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王嘉
摘要:應用型高校肩負著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中,學生的外語學習是重要一環,而翻譯能力則是外語水平的綜合體現。但絕大部分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翻譯能力普遍不高,本文以此為重點進行探究,通過分析實際問題,提出相關解決途徑與方法,從而探究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翻譯能力
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強,愈發需要具有較強適應性和實踐性的高校畢業生,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應用型高校在其中擔負起了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聚焦人才發展需要,創新培養目標與途徑,強調人才培養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其中,應用型人才的對外能力是實現應用型高校教育目標的重要指標,這就給應用型高校提出了更切近實際的人才培養要求。長期以來,我國對翻譯能力培養的研究大多落在英語專業學生上面,而忽視了占絕大部分的非英語專業學生,造成了人才培養缺失的境地。
二、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現狀
(一)英語翻譯教學處于次要位置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教學中的五項基本技能,通過分析應用型非英語專業學生初高中的培養內容及方法,大多以聽、寫為重點,而到了大學階段,大多英語教師則更多關注說與讀的環節,整個培養階段,很少關注“譯”這個重要的英語培養目標。翻譯作為英語培養的綜合外在表現,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縱觀大學英語四、六級試題,翻譯已由之前的短句翻譯改為段落翻譯,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扎實的翻譯功底,完整的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從翻譯能力培養上分析,由于應用型高校大多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初高中并沒有打下較好的英語基礎,詞匯量達不到翻譯所需要求,且英語語法知識不牢固,導致學生在進行翻譯訓練或實踐時困難重重,造成錯譯、胡譯等現象。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道路上愈發缺失信心與翻譯能力培養的興趣。
(三)漢語表達能力有待增強
很多應用型高校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翻譯能力上,將大量的教學時間與內容放在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上,卻忽視了漢語相關能力的培養,且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特別是從事翻譯實踐時,認為漢語是其母語,高估了自己的漢語表達能力,造成了很多學生能理解英語表達意思,卻不能譯出一個語義通順、形式符合漢語語序的譯本。
(四)基礎翻譯理論及技巧的缺失
在翻譯學習過程中,應用型高校英語教師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培養中,缺失了對基礎翻譯理論及技巧的講授,大多直接以課本中的簡單段落進行翻譯訓練,這樣并不能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且會讓學生誤認為“翻譯就是語言的轉換”。而在實際翻譯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會受到翻譯理論的指導或影響,特別是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極其有必要去掌握基礎的翻譯理論與技巧。
(五)英語教學中翻譯內容的不足
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中,英語學習并不能得到像專業課一樣的重視,僅作為一門普通的公共課。大多非英語專業英語教材也未提及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沒有全面系統地介紹翻譯理論及技巧。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中也缺失了對翻譯知識的系統講解與訓練,導致學生僅會課內段落翻譯或課后習題翻譯,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學會翻譯。
(六)英語教師翻譯素質的欠缺
應用型高校翻譯能力培養中,多將培養目光投向學生,卻忽視了教師翻譯素質這一主要環節。由于各高校在招聘英語教師時,多以英語語言學等專業為主,大多教師并未接受過專業且系統的翻譯能力培養。翻譯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本身具有較好的雙語、雙文化能力及大量的翻譯實踐經驗,而大多應用型高校一線英語教師并未具備這一點關鍵要素。
三、翻譯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一)注重學生英語基礎
針對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第一環節就是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基礎,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滿足翻譯需求的英語單詞量與過硬的語法知識。詞匯是翻譯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充沛的單詞量,才能在翻譯時選擇恰當的詞匯進行表述。而語法知識則是保障譯文質量、避免錯譯的必要條件。
(二)夯實學生漢語表達能力
在進行英漢翻譯過程中,學生要具備準確理解源語和自如表達目的語的素質,漢語表達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譯文的質量,這就要求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漢語表達能力,摒棄“漢語是母語,無需提升”的錯誤觀念。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相應的漢語教材,同時,也可以閱讀優秀的漢語經典文學,豐富和提升自己的漢語表達能力和技巧,從而提升翻譯質量。
(三)增強學生翻譯培養的主動性
翻譯能力培養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學生翻譯學習的主動性,不能把學習局限于課堂,要學會課后自我學習。學生要將翻譯能力的培養擺在重要位置,不能帶有為了考試和獲得學分的觀念去學習,或當作一種任務去對待。非英語專業學生要時刻認清掌握翻譯能力的重要性,認清未來市場對既具有專業知識,又掌握翻譯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積極的翻譯學習態度,不斷培養和提升自我翻譯能力。
(四)提升英語教師翻譯素質
在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培養過程中,教師是重要的指導者,在整個過程中處于主導作用。隨著大學英語改革的深入進行,社會對翻譯的需要越來越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翻譯理論素養、實踐能力及教學水平都無法滿足培養學生翻譯能力的要求,需要進行繼續教育。[1]從事非英語專業學生教學的教師,在日常學習中,必須掌握好滿足教學需要的翻譯理論知識及實踐技巧,并通過教學分析,把其中有利于學生翻譯能力培養的關鍵知識在課堂中教授學生。應用型高校也可以通過組織英語教師赴校外專門翻譯機構進行學習,掌握所需翻譯知識及能力。
(五)加強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實踐
翻譯能力的學習與提升,要時刻注重翻譯訓練與實踐。教師可在課本中挑選一些經典語句及段落進行翻譯講解,也可找尋一些與學生專業有關的材料進行翻譯學習,增強翻譯材料的多樣性,開闊學生翻譯視野。在學生掌握翻譯基礎理論及技巧后,進行大量的課內外翻譯訓練,切實提升應用型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清晰明白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翻譯能力培養,教師在基礎英語授課過程中應根據授課內容加入相應的跨文化知識、介紹文化差異。[2]學生在掌握了必要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后,更容易進行英漢互譯,譯出符合語言背景知識的譯文,從而提升翻譯能力。
四、結語
翻譯能力是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體現,是最能體現英語學習者自身水平能力的重要指標,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學校、教師及學生在認清培養翻譯能力重要性的基礎上,切實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夯實漢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對學習翻譯的主動性,提升教師翻譯素質,加強學生翻譯實踐,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提升應用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
參考文獻:
[1]姚志奮.應用型本科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培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9):159-161.
[2]付芬.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教學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19,16:207-208.
作者簡介:李旭(1990.05-),男,漢,遼寧省葫蘆島市,圖書館負責人/助教,碩士研究生,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圖書情報,英語翻譯
第二作者:王嘉(1983.07-),女,漢,云南省麗江市,教務與教學建設部實踐教學管理處副處長/講師,碩士研究生,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研究方向:實踐教學、計算機、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