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鋒
曾經的虧損大戶,困難央企——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一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先后共計捐贈2000余萬元現金,在提升集團形象的同時,也從側面顯示中國一重正涅槃重生。
“老國企”重新煥發出“新青春”,而在“全國一盤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戰場,中國一重積極擔當起中央企業的責任。
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明忠介紹,為支持抗擊疫情,1月30日,集團通過國務院國資委,捐贈1000萬元現金,馳援湖北抗擊新型肺炎疫情。
2月7日,集團再次向黑龍江省紅十字會捐贈1000萬元現金,支援黑龍江省及齊齊哈爾市—線的醫護人員抗擊疫情。
2月12日,中國一重多方籌措、發動直屬企業力量,協調醫用防護用品生產企業趕制3020套醫用防護用品,第一批1020套防護服下線后連夜由長春運抵齊齊哈爾市,第一時間投放到抗疫“一線”。第二批2000套也于16日轉交到黑龍江省衛健委。
與此同時,集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保衛戰“兩大戰役”。“1月,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9%。”劉明忠對《英才》記者表示。
疫情對于許多企業來說,是一場嚴重的危機,但在危機中也孕育著機會。“危與機是辯證的,危中有機,機遇沒抓住也會導致危機。”劉明忠對此深有體會。自2012年起,一重經濟效益持續下滑。2014—2016年連續3年虧損。2016年,一重16戶子企業中有12戶虧損,是當年虧損額度最大、困難程度最高的央企之一,整個企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歷史性抉擇。
經過一番壯士斷腕的改革,一重終于扭虧為贏,2018年一重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8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84.1%。2019年,一重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3.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5.45%。在危機中抓住機遇,使這個“老國企”重新煥發出“新青春”。
在劉明忠看來,作為公眾公司和央企,公共責任感的價值極其重要。由于此前企業經營效益較差,職工群眾待遇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多種因素導致人心惶惶,職工群眾不信任公司,“大家都認為是不是要黃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公共信任面臨被摧毀的境地。”
但通過艱苦的改革和—系列措施,一重“起死回生”,并且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此次疫情面前,先后捐款、捐物,中國一重的對外形象也越來越好,企業的美譽度、認知度、社會影響力持續攀升。
中國一重正努力成為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劉明忠認為最關鍵是誠信與契約、責任與使命以及創新與競爭力。
他表示,誠信是靈魂、是生命,是企業生存和發展永恒的動力。失去了誠信,企業必將衰亡。契約精神是現代商業文明的核心精神之一,齪企業立足于社會的基本,必須講究誠信和遵守契約。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脫離不了業務和管理,只有與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才能使社會責任工作的投入和產出實現良性循環,使企業和社會長期受益。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唯有創新才能讓企業脫胎換骨,創新讓企業獲得產品升級、發展機遇、競爭優勢。競爭力,要體現核心的競爭力,表現在科技創新,要逐步邁入世界一流,從原來的跟跑到并跑直到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