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多次就依法防控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但是,在實際的疫情防控中,個別地方仍然存在不依法防疫或是過度防疫等突破法治底線的行為,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產生了極其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有必須要認真思考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堅持法治底線。
法治要求各級政府必須嚴格依法行政,注意自身權力的邊界。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各級政府是否依然能夠堅持依法行政、堅守權力邊界,是對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各類執法人員法治思維的一次大考。備受關注的云南大理應急征用重慶采購的口罩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大理市為了本地的疫情防控,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跨區域征用防疫物資,嚴重擾亂了疫情防控物資運輸秩序,破壞全國疫情防控一盤棋的大局。這種地方政府為一己之私利而枉顧全國之大局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我們的地方政府缺乏法治思維、忽視權力邊界。因此,在疫情防控中,我們各級政府必須明確自身的權力邊界,在制定各項政策文件和實施各類管理措施時堅持法治底線,這是疫情防控是否能夠堅持法治底線的基礎保障。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必然要采取特殊手段,方能戰勝來勢洶洶的疫情。但是,無論采取何種疫情防控措施,都必須合法有據、合理適當,避免出現簡單粗暴、矯枉過正、用力過猛的行為。
首先,疫情防控措施必須合法有據。各級政府采取征用、處罰、強制等措施時,都必須認真研究是否具有相應的法律依據,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但個別地方為了疫情防控,違法采取極端執法行為。孝感一家人在家打麻將被疫情防控人員打砸,甚至有民警為了處罰教育“頂風作案”者,將打牌者游街示眾。這種執法行為初衷是為了疫情防控,但卻是明顯違法,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人身自由權和人格尊嚴等權利,也明顯違背了法治精神。
其次,疫情防控措施必須合理、適當。疫情防控措施除了要堅持合法的底線,還必須做到合理、適當,明顯不合理、不適當的措施,本質上也是違反法治精神的。此次疫情防控初期,不少地方采取封路、封村、封小區甚至挖路的“硬核”措施,這些措施的出發點雖然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但是采取一刀切的防控措施是否必要和適當,值得商榷。

尹少成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
最后,嚴格和規范疫情防控相關執法行為。面對部分不良商家哄抬防疫物資價格的行為,有關部門提出要從嚴、從重、從快打擊,這本身是符合疫情防控需要的。但是,執法過程中也存在矯枉過正的情形,湖北洪湖對進價6毛賣1元的口罩經營者罰款4萬,引發執法過嚴、過重的爭議。應該說,越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越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如此才能真正樹立法律權威。
面對新冠疫情這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法、及時、準確的信息公開至關重要。白巖松說,“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就是最好的疫苗。”中央指導組副組長陳一新同志指出,“疫情數據不準確,誤導決策貽誤戰機,危害極大。疫情不明不準,要害死人。”應該說,此次疫情的大面積爆發,與信息公開不及時有密切關系。
首先,信息公開是疫情防控的基礎。政府需要根據準確的疫情信息進行科學決策,公眾也需要根據公開的疫情信息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反觀本次新冠疫情的發展軌跡,武漢在1月初未能及時公開疫情信息,導致醫生、公眾均未能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疫情迅速擴散。1月23日后,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武漢作出歷史性的“封城”決定,并及時、準確公布疫情信息,全國上下齊心,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這充分說明,信息公開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其次,信息公開是打擊謠言的最佳武器。每次重大公共事件,都會伴隨著漫天飛舞的謠言。謠言的大肆傳播,會引發民眾恐慌,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如何有效打擊謠言,是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必須直面的難題。事實上,謠言的產生往往與信息不對稱密切相關,如果政府能夠及時、準確地進行信息公開,公眾能夠及時從權威渠道獲取準確信息,那么,謠言本身存在的土壤就被大范圍鏟除了。因此,較之事后對造謠者進行懲處,事先的信息公開可以更好地打擊謠言,從而為疫情防控營造一個更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最后,信息公開是樹立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式。在現代社會,信息是公眾與政府之間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條件。政府不能依法、及時、準確公開信息,謠言就會滿天飛并被公眾信任和傳播,政府公信力也會隨之遭到破壞。反之,政府作為疫情信息的掌握者,如果能夠及時、準確公開信息,則能獲得公眾信任,相關防控措施就能得到公眾理解、支持與配合。本次疫情暴發初期,地方政府出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方面的考慮,未能及時、準確地公開疫情信息,導致疫情迅速擴大,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導致后續疫情防控在較長時間內處于被動。隨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及時、準確公開疫情信息,并撤換湖北及武漢的主要負責人,政府公信力得以重新樹立,疫情防控不斷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面對洶涌的疫情,我們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嚴肅問責疫情防控中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如此才能上下連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首先,依法及時處理疫情防控中干擾全國防疫大局的行為。由于此次新冠疫情波及全國所有省份,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地方必須服從中央的統一指揮,不能只顧地方疫情防控,不顧全國防疫大局。云南大理征用重慶口罩事件,就屬于典型的違法征用且干擾全國防疫大局的行為。試想,如果每個省市都只顧本地方防疫之需,違法征用防疫物資,那么,全國防疫一盤棋就將成為一句空話,防控效果必將大打折扣。該事件發生后,經云南省委批準,省紀委監委立案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對后續全國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其次,嚴肅處理疫情防控中的亂作為行為。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是奪取疫情防控戰勝利的保障。實踐中,部分地方政府領導及其工作人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缺失,工作落實不力甚至失職瀆職。近期發生的“黃某英”事件,就是典型案例,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日前,湖北省紀委監委及時立案調查,并作出了嚴肅處理。
最后,嚴肅處理疫情防控中的不作為行為。在疫情防控中,不作為跟亂作為一樣,都會貽誤戰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市紀委監委就曾通報多起黨員干部下沉社區不到位、社區封閉流于形式等案例,并進行了嚴肅問責。這種針對疫情防控中不擔當、不作為行為的嚴肅問責,對于各級各地領導干部認真貫徹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總之,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法律就是這場戰爭的軍紀,只有堅持法治底線,才能構建一支軍紀嚴明的戰斗隊伍,獲得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取得疫情防控戰的最后勝利。
(作者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