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生
秦池沒有一個池塘,是靈寶朱陽鎮冠云山南麓的一個綠色小盆地。
關于秦池的來源,據說有不同說法,一曰秦嶺之余脈;一曰古代秦國之屬地;一曰相傳是距今8千年尊盧氏部落的活動中心,是中原地區唯一的湖泊天池,屬天池地貌。那時的秦池,湖水碧波蕩漾,水天一色。環湖四周,良田肥沃,嘉禾茂盛,耕農掩草而居,牛羊成群,雞犬相聞,五谷飄香,倉廩豐實。
當我站在秦池村與大村交界處的分水嶺上,極目遠眺,沉浸在慢時光里的秦池古村,靜靜地默立在秦池小盆地里。村莊四面青山疊翠,郁郁蔥蔥的田園恣意環繞。一條寧靜明晃晃的索峪河,悠然地從村中間流過,遠走他鄉,融入盧氏縣境內的洛河。
有人說,秦池村是一篇綺麗秀美的散文,可我覺得視野里的秦池村,是一幅古意悠遠的畫卷。大王廟、清涼寺、盧靈分界碑刻,歷經光陰的消磨,已變得斑駁老舊;那清代的石雕、磚雕、木刻,記錄著歷史的風雨;那千年的白皮松、清代的古核桃林、民國的古井,講述著流年歲月的更替。
一
“5G網絡連世界,造福人民真方便,天涯海角不遙遠,網上見面近眼前?!鼻俾曈茡P,鼓樂喧天,字正腔圓,掌聲陣陣。2020年中秋佳節,秦池村一年一度的集體餃子宴開始了。
靈寶市秦池村黨支部李榜群,帶著村委成員和幫扶單位的同志們,正在為村里106名老人過集體生日。他特意邀請秦池鑼鼓書傳承人王金亮,帶著他的鑼鼓書表演小團隊,為村里的餃子宴助興。李書記向我介紹說,秦池鑼鼓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一種擊鼓打鑼,并伴有弦樂和管樂的演奏形式,曾在鄉村文化貧乏時期,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備受群眾們歡迎。就在新時代的今天,秦池鑼鼓書在秦池村人的呵護下,已申報為省級非物質傳統文化遺產。這一藝術瑰寶將作為村里的文化產業,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久居小城的我,已很久沒有欣賞到如此散發著泥土味的鄉村民間傳統節目了。
除了秦池鑼鼓書之外,村里的銅鐃鑼鼓隊和幫扶單位市技校的老師們也來了,先后為老人們表演了一連串喜氣洋洋的文藝節目。在村文化大院里,大門兩旁懸掛著鮮紅的辣椒串子,金黃的玉米棒子,火紅的高粱穗子,展現著鄉親們豐收的喜悅。從大門口到舞臺前,朱紅色的小餐桌,一字排開,上面擺放水果、中秋月餅和蛋糕,村干部們分別為老人們分送蛋糕。一群大姑娘小媳婦們,嘰嘰喳喳地包著餃子。她們包進餡里的是愛心,端到桌子的是恭敬。就在“愛老孝親”餃子宴上,村里還對評選的年度“好媳婦”“好孝子”“好婆婆”們,披紅掛花,頒獎鼓勵。
此刻的李榜群,望著老人們邊吃著餃子和生日蛋糕,邊觀看著節目。他們沐浴在黨的陽光下,在村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那布滿滄桑皺紋的臉龐上,蕩漾著幸福感和自豪感。還有些老人,吃著飄逸香味的餃子,或者祝福健康長壽的月餅和蛋糕,感動得老淚縱橫。站在老人旁的李書記,心里明白,這些老人,大多數是留守老人,他們的兒女們,為了生活,為了脫貧致富,遠走他鄉去打工。此刻的李書記,內心充滿著滿足感和獲得感。
現年51歲村支書李榜群,中等個子,和人交談時,笑時眼睛總是瞇成一條縫。秦池村是紅色革命老區村,是紅二十五軍、紅七十四師,以及中原解放軍重要的革命活動地。李榜群連續3屆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他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下,先后修建了秦池新街、村文化廣場。他滿懷著一腔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四處奔走,極力對秦池鑼鼓書、銅鐃鑼鼓隊和高干獅子舞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介。他曾組織演出隊去到函谷關老子誕辰,去到寺河山蘋果花節參加演出。2020年開春,為了申報秦池鑼鼓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自籌資金,花費半個月的時間,親自開著自己那輛黑色小汽車,翻山越嶺,往返于靈寶市、秦池村之間。接送市里的指導老師和攝影師。當他每天一路風塵地回到家里,妻子總是耷拉著臉說:“咱家的車喝得是汽油,不是河里的水,看你每天‘燒包得找不到東南西北!”此刻滿臉倦容的李書記,只有對妻子傻傻地笑。
二
秦池村雖然是非貧困村,但2016年還有26戶貧困戶沒有脫貧。這成了李書記的一樁心事。他經常對村委成員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咱村是紅色革命老區村,咱村黨支部決不能讓一個貧困戶落下,否則,咱們就對不起為了秦池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為了使這貧困戶早日脫貧難題,村支書李榜群在全鎮率先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由村支部籌資牽頭注冊,先后成立了煙葉合作社、冠云山連翹合作社。2020年,他們成立了辣椒合作社,引領村民和貧困戶種植高山辣椒。由于秦池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種植的辣椒色澤鮮艷,肉厚質細,口感好。就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一天,我在秦池村口,相逢20多名村民在喜笑顏開地交售辣椒。一筐筐辣椒,紅的鮮艷,青的綠翠,格外招惹人喜愛。
在村口,我遇見一個叫王順的外地客商在收購新鮮辣椒。過磅、登記、結賬,裝箱,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王順對我說,秦池小盆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適宜高山辣椒生長,村民種植的高山辣椒深受南方市場的歡迎,比如湖南、廣東,還有香港、澳門等地。村民李隨午邊采摘地里的辣椒,邊樂呵呵地說:“他家今年種植的辣椒,每年種植兩茬,每畝一年凈收入竟達5000元呢!”
幸福是干出來的。秦池村黨支部領辦的辣椒專業合作社,今年與鄭州金順科農業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合同,依照“公司+合作社+農戶+銷售”的模式,打通了銷路,鄉親們積極加入,吸納社員86戶,栽植辣椒300余畝,畝產達4000斤左右,實現了畝均產值6000元。重壓在李書記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被掀掉了,鄉親們脫貧奔小康日子,正向著他們姍姍走來。
秋分過后,金色玉米棒子收獲之后,綠色青辣椒也采摘售完了,放眼望,滿地里盡是晚季節通紅通紅的辣椒了。紅艷艷的紅辣椒,像擎起無數把跳躍的小火炬,紅彤彤的燃燒到山邊。鄉親們從地里采摘回家后,曬在場院里,臺階上,瓦楞上,或者串成一串串,掛在屋檐下與倒掛在屋檐下金燦燦的一串串玉米穗串子,紅黃相間,競相映照。此刻,你若行走在秦池村大小十多個村落里,到處是鄉親們晾曬的紅辣椒。家家戶戶,庭落屋頂,近看紅彤彤如紅色的海,遠看如輕落的紅霞,就連大姑娘小媳婦雋秀的笑臉,也被辣椒染得緋紅緋紅的,美麗動人。我眺望著眼前如詩如畫的辣椒紅,構成秦池小山村一幅感人的豐收風景。
憨厚樸實勤勞的秦池村鄉親們,嘗到了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甜頭,李榜群和村民們合計著,來年擴大規模,種植面積增加到千余畝。合作社采取統一育苗、統一發放肥料、統一種植、統一銷售的模式,拉長了產業鏈條,將新建一座冷庫,方便鮮辣椒儲存。不僅充實里鄉親們的腰包,而且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小辣椒,大產業,面對秦池村辣椒產業如此的廣闊前景,李書記信心滿滿。就在2019年秦池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后,他們將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開始思索著秦池村未來奔小康的發展大計呢。
三
秦池地貌奇特,屬于靈寶典型的秦池隆起帶之一。面對這些奇山秀水,李榜群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就在今年中秋節,他把村里的長輩們和秦池村在外工作人員聚攏在一起,商量著村未來的發展規劃。大家伙暢所欲言,獻計獻策。于是,關于秦池村發展鄉村文化旅游一張宏偉藍圖,就在大家伙的眼眸子里展開了。
他們成立了創建文化產業園組織機構,編制規劃,分工明確,制定實施時間節點。將抓住國家打造傳統古村落發展機遇,整合秦池村文化旅游資源。計劃建造秦池村史館、農耕文化園、辣椒觀光產業園。挖掘秦池村紅軍、中原解放軍、陳謝兵團等一些革命歷史,建設紅色革命遺址和紅色場館。組建秦池鑼鼓書、高桿獅子舞和銅鐃鑼鼓隊表演團隊。到那時候,讓游客在秦池村接受紅色教育,參觀農耕文化,觀賞傳統文化節目;也可以讓游客登臨巍峨冠云山,飽覽高山草甸勝景;還可以到辣椒觀光田園里采摘新鮮的辣椒,樂享美味美食,總之,他們千方百計,讓游客們游得愉快,吃得盡興,住得舒適,愜意地享受到秦池田園文化的美妙樂趣,樂不思蜀。
李榜群邊仰望著巍巍的冠云山,邊對我說:“機遇屬于有準備的人,秦池村的明天杠杠的!”此時此刻的李書記,引領村支部一班人并肩作戰,帶領鄉親們在奔小康的征程上,一路風雨兼程。
秦池雖然沒有一個池塘,但他是新時代一幅絢麗的幸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