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幻電影自身類型的演變與分化,黑色科幻電影日益成為人類反思自我、批判社會的有力武器。本文從這一亞類型出發,試圖辨析其類型定義,并探討其背后的社會文化內涵。
關鍵詞:黑色科幻電影;科技焦慮;賽博朋克;神話體系
1 黑色科幻電影的類型定義
對于黑色科幻電影類型的定位,一般要從其與科幻電影和黑色電影這兩種電影概念的關系來考察。黑色科幻電影作為前者的亞類型,無疑在類型元素上是一脈相承,而在與后者的關系上,則有更多討論與爭議的空間。
黑色電影本身不是一種嚴格的電影類型,而是某種電影風格,其場景設置偏愛城市的角落、陰郁的街頭巷尾等,故事一般是有關犯罪和墮落的世界,而作為邊緣人物的主人翁在其中游走,影片充滿失落、絕望、悲傷的情緒,背后是一種懷疑世界與自我的存在主義態度。有國外的學者認為黑色科幻電影必須滿足黑色電影的各項評判標準,或是至少滿足黑色電影調度。但這種定義被桎梏于符號表述層面,對此,吳萌認為“類型或亞類型是重商主義和新媒介科技等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社會事實。由此而言,這些類型并不是為集體的意識形態所推動,而是以更為便捷地獲取流行文化為目的,因超媒體設備、社會媒介和新的市場技巧的驅動而形成”。[1]這便將亞類型的定義放到更廣的社會文化維度中考察,即這是一種社會與商業事實。進而她認為黑色電影首先是主題黑暗的科幻電影,其次才要有某種接近黑色電影的電影人物、情節結構或攝影風格。本文對黑色科幻電影的界定不是利用類型元素進行辨認,而是將其作為一種以代表作為中心的、寬泛的指涉。我們將主題黑暗且具有某種壓抑精神特質的科幻電影稱為黑色科幻片。強調精神特質是要區分于一些主題和影調黑暗但偏重于以直觀的感官刺激來表達其主題的科幻電影。如許多怪獸科幻片,本質上思考的是人與自然、與科學的關系,帶有黑暗的姿態,但如果只是用血漿四濺的快感消解一切,那就不屬于黑色科幻電影。本文主要提出黑色科幻電影的3個類別,根據其美學特征及背后文化心理的不同,我們暫且將稱為賽博朋克科幻、科技焦慮科幻與克蘇魯科幻片。三者之間有許多元素的交疊,但因為內容側重于一些美學特征的各自凸顯,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內,這樣的分類仍是有效的。
2 賽博空間的黑色法則
賽博朋克電影起于科幻文學,在科幻性的表現上與人類科技社會發展變化的幾個主要面向是相吻合的,還包括控制論、仿生機械、與人類神經系統聯系的計算機科學等。而后人類的巨型都市、醞釀陰謀的資本集團、以一敵十的生化特工等賽博朋克科幻片的常見元素則是其用來設置戲劇性、提出哲學反思的有力工具。賽博朋克科幻片是三者中最接近傳統黑色電影面貌的一類,灰暗的城市空間、犯罪活動、陰謀與暴力的彌散,代表作如《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等。在賽博朋克科幻片黑色精神內核的表達上,主要通過自我存在的迷思和陰謀論、逐利性來進行。
2.1 自我存在的迷思
無論是賽博朋克科幻中常出現的復制人還是生化人,他們對自身存在的思考與對靈魂的探尋常常貫穿全片,在這種尋找與發問中伴隨的是這些“仿人類”的覺醒與對平等尊重的訴求。這與《唐人街》等傳統黑色電影里主角對于社會正義或真相公開的努力是類似的,當然,等待他們的同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失落,甚至是精神崩潰。如同《唐人街》男主杰克知曉真相卻對強大的陰謀集團無可奈何一樣,賽博朋克科幻中有一種更根本的“我是誰”的發問。具體表現上,《銀翼殺手》對復制人問題的態度與處理相當模糊;《攻殼機動隊》中,人們也對擁有了靈魂的電腦不置可否,由這種油然而生的無力感與黑色電影完成共謀。“而大部分同類型作品則把感情當作了人類最后得以把持的支撐點,希望同科學主義所代表的理性劃清界限,從而尋得一片‘凈土。”[2]用情感消解現實的無奈,是賽博朋克科幻電影常見的邏輯落腳點,此外,敘事上采取懸疑的策略,以及過度發達的城市敘事空間,使這類科幻片中無論是視相上還是內核上都十分接近黑色電影。
2.2 陰謀與逐利
在黑色電影中導致公正的世界“失衡”的強大集團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他們作為現實資本集團的縮影,往往擁有強大的經濟能力與影響社會各界的權利。其目的在于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們無視凡世的價值與道德尺度,又常常與權力結合,故事的主人翁在這些集團面前是無力的,他們能發現陰謀,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畢竟黑色電影不是以一敵百的超級英雄電影。在《唐人街》中水庫主人的陰謀,《藍絲絨》中小鎮被犯罪集團控制,對于這些,主人翁像一個不小心闖入成人世界的少年,只能驚嘆于這種游戲規則。
同樣的勢力集團籠罩著賽博朋克的科幻世界,如《銀翼殺手》中的Tyrell公司,在《攻殼機動隊》中,這種令人壓抑的存在可能直接就是人類的權力系統。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明確指出,他所研究的主體就是剩余價值,這種剩余價值的提出就證明了驅動西方社會發展的本質屬性就是逐利性,在人被異化的賽博空間里,主人翁可能先某種程度上在混沌的狀態里為勢力集團賣命,但威脅到集團利益時又隨即被遺棄,這種逐利性成為其黑色敘事的動力,加深了整體的宿命感與無力感。
3 科技焦慮與黑色科幻
賽博朋克科幻片中充滿了對科技和人類社會失控發展的反思與憂慮,但其黑色內核的展現并不是針對技術發展的,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元素,如犯罪、政治等。而在科技焦慮屬性的黑色科幻片中,更多針對的是人類與人工智能等的智慧或情感博弈。在敘事空間和時間上都與當下的人類社會更有親緣性,沒有賽博朋克中繁復的未來都市,時間上也更接近現在。這類黑色科幻片在色調、影調上甚至都不去刻意營造黑色、壓抑的風格,更側重于一種黑色的心理壓力,代表作如《機械姬》《她》《人工智能》等。
在科技焦慮類的黑色科幻片中,人類常常處于宗教神話中開天造物的神的角色,如在《機械姬》中億萬富翁內森的別墅里,他相較于自己創造的智能機器人來說就是一個神一般的統治者,別墅成了他的“王國”。這類科幻片敘事的張力正是來自這樣的“王國”內“被造物”與“造物主”之間在智力、倫理等方面的博弈。“造物主”力圖將一切劃入自己的控制之內,但制造比自己更完美卻仍服從管束的存在,本身就隱含著危險的邏輯矛盾,它奠定了一種注定失控的黑色基調,觀眾對這種失控自然懷有預期,一邊等待著權力結構崩塌時刻的到來,又害怕它的到來,在這種不安中完成了對現實世界的無限憂慮想象。比如同樣在《機械姬》中,艾娃在科學家的別墅里完成了對人類一次象征性的征服——“造物主”死去或被囚禁。當片尾她混入真正的人類世界,卻讓人不寒而栗。
在另一部電影《她》中,人類所面臨的危機可謂防不勝防,因為那是我們精神層面的危機。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物理上的需求被事無巨細地解決,而精神上的空缺卻越來越大。鋼鐵都市中人與人的交流充滿無效性,同時我們所有的隱私被發達的網絡世界連接,人類退化成互聯網的一個行動終端,在這種條件下,人工智能來解決我們情感的頑疾幾乎是必然趨勢。在《她》中,人類接受虛擬的信件,與沒有實體的人工智能談戀愛,這在虛擬偶像、VR性愛視頻和虛擬養成游戲已經初露鋒芒的今天看來,一切只是時間問題。而這類黑色科幻電影的“黑色”也就來源于此。我們的世界走向某種失衡,電影中再次沒有答案。
4 黑色的未知:克蘇魯科幻片
克蘇魯的神話體系起源十分獨特,它并非世代相傳的民間傳說,而是以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由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諸多作者共同創造的架空神話體系,在時間上是十分現代的。而克蘇魯則指小說中從遙遠的外太空來到地球的法力無邊的古老神靈。這些神話共同的主題是:人類對宇宙中其他強大的存在的依賴,以及這些存在對人類卻毫無興趣——除非是懷有惡意地進行利用。因此,某種程度上克蘇魯象征著邪惡,會傷害與誘導人類。部分研究者認為“克蘇魯神話如此反人類,體現的是一種在科技迅速發展之下人類對自然、對宇宙的不可知論”。[3]
當克蘇魯與科幻電影結合,亦表現為某種超乎人類想象的宇宙力量的存在。它們或是不懷好意的,或是完全無意地攪亂主人翁原有世界的平衡。這種無意就
仿佛你撕掉一塊手上的死皮,并不會在意上面活著的細胞的感受。它們是比人類高階得多的存在,以至于人類習以為常的物理規律或是對宇宙的認識都會輕易被顛覆。一如《三體》中人類舊有物理理論的失效,但在帶有克蘇魯色彩的科幻中并不會像《三體》用硬科幻的物理知識去完成敘事的邏輯,而是保持這種神秘,給人以深深的敬畏與戰栗,這是這類黑色科幻電影的黑色的源泉——不可知。代表性的作品如《湮滅》《2001太空漫游》等。
在《湮滅》中,無論是被宣告出事的丈夫突然歸來,還是女主一行進入一個變異的魔境,未知的宇宙力量隨意重構生物的基因,時間與空間也開始扭曲。這種仿佛驚悚片的套路,大大增加了我們對不可知的畏懼。同樣,在《2001太空漫游》中,導演雖然直接讓我們看到了男主人所經歷的超越常識的結局,看似滿足了我們的部分好奇心,但觀眾只會更多不安與懷疑現有的世界,因為在電影觀看的機制之中,不可見的觀看主體的位置不再安全,“真相”被隱蔽了,這就是克蘇魯黑色科幻片給人的恐懼。
5 結語
通過對黑色科幻電影的3種主要類型的歸納與總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黑色”主要體現為人類對于自身或周圍境況的無力而導致的壓抑與陰郁。這種負面的情緒可能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倫理與道德崩塌的擔憂,可能是對技術不可控制的不安,也可能是對我們仍是謎的宇宙中存在的不可知的恐懼。這與科幻片自身的發展是相契合的。黑色科幻電影作為這樣的一種亞類型,承載了人類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等的多重想象與反思,將不斷被賦予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吳萌.論黑色科幻電影[J].當代電影,2015(4):75-80.
[2] 栗楨.關于賽博朋克電影主要元素的哲學思考[J].天中學刊,2013(05):70-74.
[3] 姚曉霖.獨特的暗黑體系,你可能并不了解的克蘇魯神話[J].家庭影院技術,2018(5):102-103.
作者簡介:劉崢(1995—),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2017級電影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