4 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風格同樣興起于意大利。與文藝復興風格不同的是,巴洛克風格所追求的浪漫主義致使這種風格的家具給人造型宏偉、裝飾華麗的感覺。工匠們為了塑造出這種自由、奔放、極具陽剛之氣的藝術氣息,在家具裝飾上經常雕刻茛苕紋、棕櫚紋等帶有律動感的植物紋樣。
2.5 洛可可時期
洛可可風格起源于法國。這時的意大利已經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喪失了歐洲中心的地位,因此洛可可風格在意大利發展較晚,但是也有其獨特性。意大利的洛可可式家具大多效仿了法國家具,腿部多采用S形和C形曲線,講究不對稱造型,家具整體精致細膩、華麗嫵媚,大量使用植物圖案來裝飾家具表面,常見的植物圖案有茛苕葉、棕櫚盤繞的花葉花環、月桂樹、玫瑰花等。
3 紋樣演變分析
3.1 茛苕紋
茛苕的含義來源于古希臘神話。相傳一個少女去世后,親人將一個裝有女孩遺物的籃子放在墳墓旁,并蓋上了一片瓦,籃子碰巧放在了茛苕葉上。春天到來,茛苕開始生長,由于瓦片阻止了其生長,莖葉便向外彎曲,形成了美麗的旋渦狀。
茛苕葉有著美麗的鋸齒形葉子和優雅的姿態,生長在地中海沿岸,生命力旺盛,因此希臘人認為茛苕是生命和永恒的象征,有著再生和復活的含義。
茛苕紋從古希臘時期開始便在西方家具裝飾中大量出現,后來傳入古羅馬,被古羅馬人民廣泛使用。茛苕葉是諸多卷草紋的原始形態,之后的卷草紋樣多是從茛苕紋簡化演變出來的。在中世紀時期,裝飾紋樣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卷須形茛苕紋,這個紋樣所表達的富有生命力、節奏鮮明、有律動感的文化內涵也一并賦予在家具中。
到了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茛苕紋更是隨處可見,這種S形或C形的彎曲植物線條與洛可可風格所展示出的不對稱、圓潤優雅的特征不謀而合,呈現出了富有動感、纖細美麗的優雅樣式。
3.2 棕櫚紋、蓮花紋
棕櫚紋歷史悠久,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地區,原型為尼羅河流域的埃及蓮花,其花瓣從中間四散開呈扇形,成為棕櫚紋的最早形態。埃及蓮花白天開放,夜晚閉合,象征著死亡和輪回。而在傳入古希臘和古羅馬后,通過傳播和演化,轉變為蓮花和棕櫚等多種形態。
棕櫚樹被稱為“生命之樹”,由于西方人認為大樹是神圣的象征,[4]棕櫚樹便代表了富饒、生命和神圣。棕櫚圖案的最初形態通過簡化和延伸的方式,以更多不同形態的棕櫚紋出現在家具裝飾中。在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的家具中,經常出現的貝殼狀花紋便是由棕櫚紋抽象化演變而來的。此外,棕櫚紋和蓮花紋的裝飾常與茛苕紋搭配使用,形成具有彈性的、活潑動感的裝飾紋樣。
3.3 玫瑰紋
古希臘神話中,玫瑰與代表著愛與美之神的阿芙羅狄蒂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玫瑰成了愛與美的象征。而到了中世紀時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玫瑰又成了童貞瑪麗的象征,天主教堂中的玫瑰花窗也是參考玫瑰花而設計的。玫瑰花代表著忠貞、圣潔、美麗的愛情,又因與洛可可風格中的女性化相契合,被運用在了洛可可風格家具的裝飾中。
3.4 月桂、橄欖枝、花環
由月桂和橄欖枝組成的花環圖案常出現在歐洲古典家具的裝飾中。月桂源于古希臘傳說,象征著勝利與榮耀,而橄欖枝則源于圣經故事,諾亞的方舟救了被困在洪水中的人們,安全之后鴿子攜來了一枚橄欖枝,[5]于是便有了橄欖枝代表和平的說法。在古羅馬時期,家具裝飾中的花環桂冠等圖案源自古希臘時期的家具裝飾,而中世紀時期的花環則具有了宗教含義。
3.5 葉形紋樣
在哥特式家具的裝飾紋樣中,出現了大量基督教圣經中的葉形紋樣作為裝飾題材。這類葉形紋樣中包含了葡萄葉、常青藤以及三葉草等。由于葡萄葉和常青藤枝葉繁茂,帶有興旺、昌盛的含義。三葉草最早被用來比喻基督教中的“三位一體”理論,而到了中世紀,人們發現三葉草中出現了罕見的四葉形態,于是四葉形態的三葉草便被看作是幸運的象征。之后,三葉草、四葉草都通過浮雕的形式應用在家具裝飾中。
4 結語
通過以上梳理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植物紋樣是家具裝飾紋樣中重要的一環,它們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在不斷地創新發展。多種多樣的紋飾反映了不同的內容和形象,[6]而由于每個時期的經濟文化不同,同種植物紋樣的含義也可能不同。起初在古羅馬時期,植物紋樣是為了視覺上的美觀而存在,但到了中世紀宗教文化盛行的時期,植物紋樣便多為宗教服務。[7]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植物紋樣也會改變自己的身份,走下神壇,進入百姓的生活,開始為人們服務。而當巴洛克、洛可可時期植物紋樣被廣泛普及時,它們更多的是作為象征含義,通過簡化和延伸的形狀來傳達美好的寓意。
植物紋樣不僅是時代特征的體現,也是精神寄托的載體,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8]同時給予人視覺上完滿、和諧之感。[9]植物紋樣也隨著歷史的推進而不斷演變,對后期的家具裝飾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范平平,任新宇.植物仿生設計在家居產品設計中的運用[J].藝海,2019(10):120-121.
[2] 劉瑋,吳智慧.黔東南苗族動植物刺繡紋樣的設計語義解讀[J].藝術評論,2016(11):157-160.
[3] 盛賢,王瑋.侘寂美學在生態家居設計的運用研究[J].設計,2019,32(15):109-111.
[4] 楊曉清.中外植物裝飾紋樣比較[J].滁州師專學報,2004(01):43-45.
[5] 殷煒.歐式家具雕刻裝飾圖案的研究及應用[D].南京林業大學,2014.
[6] 趙寅.饕餮紋和銘文在商周的發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31+41.
[7] 李欣.植物紋樣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8] 和杉,羅鐘宇,暢瀾潤,李若輝.關于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吉祥寓意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9(06):35-36.
[9] 蔣曉雪,金冬.淺談閩南文化在交互文創的設計與應用[J].戲劇之家,2019(18):186-190.
作者簡介:馬瀾(1998—),女,本科生,主要從事產品設計方面的實踐與研究。
通訊作者:郁舒蘭(1969—),女,教授,主要從事產品與信息交互設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