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偉
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個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如何提高經濟效益?所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
2019年是管委會首次對江蘇煒賦集團進行總部績效考核的開局之年,春節后管委會對集團下達了目標任務:分別是市場化營業收入(市化收入)5 億元,市場化市化利潤5000 萬元的指標任務。
那么,首先根據總目標,分解細化,然后形成各企業今年的市化收入與市化利潤目標。

2019年江蘇煒賦集團公司主要財務指標數據(預計數)組成明細表(單位:萬元)
為了確保“55”目標及各項細化計劃指標能夠全面完成,提質增效,降本減費,便擺在了我們面前,要實現降本減費我們想到的是先從預算開始,今年集團財務部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開始推行財務預算管理。我們先從基礎工作做起,下一步將從建立健全預算管理機制與制度著手,逐步開展并完善財務預算管理,以期配合企業發展的需求。
今年年初,經過多輪總經理辦公會討論,制定目標成本費用,從控制成本上著手,挖掘潛能,形成的各家公司2019年的目標成本:

2019年江蘇煒賦集團公司成本費用(計劃)明細表(單位:萬元)
在不超過預計的成本費用基礎上,確保目標利潤的實現。
同時根據總經理室的要求,我們還將組織落實各公司細化各項成本(預算)費用,明確標準,超過10 萬元以上的費用需單列說明,抓好成本目標的落實。
此外,區保障房的掃尾項目:朝陽花園和海棠花園將分別以5200 元/平方米和4100 元/平方米, 以代建回購的形式與管委會結賬,節約下來的真金白銀都是自已的。因此,更有必要加強預算管理。
目前是我們財務預算管理的起步階段,這還只是一個粗線條的預算。(今后,在機制健全與制度完善的基礎上,以經營目標為主線,將進一步完善成本預算管理)
財務成本預算、業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等等共同構成企業的全面預算。因此,為實現“專業化管理推進年”的要求,預算管理工作要得到穩步推進,先從財務成本預算著手,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和建議:
首先,樹立全員、全面、全過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要了解每一分錢是花到了什么地方,不能只依靠財務人員去管理成本,成本是在過程中發生的,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以房地產企業為例,從前期、到開發、再到銷售和服務等過程的運作都會發生成本。
由于財務人員管理的涉及面小,只能對一部分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不能深入到所有過程和整個系統中,導致出現管理盲區,如:開發費用是由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是由開發人員控制的等等,這些過程是財務人員無法控制的,財務人員核算的數據往往是和當時開發作業聯系不起來的,所以單純地依靠財務人員去管理成本是有局限性的,是管不住的,管理的結果大打折扣,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所以系統性的問題還要系統地去解決,各類人員都應具有成本管理的職責和意識,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上下結合、全員參與的管理,只有全員、全面和全過程地去管理和控制才能最終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費的目的,提高執行力,在為經濟效益指標提供參照的同時,也為領導做好參謀,根椐預算的實際執行結果去不斷修正、優化各種經濟手段,確保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更加符合實際,真正發揮預算管理的事中控制和糾偏作用,起到預算管理的效果。
除了加強財務成本預算與核算,開源節流,此外,提高集團的品牌效益,打通低融資成本的融資渠道,亦是降本增效的一個路徑。
隨著集團市場化不斷深入,信用評級將有利于企業低成本地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自己的資信級別,降低籌資成本,最大限度地享受相應的權益,籌集資金,促進公司業務發展。
近期關于集團信用評級,我們做了一些相關的前期準備工作,聯系獨立的,有市場認可度的評級機構進行了初步溝通、評級機構也進行了內部預評。
1.2018年下半年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金融去杠桿等負面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在此背景下,逆周期調控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取向。2018年7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利用降準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等;引導金融機構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標志著國內政策的重心從“去杠桿”到“疏通信用傳導機制”,我國債券市場利率也隨著各項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出臺而持續走低。
2. 繼5 月8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后,5 月28 日,《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意見》指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支持在有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開展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試點。
回顧近年來房企資本市場融資,經歷了寬松—收緊—適度從緊—收緊四階段:一是2015年至2016年9 月,證監會公司債開閘,房企公司債發行迅速擴張。二是2016年10 月至2018年6 月,房地產公司債分類監管,房企債券融資全面收緊。三是2018年6 月以來,房地產公司債務應對到期壓力,審核有所放松,凈融資維持低位。四是2019年5 月末以來,隨著國內部分城市掀起一輪土拍熱潮、房價持續走高,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監管政策正在收緊,交易所審批的公司債和ABS,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審批的直接融資等均對房企融資從嚴審核。
鑒于目前整體債券市場利率不斷走低,市場出現部分直融利率與間接融資利率倒掛的現象,疊加近期國家鼓勵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運營主體申請IPO。煒賦集團擬積極搶抓國家政策紅利,啟動集團財務籌劃整合、獲取公開市場評級以發展多元化融資,大力提升煒賦品牌形象。
煒賦集團目前未由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初步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末總資產為172.74 億元,凈資產為31.08 億元,凈利潤為1.05 億元。
經煒賦集團近期與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初步溝通,集團初步滿足公開市場評級AA 的要求,若未來獲取正式AA 評級將是集團擁有較強履約能力、投標信譽、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的有力體現,將有利于在市場活動中不斷塑造集團信用形象。
經煒賦集團近期與東吳證券固定收益總部初步溝通交流,結合未來打通直融渠道并積極申請IPO 的目標,討論總結出以下財務籌劃建議:
1.爭取部分政府代建項目。煒賦集團歷史上主要承擔南通經濟開發區內保障房建設和銷售任務,隨著開發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未來短時間內保障房業務將逐步減少,商業地產業務將成為集團的短期主業,城建類屬性將極大削弱,對評級和直融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建議管委會適當給予少量基建代建項目以滿足未來IPO 中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的基本條件。
2.爭取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煒賦集團作為開發區的投融資平臺,管委會及區財政在財政補貼、行政審批等各項發債的先決條件上占有獨特優勢,建議通過財政對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補貼以適當調節凈利潤水平,滿足債券融資及擬IPO 的基本財務要求。
3.搭建供應鏈貿易平臺。通過資源整合,打造以貿易流量為主的產業鏈,做大貿易收入,提升集團整體實力和評級,為公司融資、發債提供有力條件。
首先,面對融資環境多變,各類監管趨緊的形勢,積極落實措施,確保資金鏈安全。創新方法,通過財務籌劃整合、公開市場評級爭取至AA 級別,打通公司債、超短融、中票、定向債務融資工具、保險資金等多元化融資渠道,力爭在2021年前完成直接融資條線全覆蓋。
其次,繼續優化融資結構,逐步增加三年以上融資產品的規模,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做細資金計劃,提高資金統籌能力,加快現金回流速度,對賬面資金進行理財等方式提高收益。
財務部將以成本預算著眼,從評級拓融著手,牢記全公司工作一盤棋,以本部門的年度重點工作目標為中心,通過群策群力,擰成一股繩,克服工作中的壓力與困難,通過提質增效,共創集團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