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琳 章賽春 張琳 余燕麗



[摘要] 目的 了解兒科護士共情能力的現狀并分析影響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于2018年6~7月調查北京兒童醫院集團內的全國多省市醫院工作滿1年及以上的注冊護士,共3488名。對一般資料、杰斐遜共情量表(JSE-HP)中文版量表進行橫斷面問卷調查。 結果 兒科護士的共情能力平均(82.14±11.01)分,處于中等水平。工齡、學歷與共情能力呈顯著正相關(P < 0.05)。學歷和工齡是護士共情能力的影響因素(P < 0.05)。 結論 兒科護士的共情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管理者需充分考慮護士自身中的多種因素對共情能力的影響,并針對工作年限不同的兒科護士開展有關職業生涯認知和共情能力的學習與培養。此外,需要積極引導護士參加在職教育,不斷提高學歷和共情能力。
[關鍵詞] 兒科;護士;共情;溝通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1(c)-0061-04
Study o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athy ability of pediatric nurse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ZHANG Yalin?? ZHANG Saichun?? ZHANG Lin?? YU Yanli
Department of Nursing, Ha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athy ability of pediatric nurse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3488 registered pediatric nurses worked in hospitals of many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for more than one year from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Group were recrui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on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 (JSE-HP). Results The average empathy ability of pediatric nurses were (82.14±11.01) points, which was in the middle leve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working age, education and empathy ability (P < 0.05). Education and working age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es' empathy ability (P < 0.05). Conclusion The empathy ability of pediatric nurses is at a medium level. Managers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nurses on empathy ability, while carry out learning and career cognition and developing empathy ability for pediatric nurses with different working years to cultivate.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guide nurses to participate in on-the-job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academic credentials and empathy ability.
[Key words] Pediatrics; Nurses; Empathy; Communication
共情能力指個體體會他人精神世界的能力[1],同時也是人際交往中的核心技能[2]。護士的共情能力指護理人員能從病人角度來看世界,正確地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波動,并能準確地領會和評估病人的情感狀況,以滿足病人的生理需求和降低病人心理痛苦的一種情感體驗能力[3-5]。兒科護士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每天接觸天真頑皮的孩子,治療過程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細心[6]。在實際工作中,盡管護士也想多關心患兒,多幫助患兒家屬,然而卻缺乏行之有效的溝通技巧。再加上繁忙而瑣碎工作的限制,需要集中精力致力于護理工作[7],不能從共情的角度,正確地感知患兒的心理活動與情感,真正做到“真情關愛,快樂服務”的服務理念?;诖?,本研究探討兒科護士共情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期為兒科護士的共情能力研究和相應舉措的實施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法,于2018年6~7月調查來自北京兒童醫院集團內的全國多省市醫院工作滿1年及以上的注冊護士。納入標準:自愿參與研究的護士;從事兒科護理專業。排除標準:外院進修;工齡<1年;實習生。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主要包括3個組成部分。①指導語:用于解釋調查目的和填寫方式,利于問卷質量控制;②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工齡、職稱、聘用形式、護理崗位、單位等級等信息;③杰斐遜共情量表(JSE-HP):本量表為美國杰弗遜大學醫學教育和健康護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研制的[8]。我國學者[9]對JSE-HP中文版進行信效度檢驗,Cronbach′s α系數和分半系數分別為0.750和0.771,重測信度為0.659。該量表條目共20條,其中正向和反向計分各10條,分為情感關懷觀點選擇、換位思考3個維度。采用Likert 7評分法,總分為20~140分,得分越高,提示護士的共情能力越高。計算公式:得分指標=量表的實際得分/該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100%。根據得分指標的高低將臨床共情能力分為高、中、低3個水平,其中>80%為高水平,40%~80%為中等水平,<40%為低水平。
1.2.2 網絡調查? 本研究小組成員通過在線問卷調查平臺(問卷星網頁版)、注冊賬號、編輯問卷、編寫知情同意書和問卷填寫說明,將問卷中的每一個條目設置成必答屬性。當問卷不完整時,系統自動提醒該研究對象有尚未完成的問卷條目,并自動跳轉到該條目所處的界面。研究對象利用通訊工具在線填寫網絡問卷,回答完畢后提交問卷,問卷星平臺自動回收問卷和整理數據,通過二維碼、網絡鏈接的方式將問卷發給好友,遵循知情同意與保密的原則。問卷收集完成后,由研究者對問卷答案呈明顯規律或不符合邏輯的異常情況進行篩查。本研究樣本量為調查問卷條目數的5~10倍,擴大10%的無效問卷。本調查研究樣本量定為220,然而借助在線問卷調查平臺,實際樣本量遠遠超出計劃樣本量,最終回收3488份有效問卷。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0.0軟件將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雙人核對與處理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影響因素。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兒科護士人口學特征
共調查了全國多個省市地區3488名兒科護士,收集有效問卷3488份(有效問卷率為100%)。其中男42名,女性3446名。人口學特征見表1。
2.2 JPE-HP問卷各維度得分情況
兒科護士共情能力總分20~140分,平均(82.14±11.01)分。見表2。
2.3 兒科護士共情能力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學歷和工齡是護士共情能力的影響因素。見表4。
3 討論
3.1 兒科護士共情能力現狀
本調查結果顯示,兒科護士共情能力平均分處于中度水平。其中觀點采擇處于較低水平,情感護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換位思考處于中等水平。提示,兒科護士還沒具備較高水平的共情能力,這與鄒清華等[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長期情感過度支出,使護士出現共情疲勞情況[11]。兒科管理者應預見性的意識到兒科護士的特殊性——發生共情疲勞的風險更高。因此,關注兒科護士的共情能力現狀,加強培訓和干預,進而預防性地降低發生共情疲勞的風險[12],促進兒科護理質量的持續提高。
3.2 影響兒科護士共情能力因素
3.2.1 工齡? 護士工齡越高,共情能力得分越高,與程玉紅等[13]觀點一致,其研究顯示,低年資護士共情能力水平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工齡越高的護士對職業認知越清晰、職業認同感越強,并在工作中越有信心和膽識從自身方面提高內在,不斷超越自我,從而體現護理價值;另一方面,工齡較高的護士,結婚生子的可能性越大,自己的孩子不可避免有過生病就醫的體驗,護士更容易做到換位思考[14],設身處地理解患兒的感受及家長的焦慮情緒,不自覺地會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因此,管理者應根據兒科特殊性,鼓勵護士進行自我職業管理,確定職業發展目標,提高護士職業認知和工作勝任力,提高共情能力[15]。
3.2.2 學歷? 本研究結果提示,學歷越高,護士的共情能力越好。分析原因:學歷越高越會加強自我管理,并會運用適宜的交流技巧為患兒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包括情感的付出與反饋[16];同時學歷越高的護士,社會支持越好[17],包括朋友、領導、同事。并通過不同形式的社會支持合理地減輕生活、工作壓力,提高適應和共情能力。此外,護理管理者可根據兒科護士的不同學歷,做出科學合理地評估,鼓勵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注重護士的在職教育,提升護士學歷水平,這與國內外學者[18-19]觀點相一致。研究指出[20],目前護理專業對于有關心理治療及人文關懷的知識甚少,護士有關人文素養的教育不足。因此,增設與人文關懷相關的共情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2.3 護理崗位? 護理崗位尚不能認為是共情能力的影響因素。門急診護士因接觸的患兒流動性較大,情感支出較多,很難做到感同身受,移情于患方。此外,穩定的病區環境可以促進護士有效的溝通表達[21],有助于正確的感知對方情緒的變化,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并理解他人,在心理上產生共鳴,以促進護患友好度的提升。國外研究者Razavi等[22]對腫瘤科護士進行溝通技巧培訓后,也證實良好的溝通可以促進護士共情能力的提升??赡艿慕忉屖强缋碚撃J絒23],能夠幫助人們培養良好的習慣、健康的行為,提高研究對象的共情能力。包括5個行為階段,分別是前意識階段、意識階段、準備階段、行動階段、保持階段。
3.2.4 職稱? 結果顯示,不同職稱護士的同情能力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赡芘c護士們忽視同情知識及相關案例分析有關,未重視共情在臨床工作中的作用,導致在相關知識、態度上未建立正確的認知。提醒管理者需加強共情能力的培訓與教育,提高認知水平,改善服務態度。
3.2.5 單位等級? 不同等級醫療單位護士的同情能力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分析可能原因:首先,近年來綜合性大型醫院發展迅速,護理人力資源短缺,工作量大,管理者無暇重視護士的同情能力知識學習與培訓;其次,??菩孕♂t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于綜合實力薄弱、接受培訓機會少,導致護士共情意識較低。提示,護理管理者應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為護理人員制訂共情能力培訓方案,并輔以考核機制對其起到監督與促進作用。
4 小結
本研究調查分析,工齡、學歷為兒科護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建議管理者須認真對待兒科護士共情能力現狀,通過院內培訓、在職教育、國內外進修等措施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學歷,多方面間接干預提高護士的共情能力。但本調查研究對象大多來自三級醫院,樣本的代表性不具普適性,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后續研究在多中心多層級醫療機構中進行;此外,本研究問卷通過在線平臺完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今后的研究結合紙質版調查問卷,最大可能降低數據收集的偏倚。
[參考文獻]
[1]? Everson N,Levett-Jones T,Lapkin S,et al.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 3D simulation experience on nursing students′ cultural empathy using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Kiersma-Chen Empathy Scale [J]. J Clin Nurs,2015,24(19/20):2849-2858.
[2]? Chen AMH,Kiersma ME,Yehle KS,et al. Impact of the Geriatric Medication Game on nursing students′ empathy and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 [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15,35(1):38-43.
[3]? 王向榮,南亞星,喬桂圓,等.巴林特小組活動對本科護生共情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8,25(23):73-75.
[4]? 李曉含.大學生大五人格、共情和情緒表達性的關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8.
[5]? 衛慧,許雅芳,黃鶯,等.本科護生情緒智力和共情能力現況調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9):2627-2630.
[6]? Platt FW,Keller VF. Empathic communication:a teachable and learnable skill [J]. J Gen Intern Med,1994,9(4):222-226.
[7]? 賈錚.護士共情能力分類及不同類別護士間應對方式的比較[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4):26-30.
[8]? Hojat M,Gonnella JS,Nasca TJ,et al. Physician empathy:definition,components,measurement,and relationship to gender and specialty [J]. Am J Psychiatry,2002,159(9):1563-1569.
[9]? 安秀琴,楊輝,徐建萍,等.杰弗遜共情量表的編譯及評價[J].護理研究,2008,8(22):2063-2066.
[10]? 鄒清華,王翠萍,楊玉美.護士共情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華現護理雜志,2011,17(15):1762-1763.
[11]? 徐彩虹.急診科護理人員共情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7):86-88.
[12]? 馬麗莉,楊芳宇.心理劇教學法在護理本科生共情能力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3C):1109-1111.
[13]? 程玉紅,夏敏,蔡雪花,等.新護士共情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8):1026-1030.
[14]? 任海燕,李從玲,汪士,等.朋輩教育對提升在職護士共情能力的實踐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10):846-850.
[15]? 劉小珍,李奕慧,唐宏.醫護人員共情能力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7,32(4):54-57.
[16]? 劉娜.大學生自我建構對共情的影響[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17]? 張旭.三級甲等醫院急診護士共情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1-4.
[18]? 盧美玲,羅志芹,李崢,等.腫瘤專科醫院護士共情能力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 33(12):886-889.
[19]? Wear D,Zarconi J. Can compassion be taught? Let′s ask our students [J]. J Gen Intern Med,2008,23(7):948-953.
[20]? 賈錚.護士共情能力分類及不同類別護士間應對方式的比較[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4):26-30.
[21]? Trevizan MA,Almeida RG,Souza MC,et al. Empathy in Brazilian nursing professionals:a descriptive study [J]. Nurs Ethics,2015,22(3):367-376.
[22]? Razavi D,Delvaux N,Marchal S,et al. Does training increase the use of more emotionally laden words by nurses when talking with cancer patients?A randomised study [J]. Br J Cancer,2002,87(1):1-7.
[23]? 邱志軍,姜娜,李國平.跨理論模式在高職護生共情培養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4C):1516-1518.
(收稿日期:2019-06-06? 本文編輯:王曉曄)
[基金項目] 浙江省杭州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OO2019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