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昊
摘要: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使國際收支更加的均衡,使匯率更加的平穩,同時還可以還清對外債務的外匯累計,其主要體現在將外匯作為計價的一種資產,涵蓋了國外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我國外匯儲備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來,截至2014年底,我國外匯儲備由2121.65億美元,高速增長至38430.18億美元。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原因影響,我國外匯儲備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截至2018年底,我國外匯儲備由2014年一季度末最高點39932億美元,回落至30727.12億美元,目前已連續三年穩定至3萬億美元附近,雖然有所下降,但在全球范圍內,我國美元外匯儲備仍占全球第一。
關鍵詞:外匯;儲備;匯率
一、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2018)》顯示,我國外匯儲備在外匯儲備貨幣結構中,在1995元美元在外匯儲備貨幣結構中所占比例為79%,截止到2014年底,所占比例下降為58%,非美元貨幣在同一時期從原來的21%增加為42%,由此可以表明,我國的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經過調整逐漸改變為趨向分散化與多元化分布。自我國加入WTO以后,GDP高速增長,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8年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為30%左右,直到2019年底,外匯儲備余額比年租增多了352億美元。而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外匯儲備規模長期保持在1.7萬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之間,增速緩慢。同時做為全球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及消費國。根據相關統計可以得知,我國黃金儲備規模從2009年-2018年底,由原來的3389萬盎司增長為5956萬盎司,截至2019年10月,中國央行已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至6264萬盎司,最新顯示,我國黃金儲備規模位居全球第七。
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至2018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開始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持續穩定在3萬億美元附近。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美聯儲加息預期,美元指數觸底反彈,保持強近,使得非美貨幣相應承壓,儲備中的非美貨幣折算成美元數量減少,帶來外匯儲備估值下降,造成外匯儲備規模變動;其次外匯儲備中持有的各類債券市值的變動,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市場價格下降,引起我國外匯儲備量變化。
當然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與中國的高速發展的經濟速度有著緊密的關系,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早期以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帶動,伴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帶來源源不斷的外匯儲備,積累成目前巨大的外匯儲備,體量之大,前所未有。
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按照2018年我國14億人口計算,人均外匯儲備占有不足2200美元,據統計2018年日本外匯儲備約為1.21萬美元,按照2018年日本總人口1.26億計算人均外匯儲備占有約為1萬美元,人均占有量只有日本人均外匯儲備規模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見,雖然我國外匯儲備體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仍與發達國家人均占有量存在一定差距。
二、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發展影響因素
現如今,隨著國際環境的千變萬化,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過緩,存在的因素具有很多不穩定性,自3月份開始,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簽訂了相關合同,在合同中明確規定把進口鋼鐵與鋁產品進行全面征稅,其中進口鋼鐵的稅率為25%,鋁產品的稅率為10%,以及宣布計劃對中國6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關稅等,自此,中美貿易第一階段摩擦拉開帷幕,隨著中美雙方多輪談判,直至12月,雙方對于第一階段協議基本達成一致。
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深入,倒逼我國各項改革開放舉措將繼續深入推進,截至2019年我國經濟表現出很強的韌性,預計全年GDP仍維持在6%增速以上,經濟運行總體呈穩定的狀態,重新調整了經濟結構,主要經濟標準依然控制在合理范圍中,據統計,以人民幣計價,我國2019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萬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17.2萬億元,同比增長5.0%;進口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6%;貿易順差為2.9萬億元。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增速較上年有所放緩,但進出口總額仍創歷史新高,貿易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全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全年最低至6.66,最高至7.18,呈現出寬幅震蕩向上趨勢,逐漸提升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同時趨于穩定的狀態,匯率預期整體保持穩中求進的形勢。就目前來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相對平穩,外匯市場供求處于均衡的狀態。與此同時,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公開的銀行代客與銀行結售匯關于收付款的數據,縱觀全年,將美元作為計值,銀行累計結匯金額高達1.85萬億美元,售匯大約為1.91萬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金額大約為3.62萬億美元。
我國人民幣匯率截止到2019年底,一直趨于穩定的狀態,使外匯市場供求體現出均衡的情況,規范了結售匯與外匯市場主體的跨境投融資行為,外匯市場在開展過程中有章可循,外匯儲備也仍然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面對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基本穩定仍是我國近年來外匯儲備的主基調。
2020年開年,英國成為第一個脫離歐盟的歐洲國家,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等產生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出現小幅度增長,加之匯率折算、國家債券價格增加等多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但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正發生在我國新春佳節之際,正值春運人員流動性巨大的環境之下,疫情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是目前亟需解決得難題,假設疫情擴散的情況之下,是否爆發全球性的感染疫情,對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難免會產生沖擊,那么我國的外匯儲備保持穩定,是足夠應對這次疫情所產生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穩固人民幣匯率的作用。并且因為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在全球上排名第一,增強了我們應對這次疫情產生影響的信心,這次疫情肯定是短暫性的,不會為我國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經濟朝著高質量的上漲,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自身的增長速度,再加上我國外匯市場運轉制度體制有待完善,有助于使市場趨于穩定,與此同時,還為我國外匯儲備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我國外匯儲備發展的有利條件
其一,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但我國經濟基本面仍表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將為外匯儲備規?;痉€定提供有力支撐。2019年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而我國經濟則表現出很強的韌性,預計全年GDP仍維持在6%增速以上,經濟運轉整體保持穩定的形勢,經濟結構還需要不斷的進行完善,主要經濟標準依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足以應對外部不穩定因素的挑戰。
其二,自2015年811匯改后,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明顯增強,呈現出不再單邊升值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還需要改變的更加市場化,提升人民幣雙向浮動的適應性,同時市場對匯率發展形勢的判斷同樣發生率改變,對市場投機行為產生擠出效應,有助于外匯市場保持穩定,更有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其三,自1981年起,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外匯儲備管理制度到現在,我國外匯儲備于2006年以來穩居世界首位,我國外匯儲備在大規模資產經營和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實踐證明足以抵御外部風險沖擊、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多種政策創造性支持金融機構改革,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拓展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確保我國外匯儲備戰略安全。
其四,我國央行將外匯流動性和跨境資金流動納入宏觀審慎管理范疇,并繼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為了防止恐慌性的需求和市場失靈的局面出現,央行仍會配合逆周期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在外匯市場波動期間,經過采取加大市場溝通的力度、發行央票等相應手段,全面掌握市場預期的主導權,防止恐慌事件更加惡劣。另外在應對市場波動方面,我國還有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有助于外匯儲備規模穩定。
總結:
綜上所述,作者觀點認為,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推進改革開放和發展,應加速推進我國外匯市場的開放和發展,豐富我國的外匯調控政策工具,保持目前較為合理的外匯儲備水平,避免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或降低,國家外匯儲備遵照經營管理原則,如:保值增值、安全等,朝著“國家化、規范化”的經營管理方向進一步發展。確保我國外匯儲備具備抵御外部沖擊的宏觀調控能力,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以應對不時之需。
參考文獻:
[1]毛雨濛.淺談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的現狀及調控建議[J].財經界,2020(01):98-99.
[2]孫文艷,余凱月.我國外匯儲備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0):6-7.
[3]盛兆美.淺析我國外匯儲備的管理問題[J].農家參謀,2019(17):175.
[4]王冰琦.我國外匯儲備合理利用問題探討[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