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
(湖北省洪湖市血吸蟲病專科醫院 洪湖433200)
慢性腹瀉是臨床常見癥狀,是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為2~4 周的復發性腹瀉。慢性腹瀉病因復雜,普遍認為與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膽胰腺疾病、胃腸道疾病等有關,臨床表現為便稀、黏液、膿血等,影響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1]。復合乳酸菌是慢性腹瀉患者常用的菌群調節藥物,能改善腸道菌群。自擬疏肝健脾方具有疏肝健脾、清熱解毒作用[2~3]。本研究采用自擬疏肝健脾方聯合復合乳酸菌治療慢性腹瀉,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5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腹瀉患者92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3 例;年齡36~82 歲,平均(52.98±6.73)歲;病程2~6 月,平均(3.56±0.61)月;輕度21 例,中度20例,重度5 例。觀察組男24 例,女22 例;年齡35~84歲,平均(53.44±6.79)歲;病程2~7 個月,平均(3.62±0.64)個月;輕度19 例,中度21 例,重度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慢性腹瀉診斷標準;(2)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如水樣;(3)無自擬疏肝健脾方聯合復合乳酸菌治療禁忌證;(4)意識清楚,能與醫生進行溝通、交流。排除標準:(1)合并非單純性慢性腸炎引起的腹瀉、惡性腫瘤或入院資料不全者;(2)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原發病、服用其他藥物者;(3)難以規律飲食、用藥,治療依從性差者;(4)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復合乳酸菌治療。復合乳酸菌膠囊(國藥準字H19980184)口服,2 粒/次,1次/d,連續治療15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自擬疏肝健脾方治療。方藥組成:柴胡10 g、白芍10 g、山藥10 g、炒白術5 g、黨參10 g、陳皮10 g、枳殼10 g、薏苡仁10 g、茯苓10 g、百合10 g、甘草5 g。1劑/d,水煎取汁,250 ml/次,早晚各1 次,連續服用15 d。兩組治療后均進行6 個月隨訪。
1.4 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積分。分別對兩組治療前、治療15 d 后大便泄瀉、腹痛、食后腹脹、噯氣進行評分,0~3 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2)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記錄兩組治療期間肝腎功能、電解質、心電圖異常發生率;記錄兩組治療后1 個月、6個月復發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治療15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比較 兩組治療期間肝腎功能、電解質、心電圖異常發生率及治療后1 個月復發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6 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比較[例(%)]
慢性腹瀉屬于現代醫學病名,結合其臨床表現可將其歸為中醫“泄瀉”范疇,病位在腸,脾為病根本,亦與肝、腎臟器有關,由于外邪侵襲、情志不和、飲食不節等引起[4~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15 d 后中醫證候積分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自擬疏肝健脾方聯合復合乳酸菌能改善慢性腹瀉患者臨床癥狀,利于患者恢復。
復合乳酸菌是慢性腹瀉常用治療藥物,主要從乳酸桿菌、嗜乳酸桿菌中提取,與四環素類、大環內脂類等多種抗生素合用,并不影響療效,可起到調節腸道菌群作用[6]。國內學者研究表明[7],復合乳酸菌能抑制機體內的致病菌群的繁殖,改變菌群的生長環境,促進正常菌群的生長。同時,復合乳酸菌亦可調節機體免疫,改善腸道堿性環境,促進消化酶的分泌,維持腸道正常的功能。自擬疏肝健脾方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退熱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斂陰、平抑肝陽功效;山藥具有補中益氣、溫補脾胃、增強免疫功效;炒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緩和躁性、調整腸胃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功效;陳皮能發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功效;枳殼具有破氣、行痰、消積功效;薏苡仁能發揮健脾滲濕功效;茯苓具有寧心安神功效;百合能發揮養陰清熱功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奏發揮健脾利濕、調節免疫、改善胃腸功能作用[8]。自擬疏肝健脾方聯合復合乳酸菌用于慢性腹瀉患者中能發揮協同作用優勢,且安全性較高,復發率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期間肝腎功能、電解質、心電圖異常發生率及治療后1 個月復發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6 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自擬疏肝健脾方聯合復合乳酸菌治療慢性腹瀉,并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同時利于降低復發率。綜上所述,自擬疏肝健脾方聯合復合乳酸菌能改善慢性腹瀉患者臨床癥狀,藥物安全性較高,復發率低,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