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琦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的臨近,冰雪運動在中國正蓬勃發展,更是內蒙古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冰雪運動的一次重要契機。下面就內蒙古近兩年來開展校園冰雪運動工作情況和大家作一簡要分享與交流。
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落實各項工作部署
2018年自治區教育廳與自治區體育局聯合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體育局關于認真組織實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的通知》(內教體字〔2018〕30號),對全區中小學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和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進行了部署。
2019年,自治區教育廳、體育局、發展和改革委、財政廳聯合轉發了《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意見》(教體藝〔2019〕3號),就自治區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提出具體實施要求,進一步加快了自治區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
自治區教育廳認真組織開展全區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及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遴選工作,全區共有121所中小學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37所中小學被認定為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為加強對校園冰雪運動的支持,自治區在財政壓力較大的情況下,2019年給予各盟市和冰雪運動特色地區、特色學校專項經費支持260余萬元,2020年將突破300萬元,持續推動校園冰雪運動的發展。
二、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推廣校園冰雪運動
內蒙古地域遼闊,東部地區冬季氣候寒冷、冰雪資源豐富,中西部地區冬季氣溫較高、冰雪資源匱乏,東、中、西冰雪資源差異較大。
(一)中、西部地區創條件,挖掘潛力
2018年3月,自治區教育廳與自治區體育局在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學舉行“內蒙古冬季奧林匹克教育日暨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北垣小學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設了一塊“四季冰場”,全校所有學生每周都能上一節“冰課”,能夠開展旱地冰球、旱地冰壺等多項冰雪課程,解決了場地受限、建設維護費用高等問題。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作為北京冬奧會的備用雪場地區,建設了國際標準滑雪場,2019年集寧區、涼城縣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當地中小學開設滑雪課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學校體育課程內容得到豐富。
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十多所高校因地制宜,堅持每年12月初澆筑冬季冰場,為學生開設滑冰課程,并將冰上服務輻射冰雪俱樂部及周邊社區群眾,在寒冷冬季體驗運動熱情,為實現《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中60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添磚加瓦。
(二)東部地區抓住機遇,不斷創新
內蒙古東部地區地處高寒地帶,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地域特點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發展冰雪運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搭乘“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賽事東風,不斷創新冬季冰雪運動項目,使冰雪運動在內蒙古蓬勃發展。
呼倫貝爾市是內蒙古自治區校園冰雪運動開展最早、持續性最好的地區。依據冬季寒冷漫長這一地域特點,結合學生年齡、生理等特點,將傳統的、民族的、生活中的冰雪活動、游戲項目引入課堂,以課題為依托,以冬季體育教學、冰雪運動為切入點,自主研發編寫了《體育、游戲、健康》地方校本教材,并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體育通用教材。將民間的抽冰尜、打出溜滑、單(雙)軌自助力爬犁、雪地拉爬犁等活動項目納入冬季課程。同時將由夏季足球派生出的雪地足球、具有民族特點的夏季草地曲棍球派生出的雪地曲棍球也擴充到課程中。大多數學校冬季澆筑了冰場,開展速度滑冰和其他冰上運動。目前,呼倫貝爾市有中小學校317所,在校學生20余萬人,各種冰雪活動已經作為學生在體育教學與課余時間的常態化活動,使冬季單一枯燥的教學與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彰顯著冬季冰雪運動的魅力。
由海拉爾區教育和科技局舉辦的“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吉祥物傳遞活動,從2019年11月20日開始,歷時25天,將“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主題宣傳、冬奧會發展歷程及我國冰雪文化、冬季運動會發展歷程、冬季運動會比賽項目等知識傳遞至全區所有中小學校,助力“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活動中,學生們近距離接觸火炬、會徽、獎牌和吉祥物,并進一步普及冰雪運動知識,擴大冬季體育運動影響。海拉爾區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寒假期間,為每所學校安排1次滑雪課程,激發師生的冰雪熱情,營造出喜迎“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北京冬奧會”的濃厚氛圍。
三、搭建賽事載體,豐富活動內容,推動冰雪運動發展
2018年12月舉辦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中學生冬季運動會暨2018年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系列活動。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中學生冬季運動會暨2019年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推廣活動和“筑夢冰雪·相約冬奧”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競賽暨冰雪嘉年華同時段進行,也是作為“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的預熱比賽,且正在呼倫貝爾市如火如荼地開展。2屆冬季運動會和系列活動都與呼倫貝爾市持續開展的中小學生冰雪運動會、海拉爾區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至今已堅持開展19屆)合并舉行。全區運動會依據中小學生特點,設立速度滑冰、五人制雪地足球、打出溜滑等30余個比賽小項,每屆都有全區12個盟市代表隊的近300名運動員參賽。呼倫貝爾市和海拉爾區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根據本地區校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設立速度滑冰、雪地曲棍球、雪地足球、爬犁50米雙人速降、四人拉爬犁50米往返跑、自助力30米單軌爬犁、自助力50米雙軌爬犁、助跑俯臥式打爬犁、平地滑出溜等90余小項比賽內容,參加人數每屆能達到千余人。冬季運動會和系列活動規模大、內容豐富、影響深遠,極大地推動了內蒙古自治區校園冰雪運動的發展。
作為“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組委會成員單位,面向內蒙古地區高校招募的大學生志愿者達2500人,部分中小學和高校的師生還承擔著開、閉幕式表演工作。通過參與此項工作,為學生們親身參與冬季運動項目、服務冬季運動、宣傳冬季運動,開通了渠道,搭建了平臺。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積極組織參加本次“筑夢冰雪·相約冬奧”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競賽暨冰雪嘉年華的活動,雖然與自治區中學生冬季運動會舉辦時間沖突,我們仍然派出精兵強將,報名56人參加中小學組項目、13人參加大學組項目的競賽。
四、重視師資培養,提升競技成績,夯實專業人才根基
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學生體育協會、內蒙古滑雪協會、內蒙古滑冰協會共同組織舉辦“迎十四冬·全區學生冬季運動會項目設置研討會暨青少年冰雪技能培訓夏令營”,為推動全區中小學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和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奠定了基礎。
隨著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普及和大力推進,提升自治區中小學體育師資冰雪運動技能和教學水平勢在必行。近兩年,自治區中學生冬季運動會和系列活動組織全區12個盟市教育(教體)局分管領導、體衛藝科科長、冰雪運動業務骨干教師和部分中小學校長觀摩學習交流,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專題研討,觀摩“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場館設施、海拉爾區校園冰雪運動開展情況以及呼倫貝爾學院冬季運動項目教學實踐。對全國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骨干教師進行全覆蓋式冰雪項目技能培訓,推動冰雪項目校園輔導員隊伍建設。呼倫貝爾學院靈敏教授、海拉爾區體育教研員張尚志被認定為全國校園冰雪運動專家委員會專家成員。
內蒙古自治區以呼倫貝爾學院為依托,設置冰雪運動專業,面向全校開設公共滑冰、滑雪課程,加快冰雪運動專業人才培養,快速培養一批冰雪運動骨干師資。近5年呼倫貝爾地區向國家、自治區和其他省市隊輸送運動員200多名,共有4人代表國家參加冬奧會,在全國冬季項目比賽中累計獲得金牌90余枚。
內蒙古自治區的校園冰雪工作有著快速的發展勢頭,但仍有一些明顯的短板,主要體現在冰雪運動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校園場地設施匱乏、師資人才緊缺、財政資金保障不夠充足、安全風險高、開展教學活動壓力大等。內蒙古自治區將認真向兄弟省份學習,結合自治區實際,采取有效舉措,帶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冬季體育項目,在體育活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進一步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深入開展,助力“北京冬奧會”,助力“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
(注:本文題目為編者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