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薇
摘要:在當前新市場經濟常態下,高層管理者作為企業發展的決策者和引導者,其自身決策效益和引導作用的充分發揮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與否具有重要影響,由此近年來高層領導者自身戰略領導能力的構建近年來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為此本文主要基于領導者與企業績效相互關系,對管理者戰略領導能力進行了深入探析,以此在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的同時,為企業預期總體績效的提升也創造了良好條件。
關鍵詞:企業高層管理者;戰略領導能力;相關作用關系
引言: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展,“戰略型領導”取代“管理型領導”成為當前企業的主要研究對象,而高層領導在知識獲取、資源擁有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對企業可持續對企業績效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意義,而如何在當前多元化市場競爭環境下,確保高層領導各項戰略能力的充分發揮也成為了現階段基層產業機構的核心發展方向。
一、高層管理者戰略能力與企業績效的內在聯系
簡單來講,所謂的“戰略領導能力”指的是高層管理者從戰略目標的實現及組織績效達成的角度詮釋領導者能力的理論體系。就目前來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企業高層領導戰略能力也從最初的“個人對小部分工作群體之間的關系”逐漸邁向“整合企業內部資源”,企業高層管理者所具有的戰略特質,不僅能幫助他們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與此同時在危急關頭也能保證戰略的有效執行,最終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為介于市場與組織之間的中間人,在企業發展和管理過程中能發揮多種機能,而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企業的競爭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戰略領導能力對組織的整合、組織的發展與運作具有關鍵作用,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當前企業建設規模和數量持續增加的新市場經濟常態下,要想從根本上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高層管理者需立足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將其有機地銜接起來,并通過不斷地強化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自身的各項戰略能力,最終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二、新形勢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管理作業面臨的挑戰
在企業管理中,高層管理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扮演著上通下達、中流砥柱的角色。俗話說——高層不倒,企業不倒。高層管理者不論是從高層管理者中提拔起來的,還是從企業外部直接招聘進來的亦或是通過其他途徑、方式引入而來的,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定不足,如角色轉換速度慢、團隊管理能力差、職責定位不清晰、專業業務技能弱等。對于內部提拔者,之前是高層工作人員(往往還是各方面表現比同級別人員優秀的人員),現在變成了高層管理人員,職位、工作內容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從主要管理事變成了主要管理人,工作面對的主要對象由沒有思想的"物"變成了有獨特想法的"人"。這個重要的變化會給初次擔任管理職責的高層管理人員帶來很大的挑戰,如果對這個角色改變不能很好很快地適應,那么可能就會給其帶來困惑、擔憂和煩惱,一旦這第一步邁不好,甚至會出現因不能勝任新崗位從而不得不離職的現象,不管是對個人或者企業都是嚴重的損失。除此之外,高層管理人員的一個重要職責是管理本崗位的下屬人員,分配下屬工作、監督指導下屬。但若是高層管理人員(尤其是新晉的高層管理人員)缺乏必備的管理技能,僅僅依靠崗位賦予的職權來強制進行管理,在艱難中維持著管理,不僅嚴重影響了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而言也是 極為不利的。
三、新形勢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需要具備的戰略能力
對于高層管理人員而言,顧名思義他們其實就是企業在企業高層具備管理職責的人員,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一個主要工作要求就是要確保上下作業的平衡性,上面的指示要傳達及時、傳達清晰、傳達準確,與此同時也是熟知下面的想法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匯總分析、初步處理。就目前來看,針對高層管理人員經常遇到的問題與困難,需要高層管理人員具備如下戰略基本能力:
(一)專業業務能力
專業業務能力應該說是高層管理者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高層管理者必須對本崗位所涉及的專業業務知識和技能有足夠的儲備和了解,專業知識是管理者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懂專業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過程中有的放矢,靈活機動,遵循事物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避免官僚主義和主觀臆斷。學習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提升專業業務能力,減少"外行管內行"的現象,是高層管理者應該格外注意的地方。
(二)溝通能力
作為高層管理人員,對內要管理下屬,對上要向上級匯報工作,還要與平級兄弟部門協調各類事項,有些高層管理人員還需要與外部單位進行業務合作往來等等。這些都需要高層管理者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溝通能力帶給人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能帶給人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愉悅,情感上的滿足。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可以增強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培養一個人自信、開放、勇敢的心理素質,而且可以增強一個人對學習、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更容易讓他人更愿意聆聽你的意見和建議從而選擇幫助你,是一個人能夠盡快融入集體,健康成長和成才的必要條件之一。提升溝通能力,不僅要懂得溝通的概念,明白溝通的重要性,還要學會溝通方法和溝通技巧。高層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溝通,不斷提升溝通效果
(三)協調能力
優秀的管理者必然要具備高度的協調能力,他可以化解部屬之間的爭端,部門之間的矛盾,上下級之間的隔閡,不會對組織內部的沖突視而不見,或是隨著員工的情緒變化而上下波動。面對沖突事件時,他會召集相關部屬,直接理清沖突的原因,并且在沖突萌芽之際,就立即采取化解之道,甚至化阻力為助力。在內部團隊管理方面,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后,才急于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于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采取降溫、冷卻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況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由于每個人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免不了會有意見不合的狀況發生,管理者在面對立場不同的意見時,在初始階段就要進行協調,千萬不要等決策定案后,才讓別人提出反對意見。在同級部門之間,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能夠及時預判部門之間可能存在沖突的地方,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在同級部門之間出現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時候,能夠代表本部門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順利完成需配合工作,達到雙方的滿意。
(四)激勵下屬能力
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善于自我激勵,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激勵員工。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時,個人的潛力是可以不斷挖掘的,團隊的潛力也是可以挖掘的。如何激勵下屬,把自己的能力、潛力發揮出來,這就需要管理者具備良好的激勵下屬能力。要讓員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就要把員工的要我去做變成我要去做,實現這種轉變的最佳方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激勵。如果我們用激勵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向員工安排工作,更能使員工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成就感。激勵的方式并不會使你的管理權力被削弱。相反,你會更加容易去安排工作,并能使他們更加愿意服從你的管理。
(五)輔導下屬能力
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實力強大的工作團隊,團隊的強大是由每個成員的強大組合而來,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輔導下屬,是提升下屬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輔導,不僅僅是管理者把自己的工作經驗、業務知識直接傳授給下屬,手把手交給下屬。同時還可以往下授權,授權員工參與工作計劃制定,代表公司對外談判等等,可以有效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員工的自信心、決斷力等。事實上,培育下屬的方法有很多種,高層管理人員可以在工作中針對不同的人員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全面輔導下屬。
(六)決策能力
中高層管理人員作為本團隊的團隊負責人,必然要在自己職責范圍之內對一些事項做出獨立決策,如分派工作、人員協調、化解糾紛、績效評估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力。常言道:“無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用之將?!币粋€管理者若無法妥善分配公司資源,或者無法制定正確的決策,即使擁有再優秀的團隊也是無用。高層管理人員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要善于采納建言,以及適時征詢部屬意見,就算部屬對決策沒有異議,管理者也不應以為自己制定的決策完全正確,因為部屬多半會礙于管理者的職權,而選擇不當面提出異議,所以管理者應鼓勵部屬發表不同意見。提升決策能力,不僅要熟悉掌握決策事項所涉及的知識技能,還要學會決策的方法,還有更重要的是要有決策的魄力,敢于去決策,勇于承擔決策帶來的好的或是不好的后果。
(七)情商
情商即情感商數,即“EQ”,它是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企業管理者的能力主要來自情商和智商兩方面,一個人的成功, 情商占 80%, 智商占 20%。情商與智商的巨大差別,要求人們要高度重視對情商的專門培養。情商對提升管理者素質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實踐證明,隨著管理者的情商能力不斷提高,對全體員工情商培養的普及提高,企業管理將會邁上新的臺階。情商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與如何有效管理自身情緒是緊密相關的。在組織中,管理者的言行對員工的情感能產生強烈影響,因此管理者必須擁有強大的情感溝通能力,要想成為一名高效的管理者,應該明白,作為管理者,你所發送出的一言一行都是帶有情感色彩的,對員工具有示范的意義,所以管理者必須深諳如何管理自身各種情感之道。一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有高的智商,而且要有高的情商,是因為管理的對象和過程大部分都是人,管理目標的實現也是以人為載體進行的。因此智商很高的人往往可以成為某個技術領域的專家,卻未必是個好的管理者,而只有具備高度的人際交往的綜合平衡能力,即情商很高的人,才可能成為出色的管理者。
(八)職業道德素質
在所有高層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要求之中,職業道德素質應該是各項素質的基礎素質,或者說是前提素質。其他方面素質能力可能決定你能走多遠,但職業道德素質會決定你走的方向對不對,管理人員不僅要“正確地做事”,更重要的是要“做正確的事”,否則可能就會出現南轅北轍的現象。如果管理人員在管理崗位上出現利用職權貪污腐敗、損公肥私、任人唯親等現象,那就是缺乏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表現,缺乏職業道德素質的管理者,其職位越高,權力越大,對企業的危害也就越大。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走上管理崗位一開始就要著重培養自身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確保自己始終走在正確的路上。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德行的優良傳統,在人才觀上也是一貫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己”,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企業管理者的基礎,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九)指導方向的能力
由于公司的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經不起隨意的折騰和失誤。在投資決策中,如果判斷失誤,導致把資源投錯方向,企業將會遭受挫折,有時還會從此一蹶不振,從而面臨倒閉危機。因此,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為公司指引正確的方向,永遠是公司高層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和基本職責。那么高層經理如何培養自己指引方向的能力呢?
其一,高層管理者需把握公司的外部環境。公司的生存、發展和壯大,取決于外部環境是否有利。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宏觀經濟走向、政府政策、市場需求、競爭者狀況、供應商狀況等因素。高層管理者應該時刻把握這些外界因素的變化,為公司的決策掌握好各種背景信息。其二,了解公司的內部條件。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毛澤東說:事物變化的決定因素在于內部。不管外部環境是否對企業的運作有利,如果企業本身條件有限或者非常缺乏,要在市場上打拼取勝也是十分困難的。因此,高層管理者應該十分了解自己的家底,不斷改善和加強企業的內部資源供給,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創造相關條件,培養或維持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四、結語
簡而言之,在當前企業建設規模和數量持續增加的新市場經濟常態下,隨著企業建設規模和數量的持續增加,為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地提高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自身戰略能力,是當前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
參考文獻:
[1]劉進,劉筱紋,張建華.企業家戰略領導能力、戰略決策機制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2,06(15):133-135.
[2]趙峰,高明華,李雯雯.企業家能力、信息披露質量與上市公司績效——基于CCEI~(BNU)指數的實證研究[J].廣東商學院學報,2013,01(15)104-108.
[3]張本欣,徐濤濤,高建軍.企業家能力、信息披露水平與審計師選擇[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08(12):166-169.
[4]李艷,夏清華,劉袁霞.企業家個人特征、戰略領導能力與企業成長關系研究——基于“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企業2008-2012年數據[A].第十一屆中國技術管理(2014`MOT)年會論文集,2014,12(1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