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艷榮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滿志軍 河北青龍縣馬圈子初級中學
眾所周知,體育鍛煉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全國廣大青少年都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中,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課外體育鍛煉對提高大學生的體質,豐富業余文化生活,調節情緒,緩解壓力、疲勞,以及促進人際交往等方面等都有著積極作用。按照慣性思維邏輯,經常參與體育鍛煉,體質會相應增強,學習狀態相應良好。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如何,以及反映著大學生體質的體質達標成績與其文化課學習成績是否有著相關關系,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學習態度積極,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社團組織參與也較為踴躍。因而本文研究對象選取河北環境工程學院2019級全體本科大一學生,共1798名,男生786名,女生1012名。針對其2019-2020年第一學期的體育參與情況以網絡問卷星,通過微信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為大學生在2019-2020年第一學期課外體育參與問卷調查,獲得有效問卷1798份;第二為調查對象在2019-2020年第一學期的體質達標測試成績與學分加權平均分,剔除學生漏填,填錯等無效問卷,獲取有效問卷1637份,有效率為91%。數據經導入SPSS25.0進行統計與相關分析。
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認知,是鍛煉行為的主觀因素。一個人對體育態度的認知會影響體育興趣以及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度,興趣高的人會對體育鍛煉越積極,鍛煉的次數也會增加,鍛煉時間也會延長,運動的強度也會增加[1]。
從表1分析可知,喜歡體育活動的學生達到66.46%占大多數,態度一般的為32.09%,進一步按性別的交叉分析而知,男生喜歡人數為68.7%,女64.72%,男生對體育鍛煉的喜歡程度高于女生4%。而女生選擇一般的類型高于男生4%。
在對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作用的調查中,93.94%的大學生認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維護心理健康有幫助。男、女生差別不大。
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情況包括鍛煉的頻次、時長、時間段。
從圖1可知,每周鍛煉次數總的來說,選擇每周1-2次的最多,按性別來看,女生選擇每周1-2次活動的比例最高為52.8%,男生每周鍛煉次數比較均衡,其中選擇每周5次以上的比例最多,占35.24%。
從圖2可知,每次鍛煉時長大部分同學集中在30-45分鐘,但是男生60分鐘以上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女生。綜上分析可知,男生鍛煉的頻次,時間高于女生,意味著男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高漲。
鍛煉時間段,男女生依次為平時晚上(53.34%),平時早晨(47.66%),上下午沒課時(33.87%),周末節假日(33.65%),中午午休時(3.89%)。女生偏向晚上鍛煉的人數高于男生。

表1 大學生體育鍛煉態度
學校體育鍛煉的環境對于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和大學生體質健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對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行為有著重要的外部助推力[2]。本文鍛煉的環境包括鍛煉的方式,鍛煉的場地,鍛煉的組織等等。

圖1 每周課外體育活動次數情況

圖2 每次鍛煉時長

表2 常和誰一起去鍛煉
從表2可知,無論男生、女生,選擇與宿舍舍友一起鍛煉比例最高,女生更為明顯,達到60.67%的比例;獨自鍛煉男生比例高于女生6%。
在參與業余體育鍛煉場所的調查中,選擇校內為主占83.43%,其次,其他、社區、野外,校外健身俱樂部都有一定的比例,表現了以校內環境為主體,多種鍛煉環境共存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男生參加校外健身俱樂部的人數18.07%遠高于女生7.51%(見圖3)。
大學生體育社團是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組織,通過調查得出男生參與體育社團比例為47.71%,女生更低,僅為33.89%。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積極性不高。從對社團的滿意度調查得知,男生滿意及很滿意的共占52.03%,女生占58.9,說明體育社團的開展情況有待于提升(見表3、圖4)。

表3 是否參加過體育類社團組織
關于學院運動設施滿足需求情況,87.8%的同學認為能基本滿足運動需求,12%的同學認為不能滿足,男女生差別不大。
本研究中的體質健康成績按照國家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和要求,經由學院體育系教師測得。平均成績為67.35,按照四個等級來分,不及格24.1%,及格70.1%,良好5.5%,優秀0.2%。良好率及優秀率均不高。
體育鍛煉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積極有效的方法,由于體育鍛煉的多元維度和內容的廣泛性不利于量化指標,本研究利用體質達標測試的成績作為因子,與學期末學分加權平均分利用SPSS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在0.01水平上雙側相關,皮爾遜相關系數R=0.115,相關系數接近于0.1,因此,相關程度較弱。也就是說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良好的體質是他們獲得身心健康的一個手段,而與學習成績好壞沒有較高相關關系.對于影響大學生學習成績的相關因素,將會在后續的研究中進一步探索。

圖3 業余體育鍛煉場所

圖4 對社團滿意度情況
(1)大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身心健康作用有正確的認知;大學生體育參與行為較為普遍,主要鍛煉時間為平時晚上、平時早晨,女生選擇晚上鍛煉的人數更多;男生的參與頻次、參與時間都明顯高于女生,男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高漲。
(2)在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方式調查中,宿舍是大學生生活的主陣地,無論男生、女生,選擇與宿舍舍友一起鍛煉的頻次最高,女生對舍友的依賴性更高,達到60.67%;在參與業余體育鍛煉場所的調查中,以在學校場地鍛煉為主,均值為83.43%,同時也有小部分比例選擇校外健身俱樂部,如男生18.07%,女生7.51%,表明了大學生對健身場所存在著較高需求。
(3)社團是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的一個重要組織,在體育社團組織參與的調查中,大學生體育社團參與率不高,男生47.7%,女生為33.8%,參與者對體育社團活動開展的滿意度均不到60%。
(4)大學生體質達標測試成績與學期末學分加權平均分有一定的相關性,皮爾遜相關系數R=0.115,接近于0.1,其相關程度較弱。
(1)在課余體育活動開展中,可以多考慮促進女生積極參與的項目,比如積極鼓勵瑜伽、健美操等項目社團的開展。
(2)在學院或系部開展體育賽事活動中,可以多考慮以宿舍為單位進行評選出“健康宿舍”[3],對于促進大學生體育參與和宿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例如,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冬季以宿舍為單位開展的冰壺比賽,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同時加深了同學間的友誼;
(3)學院團委應加強對大學生體育社團的組織和監管,并根據學院實際情況在場地器械上給予支持,使大學生體育社團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從而帶動更多的同學更穩定有效的參與課外體育健身活動。
(4)強調體質達標測試的意義,在體育場館懸掛合適的體育健身條幅;完善大學生體質達標測試方法,比如組織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后進行測試[4];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對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體型,提升人際交往能力,豐富大學生業余文化生活有著積極的意義。建議學院通過不斷完善體育場地器材、提供豐富多彩的體育社團組織及開展各種體育競賽活動來不斷提升大學生體質,增進其健康水平,為大學生將來的就業和終身體育鍛煉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