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哈薩克斯坦 知識產權立法 知識產權體系
作者簡介:刁同文,新疆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3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02
(一)哈薩克斯坦對知識產權體系的構建規劃
在2001年,哈薩克斯坦政府與WIPO達成了一項合作規劃。該規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雙方相互協作,旨在達成下列目標:
1.哈薩克斯坦應充分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經驗并順應國際化發展趨勢,頒布或完善知識產權領域的專門立法。
2.加強哈薩克斯坦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法律實踐,以認定、防止和制止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
3.提高不同經營主體在哈薩克斯坦領域內開展科學、技術和經濟活動相關領域中對知識產權的應用。
4.通過簽署該規劃,哈薩克斯坦承諾致力于完善知識產權領域的現有立法和基礎設施建設。具體方案由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司法部制定和實施,該規劃的實施并無限期,其中已包含執行該規劃的措施清單[1]。從目前來看,哈薩克斯坦不論是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立法水平,還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均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哈薩克斯坦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國內立法
哈薩克斯坦對知識產權立法采取了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的方式,并保留了知識產權單行法作為民事特別法。1994 年 12 月 27 日,哈薩克斯坦頒布了民法典總則(N268-XIII),其第 125 條和 126 條規定了知識產權客體與客體的使用。民法典分則(N409)于1999 年 7 月 1 日頒布,其中第五編為“知識產權”,共8章,共76條[2]。各章節分別是:一般規定,著作權 ,鄰接權,發明、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權,育種成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保護未公開信息免受非法使用權,民事流轉參與者、商品、工作或服務特定化標識權。
在民法典編纂的同一時期,調整不同類型知識產權客體的單行法也陸續出臺。1996 年 7 月 13 日哈薩克斯坦頒布了《育種成果法》,1999 年 7 月16 日頒布新的《專利法》和《商標和地理標志法》,2001 年 6 月29 日頒布《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法》,2015 年 11 月16 日頒布《信息許可法》,2015 年 10 月 21 日頒布《科技成果轉化法》等。
(三)哈薩克斯坦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公共服務機關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是知識產權領域經授權的國家機關,負責統一實施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國家政策。它主要有以下部門職能:
1.進行知識產權客體的登記或注冊。
2.執行與著作權,發明、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權和其他知識產權客體保護相關的國家政策。
3.頒發著作、專利、商標和認定的知名商標的證書,負責相關國際條約和協定的實施,以確保知識產權的保護。
4.對集體性財產權管理組織的活動進行監督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知識產權局下屬的“國家知識產權研究所”()接受發明、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專利的頒發申請,商標注冊申請,進行商標審查,維護知識產權登記冊以及組織國家出版物等。
哈薩克斯坦海關當局所進行的海關管制也確保了對知識產權客體的保護。通過制定包含知識產權客體的商品登記冊,該登記冊是在哈薩克斯坦受保護的包含知識產權客體的商品清單,知識產權客體所有人在提交申請后將商品納入到該登記冊中。
(一)知識產權客體
根據《哈薩克斯坦民法典》第961條,知識產權的客體包括:智力活動成果和個性化標識。
1. 智力活動成果:(1)科學、文學和藝術作品;(2)表演、演出、有線和無線廣播組織的廣播和節目;(3)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4)育種成果;(5)集成電路布圖設計;(6)本法典或者其他法律文件規定的其他智力活動成果。
2. 民事流轉參加者、商品、工作或者服務個性化標識:(1)商號;(2)商品產地名稱(注明原產地);(3)商品產地名稱(注明原產地);(4)本法典和其他法律文件規定的民事流轉參加者、商品、工作或服務的個性化標識。
哈薩克斯坦知識產權客體的類型是封閉式的,只能通過法律進行補充。知識產權客體的產生是由于其創造的事實,在某些情況下需經國家授權機構提供法律保護而產生。
(二) 知識權利的內容和歸屬
哈薩克斯坦所構建的知識權利體系由三部分組成:(1)個人非財產權;(2)專有權(財產權);(3)其他知識權利。智力活動成果的個人非財產和財產權屬于該成果的作者。個人非財產權獨立于財產權,即使智力活動成果移轉給他人,個人非財產權仍被保留。個性化標識財產權屬于民事流轉參加者、商品或者服務的個性化標識權利的擁有者[3]。個人非財產權是沒有期限的,專有權在民法典或其他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有效,但立法可以延長專有權的有效期。
作者身份權是最為重要的個人非財產權,即被視為作者的智力活動成果權利,它只屬于用創造性勞動創造了智力活動成果的人。如果成果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創造的,該成果屬于合作作者。專有權是指擁有者擁有以任何方式使用知識產權客體的權利。經權利人同意或者在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下,他人可以被許可使用知識產權客體。知識產權客體專有權擁有者有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該權利給他人,許可使用知識產權客體和以不與法律相抵觸的其他方式處分該權利。其他知識權利是指不能歸類于個人非財產權和財產權的知識權利,如《哈薩克斯坦著作權和鄰接權法》第17條規定的與藝術作品相關的可接近權和追續權[4]。
(三) 知識產權的利用
未經權利持有人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使用相應的智力活動成果或個性化標識,但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除外。因此,其他人使用知識產權客體的情況可分為兩類:在權利持有人的同意下(由于其專有權的處分)或在未得到權利持有人的同意但法律有特殊規定的情況下使用(法律對專有權的限制情形)。
權利持有人有權將專有權全部或部分進行轉讓,或者許可使用知識產權客體。專有權的移轉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權利可以通過合同轉讓給他人,或者通過繼承,以及法人(權利持有人)改組。在任何情況下專有權的轉讓不應該限制作者身份權和其他個人非財產權的行使。專有權可以由一個或幾個人共同享有(如共同作者),共同所有人可以通過專有權處分協議來規范自己與第三方之間的關系。
許可協議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其他人提供專有權的協議。根據許可協議,對智力活動成果或個性化標識享有專有權的一方(許可方)授予另一方(被許可方)以某種方式臨時使用相應知識產權客體的權利。在訂立許可協議時,當事人必須確定權利轉讓的范圍,從而分為普通許可,排他許可和獨占許可。關于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的許可協議和再許可協議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并須經授權機構登記。
(四)知識產權的保護
哈薩克斯坦法律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的人應根據侵權行為的嚴重性和后果承擔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知識產權的保護由作者、其他權利持有人,以及他們的繼承人,集體性管理著作權和鄰接權財產權的組織和其他負有保護義務的主體進行。《哈薩克斯坦民法典》規定了以下專有權的保護方式:(1)沒收因使用侵犯專有權的物質客體,并沒收由于侵權創造的物質客體;(2)強制發布侵權情況,其中包括被侵犯的權利屬于誰的信息;(3)法律文件規定的其他方式。
對不同類型知識產權客體的保護方式主要規定在不同的知識產權單行法中。《哈薩克斯坦著作權和鄰接權法》規定著作權和鄰接權的司法保護方式包括:(1)承認權利;(2)恢復侵權之前存在的狀態;(3)停止侵權或制造侵權行為的威脅;(4)進行損害賠償,包括利潤損失;(5)追索侵犯者因侵犯著作權和(或)鄰接權而獲得的收益;(6)由法院酌情決定支付哈薩克斯坦立法規定的20至50000倍最低工資標準的賠償金,在侵犯計算機軟件或數據庫作者的情況下賠償500至50000倍最低工資標準的賠償金,來替代損害賠償或追索收益;(7)采取立法文件規定的與權利保護相關的其他措施。上述(4)、(5)、(6)項中規定的措施由權利人選擇一項適用。《哈薩克斯坦行政違法法典》和《哈薩克斯坦刑法典》則分別規定了侵犯知識產權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在世界范圍內知識財富早已超過物質財富在社會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知識產權作為保護創新的制度,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因素與環節,因此要重點關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實施與完善,通過對哈薩克斯坦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研究與理解,并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對我國知識產權立法能夠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 Digital. Report. [J].https://digital.report/zakonodatelstvo-kazahstana-v-sfere-intellektualnoy-sobstvennosti/.訪問日期2020年2月19日.
[2] 鄧社民.獨聯體國家民法典編纂運動中的知識產權立法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9,16(2):16-25.
[3][EB/OL].https://online.zakon.kz/Document/?doc_id=1006061.訪問日期2020年2月19日.
[4] 10.06.1996. №6[EB/OL].https://online.zakon.kz/Document/?doc_id=1005798.訪問日期2020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