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袁彩勇 李剛


摘要 為了評價新引進品種的特征特性,考察各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在江蘇省淮安市開展粳稻新品種(系)引種試驗,對引進的7個水稻品種進行了產量、農藝性狀、生育期等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國瑞粳糯2號、揚農粳418、揚粳5118、南粳5758、光偉11號5個品種產量超過對照,其中國瑞粳糯2號產量最高,為9 809.25kg/hm2;揚粳5118、揚農粳418產量較高,綜合表現優。
關鍵詞 水稻;引種試驗;產量;生育期;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1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03-0039-02
Abstract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of 7 new Japonica rice varieties(series)were carried out in Huaian in Jangsu Province. The rice varieties(series)were compared from the aspects of yield,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growth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s of Guoruijingnuo 2,Yangnongjing 418 ,Yangjing 5118, Nanjing 5758, Guangwei 11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y, and the yield of Guoruijingnuo 2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9 809.25 kg/hm2.The yields of Yangjing 5118 and Yangnongjing 418 were higher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traits were relatively good.
Key words Rice;Introduction experiment;Yield;Growth period;Agronomic characters
水稻是江蘇省主要糧食作物,淮安市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約28萬hm2,是江蘇省水稻主產市,在全省糧食生產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淮安市水稻種植結構上以粳稻為主,占水稻播種面積的70%[1]。隨著經濟發展,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相對減少,因而提高水稻單產和增加種植效益成為解決糧食安全和促進水稻生產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其中優良品種的選用是豐產增收的關鍵[2-4]。引進、選育新的高產、優質、高抗粳稻品種,對促進淮安地區水稻生產,提高生產效益,豐富粳稻品種資源,培育高產優質水稻品種有重要意義[5]。為了評價新引進品種的特征特性,考察各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筆者于2018年對引進的7個粳稻新品種(系)進行引種初試,對其主要農藝性狀和產量性狀進行綜合鑒定和評價,為生產上引種和選用提供參考[6]。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共8個,分別為揚農粳418、陽光958、光偉11號、綠秀19號、國瑞粳糯2號、南粳5758、揚粳5118,徐稻3號為對照品種。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8年在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其中以徐稻3號為對照(CK),2次重復,采用隨機排列,小區面積46 m2,株行距24.75 cm×13.20 cm,土壤肥力中等,四周設對應小區品種,4行保護行,小區間距40 cm。
1.3 試驗方法
5月22日播種,6月23日移栽,每穴插3~4苗。試驗田間管理同常規生產,基肥施復合肥600 kg/hm2,尿素225 kg/hm2,栽后10 d施返青肥尿素225 kg/hm2,穗肥施尿素112.5 kg/hm2;毒死蜱+阿維菌素等防治水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蟲害。分次適度擱田。抽穗期保持水層,齊穗后濕潤灌溉,干干濕濕,成熟前7 d斷水,保證產量和品質。
1.4 調查記載項目
田間調查記載各品種生育期、分蘗性、株高、穗數等農藝性狀及抗倒性和稻瘟病等主要病害自然發病情況,并在收獲時分區計實收產量。每小區隨機取樣對籽粒性狀及千粒重等進行室內考種[7-8]。
2 結果與分析
2.1 參試品種生育期及田間抗性比較
參試品種統一于5月22日播種,全生育期141~150 d,揚農粳418、綠秀19號、南粳5758、揚粳5118與對照徐稻3號(CK)熟期相當;光偉11號、陽光958熟期較早,較對照徐稻3號(CK)早熟4~5 d。國瑞粳糯2號熟期較對照遲4 d左右,2018年度參試各品種田間表現為稻瘟病和白葉枯病均未見發生,紋枯病輕度發生(表1)。
2.2 參試品種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由試驗可知,8個示范品種(系)田間基本苗117.0萬~132.0萬苗/hm2,高峰苗為477.1萬~545.4萬苗/hm2,成穗率為60.5%~67.6%,有效穗數為303.9萬~346.5萬穗/hm2(表2)。其中,光偉11號株高110.2 cm最高,國瑞粳糯2號株高106.2 cm左右,陽光958株高最矮為81.6 cm,其他品種株高92~101 cm,較適中;光偉11號、國瑞粳糯2號、南粳5758的分蘗能力較強,陽光958、南粳5758分蘗成穗率較高。
2.3 參試品種產量構成因素比較
參試品種有效穗303.9萬~346.5萬穗/hm2,其中陽光958、南粳5758的穗數最高,分別為334.9萬和346.5萬穗/hm2。揚農粳418、光偉11號、綠秀19號、國瑞粳糯2號共4個品種穗數在324.15萬~331.50萬穗/hm2,揚粳5118穗數較少,為303.90萬穗/hm2(表3)。
每穗粒數116.9~138.7粒,其中國瑞粳糯2號、揚粳5118粒數最多分別為138.7和136.5粒,陽光958最少為116.9粒,對照徐稻3號粒數為121.4粒。
結實率85.0%~92.0%,其中揚農粳418、陽光958、揚粳5118、徐稻3號4個品種結實率為90.0%~92.0%,結實率較高。光偉11號、綠秀19號、國瑞粳糯2號、南粳5758共4個品種結實率85.0%~88.5%。
千粒重25.0~27.0 g,其中揚粳5118千粒重最高,為27.0 g;其次是光偉11號,千粒重為26.3 g。南粳5758、國瑞粳糯2號、陽光958、綠秀19號共4個品種千粒重為25.2~25.7 g,揚農粳418千粒重最低。
2.4 參試品種產量比較
由表4可知,國瑞粳糯2號產量最高,折合產量9 809.25 kg/hm2,較對照品種徐稻3號(CK)增產7.81%,居供試品種首位。揚粳5118、揚農粳418、光偉11號、南粳5758產量分別較對照徐稻3號(CK)增產422%、1.90%、0.58%、0.33%,分別居第2、3、4、5位;綠秀19號、陽光958產量低于對照。
3 結論與討論
試種結果表明,各品種(系)的產量水平都較高,在參試的7個品種中,國瑞粳糯2號、揚粳5118、揚農粳418的產量與對照相比表現較突出。各參試品種生育期均較對照相近或較對照早熟,能適宜淮安地區生產實際需要。從田間表現看,各參試品種整齊度好,株型較緊湊,抗逆性表現都較好,抗稻瘟病,抗倒伏,紋枯病輕度發生。其中國瑞粳糯2號產量高、抗性好、株高偏高、熟期相對偏遲,生產應用上可適當早播。揚粳5118產量較高、株型較緊湊、粒重高。揚農粳418產量較高、株高適中、穗粒結構較為協調。上述結論僅為1年的試驗結果,稻瘟病抗性是調查田間自然發病情況,因此各品種的抗逆性和稻米品質的優良與否以及相對應配套栽培技術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探討[9-10]。
參考文獻
[1] 丁國霞,何善成,陳川,等.淮安市機插水稻生產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23):60-63.
[2] 凌啟鴻,張洪程,丁艷鋒,等.水稻豐產高效技術及理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3] 張小明.水稻引種試驗[J].農村科技,2008(2):5-6.
[4] 朱德峰,張玉屏,陳惠哲,等.中國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實踐[J].中國農業科學,2015,48(17):3404-3414.
[5] 許東旭,黃長志,周秋峰.優質小麥新品種引種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1):40-41.
[6] 楊年寶,唐防健,劉國林,等.興化市優質水稻新品種(系)引種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8(24):24-26.
[7] 張羽,徐全,袁衛鋒,等.優質常規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報告[J].基層農技推廣,2018(6):10-12.
[8] 蓋鈞鎰.試驗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9] 楊超華,楊勇,秦青龍,等.中秈水稻品種引種鑒定與評價[J].現代農業科技,2016(2):55-56.
[10] 謝戎,何光華,楊正林,等.水稻引種觀察[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9,21(5):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