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梁北煤礦所采二1煤層可能出現的幾種突出預兆的特點,以及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突出預兆特點;經驗;應對措施
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都遵循一定的規律,煤與瓦斯突出現象也不例外。在突出發生之前一般都會有一定的預兆,掌握了這些規律,對我們避免和戰勝突出的災害很有幫助。眾所周知的煤與瓦斯突出預兆主要分為有聲預兆和無聲預兆兩種,大部分人對這兩種預兆的具體內容通過學習也略知一二,對此,本文根據多年在有突出危險的二1煤層工作的實踐,對梁北煤礦所采二1煤層具有代表性的幾種突出預兆作簡要探討,供參考。
(1)響煤炮:一般在煤巷掘進工作面能聽到,音質較脆,間隔時間有長有短,長時間一個班僅能聽到一兩聲,短時間隔幾分鐘響一聲,但持續實踐不長。聽到煤層中響煤炮,預示著工作面前方有一個高瓦斯區,應加強防突措施落實。
(2)煤層層理紊亂,煤變暗淡:正常的煤層層理符合煤層頂、底板產狀;二1煤俗稱“明煤”、“鏡煤”,正常煤壁用燈光照射具有鏡面反光,而具有突出危險區間的煤層,仔細觀察其煤層層理規則,具有波浪狀和皺褶狀,燈光照射暗淡無光,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
(3)打鉆是出現噴孔(噴煤和瓦斯)現象:在打瓦斯排放孔或炮眼時,無外力(用壓風吹或水沖孔)作用的情況下,從鉆孔中噴出煤和瓦斯,有時較弱,有時強烈。噴出的煤呈放射狀,噴出的距離可達十多米,噴煤打在人體裸露部位可致傷,因此打鉆是操作人員面部不要正對著孔口位置。噴孔時伴隨大量瓦斯涌出,工作面瓦斯濃度升高或超限。出現噴孔時應停止鉆孔,待噴孔結束后,再繼續作業,打炮眼時出現噴孔,應先采取防突措施,否側不準繼續打眼。
(4)煤壁片幫頻繁,煤壁外鼓,煤質變軟:工作面煤壁片幫頻繁,煤壁明顯外移,煤質酥軟、干燥,煤塵飛揚加劇,此為馬上就會出現煤與瓦斯突出動力現象的征兆,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關停工作面電源,在工作面外面觀察瓦斯傳感器顯示的瓦斯變化情況,停一段時間,如確無異常變化,也要對工作面前方煤體采取防突措施,然后進行突出危險性效果檢驗,經檢測無突出危險后再進行正常作業。
(5)瓦斯涌出異常,忽大忽小,煤層出現地質變化:工作面瓦斯涌出異常,但不一定超限,如正常值為0.2%,變為0.5%—0.9%即為異常;有時瓦斯忽大忽小,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防突措施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工作面前方可能出現地質變化。比如,煤層變薄或變厚,頂、底板出現斷層、臺階或凹凸變化,煤質變差,夾矸變厚等異?,F象,在這些變化地帶往往積蓄著高能量瓦斯源,極易發生突出。因此,在煤巷掘進工作面發現瓦斯異常變化,哪怕是微小變化,千萬不要疏忽大意,要及時分析異常原因,除因通風原因造成瓦斯異常因素外,必須采取防突措施;在地質變化段的前后是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高發區,工作面瓦斯異常,是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中最直觀、最易掌握的想象。在出現地質變化前,有時也許不會出現突出現象,一旦出現了地質變化,在通過這些變化之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突措施。
(6)工作面煤壁受采動影響強度降低,煤體內積蓄的高壓力,高濃度瓦斯就會沖破煤體屏障束縛,從煤壁裂縫中噴出,噴出時發出“呼呼”的風聲,手觸縫口感覺風力打手,工作面瓦斯濃度急劇增大,超限,造成工作面停產。如不采取防突措施,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煤與瓦斯突出。
總之,發生突出前工作面都會有預兆顯現,認為有些突出沒有預兆是不確切的,只是在突出前沒有認真觀察,有些突出預兆不很強烈,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突出預兆識別的經驗需要在生產實踐中積累,通過積累摸索規律。雖然在掘進作業中前采取了防突措施,但措施也有疏漏的地方,特別是在臨近未知的地質變化地段,注意觀察工作面的各種異常變化,對搞好安全工作很有益處。
作者簡介:
黃晨(1986-),男,漢族,中共黨員,畢業于河南理工大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煤礦開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