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民
摘要:在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雙發展模式下,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從當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現狀來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低下,影響到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創新發展模式。對此,本文著重分析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內涵,論述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影響因素,提出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控制節點,旨在促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內涵;影響因素;控制節點
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是我國政府績效管理中重要內容,在我國財政改革體制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政府績效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我國財政體制改革中,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創新與發展的重要內容,對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改進預算支出管理、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本文研究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內涵、影響因素、控制節點十分重要,不僅是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與創新的需要,更是增強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效度的需要。
一、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內涵
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是指圍繞政府部門開展的財政管理模式,立足于政府預算、財政部門,使其管理模式能夠優化財政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滿足部門預算支出管理模式,達到滿足公共產品服務模式。換言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是指政府預算支出管理模式能夠滿足社會公共性服務要求。這樣針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形成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以此體系推動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模式的革新。政府總體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效度。
二、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影響因素
(一)績效文化與理念因素
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績效文化與理念的構建是其前提,更是影響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從當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來看,其管理理念、績效文化存在落后趨勢,不能夠適應改革的步伐。如果強制性進行改革,其改革效度也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見,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提升中,需要對績效文化與理念進行變革,做好改革前期準備工作,進而推進政府職能部門工作的革新發展趨勢。
(二)績效管理機制因素
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完善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機制與體系是推動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提升的保障。從當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來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模式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撐,使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發展模式整體處于滯后模式。與此同時,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政府各個部門協作效度低,發展進步不一,缺乏工作的規范性,制約了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提升。究其原因,是政府部門沒有相應的預算績效管理體制,以往的預算績效管理體制不適應改革之后的發展模式,導致政府財務部門工作效率低下。
(三)預算績效管理目標因素
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預算績效管理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第一環節,起到引領與指引模式,成為預算績效管理質量評估的“標桿”。在此其中,政府對預算績效管理目標的深入調研、預算績效管理目標的科學化水平、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目標的挑戰性、系統性,不僅是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直接影響到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主要介質。由此可見,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應促進預算績效管理目標的明確,以目標為導向,促進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進而增強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效度。
(四)績效評價數據因素
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績效評價數據對政府整體工作的發展具有指引效度,基礎數據來源的精準性、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政府整體決策成效。與此同時,在基礎數據統計中,其數據整合、采集、分析、提取等環境,是否正確,以及采取的方式是否具有完整性、合理性、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因此,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需要不斷的提升數據整合、采集、分析、提取能力,以精細化的管理模式為保障,規范員工工作形式,準確數據信息的準確度,進而提升數據信息的運用效度。
三、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控制節點
(一)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構建原則
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只有構建系統性、科學化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才能確保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以此增強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構建中,應遵從一定的原則,增強體系構建的有效性,進而推進政府財務職能部門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是系統性原則。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的構建,強調體系構建的系統性,立足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模式,整合工作開展過程中各個子系統,將各個子系統進行整合,實現部門與部門之間信息相同,增強部門之間工作的協調性。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涉及到預算執行監控、預算編制目標、評價結構有反饋、預算完成評價、反饋結果的應用等過程,在體系構建中,整合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過程,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
二是科學性原則。科學性是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立身之本,是確保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提升的有力支撐。因此,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構建中,應增強工作的精準性,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進而實現工作開展的有效性。例如:科學的安排工作模式,以此增強數據信息采集、整合的精準性。
三是重要性原則。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構建中,根據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模式,立足于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找尋工作開展中的關鍵點,把握過程的關鍵性與預算結果的關鍵性,以此為節點,推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的提升,增強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體系的可操作性。
(二)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控制節點體系
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控制節點體系構建中,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專項資金支出的項目績效評價模式。在政府職能工作開展中,重視資金鏈的流通模式,做到專項資金專項用模式,增強資金合理運用效度,以此提升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二是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財政基本支出與綜合財政支出的管理績效評價模式。在工作開展中,資金支出點,應加強相關制度的構建與細化,將財政基本資金支出與政府綜合資金支出進行區分,增強各項工作開展的合理性。
(三)實現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模式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各行各業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度。從社會發展體制來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向信息化方向發展是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提升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新契機。因此,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中,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借助其優勢,推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以此提升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首先,構建互聯網工作平臺,立足于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優勢,開展互聯網平臺中開展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模式,推進政府部門與部門之間網絡連接暢通,促進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工作人員業務能力,進而推進工作人員更好的開展工作。其次,借助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構建信息數據庫,增強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信息數據的精準度、正確度。借助先進技術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提取、整合等模式,精準數據信息,以此使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為政府宏觀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數據,進而增強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是政府績效管理中的組成部分,在我國財政改革體制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政府績效管理質量效度。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社會體制的變革影響到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模式的革新。因此,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質量中,需要政府部門開拓創新,促進自身管理模式、制度體制的改變,以此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趙早早.美國地方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實踐及其對我國改革的啟示——以美國波特蘭市為例[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 (04):88-97+124.
[2]胡曉東,尹艷紅,陳玨如.中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研究述評——基于2003—2017年文獻[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8 (03):47-55+127.
[3]馬蔡琛,苗珊.中國政府預算改革四十年回顧與前瞻——從“國家預算”到“預算國家”的探索[J].經濟縱橫,2018 (06):3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