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葉溫作為植物生長狀態的一個顯著特征,植物病害,新老葉片交替都會影響葉溫的變化[1]。測量葉片溫度,對葉溫數據處理分析,是了解植物生長狀況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Android 技術、物聯網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設計了一個實時接收葉片溫度的系統,可在手機客戶端接收顯示溫度,并實現實時監測及智能化控制。
本測溫系統中,將柔性貼片黏貼于葉片表面,應用其內部的熱敏電阻感溫器件,采集植物葉表溫度。選用16 位低功耗的AD7663 為芯片進行信號處理,將包裝好的數據經由藍牙模塊與手機終端進行半雙工通信,進行數據包的發送,存儲在手機終端的SDK內。最終將數據以數字、圖像等多種方式顯示于程序界面中,用戶也可對數據進行裁剪、對比等操作。
感知層通過芯片控制傳感器,選擇探頭為表面式的石墨烯納米片溫度傳感器,其自身平面二維結構,使導電網絡在層與層之間容易形成[2]。通過熱傳導原理,觸發電路中高、低電。高性能集成電路對高低電進行處理,并由數字比較器接收到不同變化的數據,從而進行相應的信號轉換。雙向數據線SDA 在時鐘線SCL 高電平期間進行高低電平的跳變,促使控制單元發送數據。地址引腳A0,A1 和A2 可用于硬件地址編程,允許在同個I2C 總線上接入8 個AD7663 器件。在器件上輸入輸出的地址、控制和數據信號都是通過I2C 總線以串行的方式進行傳輸。如下展示表面式探頭的工作原理圖3-1。
系統采用無線短距離藍牙通信技術,實現固定設備和移動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傳輸。首先由柔性貼片上的藍牙模塊開啟發送廣播,手機端注冊藍牙接受廣播,藍牙搜索綁定設備,實現節點間串口的連接。將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進行信號處理、數據打包,建立低功耗藍牙連接,實現節點之間的無線通信,完成手機端和柔性貼片兩節點間的連接。
應用層根據實際需要實現需求功能及軟件的控制管理。可以對收集的信息依據屬性實現自動過濾呈現到用戶手機上。程序能夠搜索到柔性貼片的唯一ID,通過藍牙傳輸,實時顯示測量葉片的溫度值。用戶可進行云端備份且對貼片編號、時間段、溫度區間等選擇性的下載數據。
本研究選取天南星科觀葉植物如意皇后,其大葉片對自身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能很好地自動調節[3]。且葉片光滑,葉片厚度為 294.8±14.53μm[4],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3-18℃。其栽培容易,生長環境的要求容易實現。研究中采用水培的方法,通過統一配置相同水溶液,將實驗對象放置在相同環境,定期更換水溶液,選擇葉片相同部位黏貼柔性貼片。
如圖4-1 展示二者測量的溫度,其中藍線表示柔性貼片測量數據,紅線表示紅外線測量數據。橫坐標以30秒作為步長,將30秒內采集的數據取平均值代表一個點的溫度,旨在降低空氣流通及熱量輻射等不確定性干擾因素造成的誤差。
藍線的波動在17.61-17.68℃之間,紅線的波動在17.41-17.84℃之間。藍線極差為0.07,紅線極差為0.43。根據方差公式得到藍線的方差σ12≈0.000018,紅線的方差σ2
2≈0.001065。通過比較可以看出紅外線測量的數據波動性大,數據不穩定,較為分散。測量方式的不同,造成數據誤差較大。為規避數值計量單位的影響,通過標準差與均值比值所得的變異系數公式1,用相對量反應數據的變異情況。
通過計算,柔性貼片測得數據的變異系數為CV1 ≈ 0.000247,紅外線測量數據的變異系數為CV2 ≈0.001878。比較變異系數,確定柔性貼片測量的數據更穩定。綜合上述對比,可得出柔性貼片采集的數據比紅外線測量的數據更精密。
本系統實現采集葉片溫度數據以及進行傳輸,并在手機客戶端接收顯示。從系統結構層次出發,將物聯網理論應用于系統本身,對貼片的新型材料進行介紹,闡明這種新型的測量葉溫技術的實時性,便攜性,簡單操作的特性。隨著精準農業信息化數據的增多,科技的快速發展應該輔助推動現代農業的進步,物聯網技術在農業設施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