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腫瘤科 南陽473000)
原發性肝癌在全球范圍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根治性切除手術是治療原發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大部分患者明確診斷時疾病已進展至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機會[1]。經導管肝動 脈 化 療 栓 塞 術 (Transcantheter Arteria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療無法進行根治性手術治療的肝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TACE 化療藥物、栓塞劑引發的并發癥及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2]。有研究顯示,復方苦參注射液應用于TACE 術后患者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本研究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TACE 治療原發性肝癌,取得滿意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7 月~2018 年7 月我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64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1 例和聯合組33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3 例;年齡43~77 歲,平均(60.74±7.29)歲;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A 級14 例,B 級17 例;聯合組男20 例,女13 例;年齡45~78 歲,平均(61.38±6.85)歲;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A 級13 例,B 級2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原發性肝癌規范化診療指南2015 版》[4]的診斷標準;(2)門靜脈通暢;(3)不具備根治性手術指征;(4)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有心、腎功能不全者;(2)病情危重,生命體征不平穩者;(3)近期曾接受其他方案抗腫瘤治療者;(4)對研究用藥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Seldinger 法進行股動脈穿刺,將導管插入肝總動脈,經DSA 造影確認后行肝動脈灌注化療,灌注5-氟尿嘧啶(國藥準字H20051138)1.0 g、順鉑(國藥準字H37021357)60~90 mg、亞葉酸鈣(國藥準字H20044158)0.3 g,灌注完成后將導管超選至為瘤體供血的肝動脈分支,使用超液化碘油10~20 ml 和羥基喜樹堿(國藥準字H20064108)8~12 mg 進行肝動脈栓塞治療。TACE術后予以保肝及水化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于術前3 d 開始使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國藥準字Z14021231)12 ml 加入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脈滴注,1 次/d,持續治療14 d。兩組均接受2個療程以上的TACE 治療,治療間隔時間為1~2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根據WHO 腫瘤評價標準[5]評價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和進展,有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2)使用流式細胞儀(美國貝克曼FC500)檢測治療前后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輔助性T 細胞(CD4+)、細胞毒T 細胞(CD8+)以及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CTC 以每105 個單個核細胞細胞角蛋白8/18 陽性細胞數表示;(3)使用Karnofsky 功能狀態評分標準評價患者生活質量變化:治療后增加≥10 分為生活質量提高,減少≥10 分為下降,變化不足10 分為穩定。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所有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聯合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外周循環T 淋巴細胞亞群比例和CTC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外周血CD4+、CD8+比例和CT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CD4+、CD8+比例和CTC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CD4+、CD8+比例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高于對照組,CTC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外周血循環T 淋巴細胞亞群比例和CTC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外周血循環T 淋巴細胞亞群比例和CTC 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2.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Karnofsky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Karnofsky 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且聯合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生活質量穩定及提高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表4 兩組生活質量變化比較
有資料顯示,在確診為原發性肝癌的患者中,不足20%的患者有根治性手術切除的機會[6]。目前針對無法進行根治性手術治療的肝癌患者,TACE 是首選治療方法。TACE 通過向靶動脈內注入栓塞劑使靶動脈閉塞,截斷腫瘤組織血供,同時局部灌注高濃度化療藥物,從而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盡管局部灌注化療藥物與全身化療相比,減少了毒副作用,但TACE 術后仍可能引起肝功能損傷以及栓塞后綜合征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7]。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有效率、穩定及提高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復方苦參注射液提取自中藥苦參和土茯苓,提取精制而成,其功效包括清熱利濕、止痛、涼血解毒等?,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復方苦參注射液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感染、升白細胞等作用,同時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及耐藥性,還能減輕放、化療的不良反應[8]。腫瘤發生、發展進程中伴隨著機體的免疫功能失調,其中T 細胞在肝癌免疫監視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抗腫瘤免疫反應的重要效應細胞,CD4+、CD8+在免疫應答中居于核心地位。TACE 術后,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應激反應等可使機體免疫功能進一步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后CD4+、CD8+亞群比例均較治療前下降,而聯合組治療后CD4+、CD8+比例與治療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且高于對照組,提示TACE 術聯合復方苦參注射液能改善機體術后免疫功能,抑制其進一步下降。CTC 被認為在腫瘤轉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腫瘤遠處轉移的過程中產生[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TACE 術后CTC 水平均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對照組,提示通過TACE 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抑制腫瘤轉移,減少腫瘤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同時聯合使用復方苦參注射液,使機體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增強了對CTC 的殺滅作用。此外,對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發現,聯合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0]。綜上所述,原發性肝癌患者行TACE 聯合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CTC,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