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煊 蕙
去年底,有學生找到我,讓我給他一次補考的機會。他說,自己已經找到實習單位,就等著我執教的這門課補考,等畢業證下來,就可以和單位簽約。我查看了他的成績狀況。他的期末成績不及格,原因是他放棄了提案分。
我所上的那門專業課,期末考核的要求是,提交方案,在我這里通過后,上臺講解自己的方案。當時他跟我說,不想上臺。我說上臺很重要,不上臺就沒有提案成績,會導致期末成績不及格。他堅持自己的做法,我也很無奈。
能否畢業,關乎一個人的前途,我不敢大意,將他的訴求報告給學校。學校的答復是,堅決執行國家取消畢業前補考的政策,學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將校方的回復告訴他,他說:“早知道如此,當時上臺去講幾句也好。”
本來通過這門考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他人為地將它復雜化,影響了自己的前程。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來說,讀了幾年大學,卻拿不到畢業證,甚至因此不得不與高中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對他應該是個不小的打擊。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用“早知道”來表達自己的遺憾,試圖做個理想的假設,在時光倒流的想象中為自己扳回一局。但是,沒有人能夠回到過去。人生沒有回頭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埋單。
我有一個朋友,4年前從體制內辭職,雄心勃勃地開始創業。為了做出成績,他下了不少功夫。找鋪面的時候,為了統計鋪面門前的人流量,大熱天在街頭,對著人來人往一個一個點人數;鋪面確定好之后,門店裝修和設備購買都是多家來回跑著比成本,幾乎把市場給踏平了。
但是,因為創業前期在原材料的品質判斷上有點小失誤,再加上他與合伙人的意見出現了分歧,門店生意堅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關門大吉了。周圍的人有不解的,有看笑話的。他卻說:“辭職創業的決定不管是對還是錯,但至少嘗試過,就沒有遺憾。”
關店后,他一邊做兼職,一邊報班考證,為自己重新規劃未來。如今,他從事的工作并不比當初丟掉的飯碗差。每個人都難免會走一些彎路。發現方向錯誤,有些人悔不當初,有些人重整旗鼓。如果朋友一直沉浸于過去的懊悔中,說不定現在還在自怨自艾。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沒有彩排,唯一能減少遺憾的辦法,就是認真對待腳下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