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楊松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縱覽歷史盛世,無不注重立公道、舉賢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公正用人。用人以公,方得賢才。”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將“公道正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必須堅持的原則,突出強調“出以公心、公正用人”,最近召開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著力健全和落實科學精準的選賢任能制度、科學嚴密的組織制度、科學有效的人才制度,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選人用人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用人以公,“公在公心”是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了公心,才能有識人之明、舉賢之膽、容才之量,才能做到唯才是舉、任人唯賢。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第一位的職責是選人用人,而衡量組織部門是否履職、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看是否具有公心。我們要始終把公道正派作為選人用人的核心理念,進一步強化對黨、對人民、對干部的責任心,以“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的胸襟,在選人用人上“一碗水端平”,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讓廣大干部有全身謀事之心而無側身謀人之虞,不讓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長期被冷落、受排擠,不讓投機鉆營的人屢屢得勢、順風順水,牢固樹立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的公信力。
用人以公,“公在事業”是關鍵。黨的干部總是與黨的事業緊緊連在一起的,離開事業,干部就缺乏了施展才華的舞臺,用人難免有失于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是為事業而用人的,不能憑領導者個人親疏、個人好惡來取舍,也不能一味平衡照顧、論資排輩、降格以求,更不能把職務作為私相授受的個人資源。正所謂“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我們在選人用人上尤其要服從事業需要這一內在要求,從黨和人民事業角度出發選干部、用干部,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人崗相適,切實做到事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就用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最合適就選什么樣的人,多考慮“該用誰”而不是“誰該用”,突出實踐實干選賢能,堅持有為有位聚英才,大力推動形成干部用當其時、用其所長的生動局面。
用人以公,“公在風氣”是保證。常言道,“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選人用人風氣好壞,直接影響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嚴”字當頭,嚴格按照條例規定辦事,才能有效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中的種種偏向和不正之風,確保選人用人的質量。要認真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認真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對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對廉潔上不過硬的干部堅決放下,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堅決調整,大力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堅決防止個人說了算、征求意見和集體討論有名無實、組織程序走過場等問題,堅決反對違反組織原則的人和事,著力把從嚴要求貫穿干部選拔任用的全過程、各方面,從嚴審核把關、從嚴加強監督、從嚴追究責任,不斷凈化選人用人風氣,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的海晏河清。
“國家存亡之本,治亂之機,在于明選而已矣。”公正用人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組織路線上的體現。我們要緊扣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這一目標,堅持公在公心、公在事業、公在風氣,把公正用人落到實處,讓有為者有位,讓無為者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