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妍 王瑋
摘 要:本文分析現今文創產業,結合國內外的文創發展趨勢,具體分析江寧現有的文創產業模式,從成功案例中吸取經驗,一方面要注重對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另一方面要在實現文創產品的審美價值的基礎上,貼合用戶的實用需求,將文創融入生活。
關鍵詞:文化研究;南京文化;產品設計;文創設計
1 概述
1.1 文創產業概述
當今對文化傳承的重視使文創產業飛速發展,挖掘并運用傳統文化及本土文化已經成為展示宣揚文化的一種趨勢。設計師通過深入研究,提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文創產品中運用并創新。[1]然而現階段,大部分中國文創還停留在工藝和外觀的塑造上,作為具有觀賞價值的裝飾,雖然具有審美性,但缺少對文化的深入探尋。此外,很多人對傳統本土文化的認識仍然比較片面,這一現象也反映出群體文化認同感的缺失。[2]
1.2 江寧文化概述
江寧區人口眾多,占地面積大,雖然一直是開放的重點對象,但是由于離市區遠,面積大,待開放的空間還很大。在文創園區建設方面,秣陵街道的蘇家特色文創小鎮在前幾年掀起了熱潮,是成功的典范,位于西部的觀音殿村也成為了打造美麗鄉村的對象。
1.3 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一方面,研究合適的文化元素,需要有辨識度的南京本土特色,尤其注重對江南一帶文化的研究,通過研究江寧區文化氣息濃厚的特色景點和相關街區,了解江寧區物質層面的特色文化,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對文創小鎮的實地調研,深入挖掘南京江寧的哲學或精神層面的文化,如牛首山的禪意文化、觀音殿村的質樸田園風格等。經過思考和提煉,將提取整合出的特色文化融入符合現代人審美及日常生活需求的文創產品。[3]
此外,在文化載體方面的設計上,需要研究當今文化創意的潮流,從不同地區的創意文化產業的相關研究入手,設計出緊跟發展潮流,同時貼合本土文化的創意載體,[4]從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傳統習俗等方向入手,在傳承江寧文化習俗的同時,牽動本土人民的回憶,帶動外來用戶的好奇心與熱情。[5]
2 國內外文創設計現狀分析
2.1 國內文創設計分析
2.1.1 對象研究
在國內,南京非常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江寧文化相關的文創小鎮已經落地,秣陵街道的蘇家文創小鎮更是長三角首個文創小鎮,通過搜索資料和調研可以發現,這些文創園區更注重景觀環境、活動項目的打造。根據游客的反饋也可以看出,大家對文創小鎮的印象更多在于其整體氛圍,是一個環境優美富有當地特色的旅游勝地,拍攝的照片也基本為建筑風景等,對具體文創產品的印象并沒有那么深刻。
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啟示,比如觀音殿村的成功,是因為其尊重原始自然的肌理,建設人文景觀,設計相關文創產品,在地域歷史文化的背景下,創建特色文化鄉村,建設非遺民俗的集市。其重點在于“互動性”及“大眾參與”的特點,游客可以開展觀光、游憩、體驗和學習等多方面活動。[6]可見人們對體驗性強的事物更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
2.1.2 總體分析
現今大部分園區內文創產品還比較浮于文化在產品外觀上的表現,缺乏更深層次的文化探究,如同一個“連鎖超市”,存在“批發市場批量化”現象,相關的產品鏈大同小異,且品種單一,缺少自身的地域特色。[7]因此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要注重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二是采用實用性文創設計的設計方法,將文創產品轉變為新的符合人們需求的文化載體,將文物蘊含的悠久文化重新展現在人們視野中。[8]文創產品設計核心在于遵循用戶需求,即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通過對文物的表象和內涵的提取,運用實用型設計方法,結合用戶需求,得出文創產品。[9]
2.2 國外文創設計分析
20世紀80年代,在“新博物館運動”的推動下,歐美的許多博物館不再局限于展示陳列文物,而是開始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審美需求,樹立了創新相關藝術文化衍生品的新宣傳觀念。在這些年的發展下,其已經在創意、設計、生產、銷售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10]這一點非常值得借鑒,在進行文創設計時,我們可以結合后續的產業鏈進行配合設計。
2.3 文創設計案例分析
2.3.1 故宮系列文創
故宮文創可以說是國內非常成功的文創產業典范。而近期,故宮出版社發布了首款互動解謎游戲書《謎宮·如意琳瑯圖籍》,引起了廣泛的注意。書中涵蓋了許多與文物文化相關的小道具,幫助用戶解決環環相扣的任務,在解謎過程中宣傳了故宮的歷史文化知識。其用古籍的形式,將故宮歷史知識文化融入流行的解謎游戲,創新了文化知識傳播方式,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去探索歷史文化知識。
2.3.2 大英博物館文創
在2015年,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小黃鴨形象的產品,引起了一番熱潮。他們提出“與歷史一同洗個澡”的口號,激起了英國家庭共同的美好童年回憶。這種嘗試是在透徹分析了當地的文化之后,積極探索與用戶之間在情感上的共鳴,再與館內文物的文化精髓結合進行文創設計,從而喚起人們對歷史的熱情。[11]
2.3.3 “書生”系列文創設計
該系列文創設計是將傳統意義的文房用具延伸到現代人的日常文化用品上,使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這是現在非常流行的文創設計思路,結合實用型設計方法,提煉關鍵的文化元素,在形成美觀的視覺效果的同時,也能使產品很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從形式和情感兩個方面吸引用戶。[12]結合先進的技術和復古的材質,也使宣傳古典文化的文創產品更加貼近現代潮流,同時傳達了簡約質樸的氣質。[13]
3 結語
深入挖掘南京江寧地區的物質文化,在提取外觀元素的同時,深層次理解精神文化,將其運用于文創設計中;探究在可實行范圍內,在文創產品中融入與非遺或習俗有關的交互設計,或者設計產品能夠切實解決生活痛點,使設計真正融入生活;結合整個產業鏈的發展,[14]配合空間展示和APP的設計,使文創產品有后續的發展空間;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使設計能夠喚起本土人民的回憶,帶動外來用戶的好奇心與熱情。
參考文獻:
[1] 納塔利·博納德爾,約翰·迪迪爾.在教育設計語境中增強創造性:設計項目導向方法對學生喚起過程和創造性輸出的影響探討[J].認知教育與心理學雜志,2018,15(1):80-101.
[2] 李馨冉.論歷史文化資源的意象再現[D].南京藝術學院,2019.
[3] 吳昱汝,劉遵月.針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產品設計方法研究——以七夕節餐具設計為例[J].藝術科技,2019,32(04):52+56.
[4] 謝嵐汐.“詩格·三境”文創產品設計的意象性呈現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7.
[5] 談薛蓮.傳統文化元素在獨立游戲設計中的應用[D].浙江科技學院,2019.
[6] 朱瑤,徐晶,曹磊.論旅游鄉村景觀建設中的視覺生態觀[J].大眾文藝,2019(18):73-74.
[7] 馬磊.植入地方文化的寧波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旅游縱覽,2019(06):86-88.
[8] 李娟,劉俊哲,邵安寧,李修全.南京傳統秦淮燈彩的文化傳承及信息化保護構思[J].戲劇之家,2019(02):233-234.
[9] 張紫然.博物館實用型文創設計研究——以息鼎文創設計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54):233-234.
[10] 靳佼佼,施佳露,郁舒蘭.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古代揚州漆器設計[J].大眾文藝,2019(05):45-46.
[11] 柳雨欣,劉遵月.以唐朝茶文化為源的現代茶具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5):69+71.
[12] 張唯佳.《書生》系列文創產品設計[D].南京大學,2019.
[13] 杜碩,劉遵月.淺析當代文創產品設計中卡通形象的作用[J].藝術科技,2019,32(07):183+214.
[14] 萬根迪,亞瑟·B .新產品創意的大腦寫作:一種替代頭腦風暴的方法[J].消費者營銷雜志,2012,1(2):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