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雨梅,耿玉琳
教育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校是教育的最基本承擔者,教育要發展,就需要學校辦出各自的水平、特色。地域、文化等差異性的存在,為學校創辦特色教育提供了可能。
特色學校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校本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的擁有獨特、優化、穩定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的學校。近年來,教育改革過程中涌現出的特色學校為創辦特色項目提供了基本經驗:要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就必須創辦“規范+特色”的學校,這是素質教育深化的體現,也是將素質教育的歸宿和特色學校價值取向相結合的理性選擇和運作思路。
手球運動以上手快、趣味性強的運動特點吸引了大批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既有利于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滿足了創辦特色學校的兩個基本特點:具備獨特性及較好的育人效果。素質教育與學校創建特色是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問題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在應試教育指導思想下,學校為了片面的追求升學率使得學生學習、生活單調刻板、枯燥無味并過于強調統一,扼殺學生個性的發展。而在校園內普及手球運動,為學校開設特色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開辟了有價值的模式。
手球適合中學生,容易控制,且危險性不大。運動量適宜,有助于全身筋骨的舒展,可鍛煉學生的力量和靈活性。同時,手球運動對團隊合作的要求很高,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及團結協作能力。
手球運動屬綜合性、集體性的運動項目,從事手球競賽和各種手球活動,有助于活躍身心,增強體質,增長知識,對鍛煉人的綜合能力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手球運動的技術動作需由全身協調配合,它能很好地促進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等全面身體素質的發展。手球訓練和比賽具有較好的解壓效果,可以化解中學生文化課學習的心理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手球運動快速、激烈、對抗性強的特點,很適合現代人的口味,吸引廣大青少年投身其中。校園手球運動是以健身為基礎,以比賽、交流為發展,以陶冶手球精神為目標的師生參與的文化活動形式。在中學開展手球運動,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鍛煉學生機智靈活和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同時,區別于常規運動項目,手球運動作為一種符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且受中學生喜愛的運動方式,大大豐富了校園的體育文化生活。
手球特色項目是指體育場地設施條件較好,有一定數量符合承辦賽事的標準手球場地,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有專業人事負責校手球隊的訓練、比賽工作,手球項目具有廣泛的基礎和較高的運動水平,并能夠系統的培養出大批手球人才,為省市乃至國家輸送手球人才做出貢獻的學校。開展手球特色項目,需要校領導重視體育工作建設,尤其對手球項目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扶持,聘請具有專業水準的手球師資團隊。開展手球運動特色項目,需要具體條件如下。
學校領導的重視是特色辦學的基礎,經費的支持是推動手球運動的有利保障,二者缺一不可。校領導能夠把學校體育工作支出的實際情況和校訓練隊訓練、競賽的的基本開支列入年度教育經費預算中,才能保證學校各項體育活動和手球項目訓練的正常開展。
學校還應適當給與教練員和體育教師一定的訓練津貼,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同時,所在地的省市體育局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勵手球運動項目特色辦學。
高質量的體育場館和器材有助于推動特色體育項目的整體水平。學校應設置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手球場地,購置手球的數量要能夠滿足校手球訓練隊和學校體育課的基本需要。
要以國家標準為準則,配備手球教師及教練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項技能培訓,完善教師的考核制度,制定教師監督機制,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一項體育項目的開展離不開地域文化的積淀,我國手球運動的開展呈現出“南強北弱”的發展態勢,尤其在江浙一帶,手球運動的開展如火如荼,全國許多中學生手球運動比賽的舉辦地都設在我國南方地區,一些經營較好的手球基點校大多坐落在我國的南方省市,為推動手球運動的普及與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學校要設立健全的體育組織,組織內的分工要明確,權限要清晰。學校還要遵循學生身體發展的實際需要,合理制定周訓練計劃、月訓練計劃和年度訓練計劃。同時要保證學生運動員的訓練時間,至少每周三次,每次90分鐘以上。
對學生運動員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體結合”的培養模式,建立學生運動員的詳細檔案,制定科學、合理的比賽計劃,適時安排組織班級、年級、校際的比賽,具有承辦市級以上(含市級)比賽的能力。
通過收集資料和實地調查,寧波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共有18所中小學,具體名單如下。

表1 寧波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眾多體育傳統項目中,只有四明中學開展的傳統項目為手球。說明手球運動雖然在寧波市的普及度不高,但要想使手球這項運動開展好,就要在學生中普及手球這個項目。通過校園的開展,使更多的學生了解手球,喜歡手球,因此,寧波市培養更多的手球體育傳統學校項目,是這個項目發展的關鍵所在。

表2 寧波市開展手球運動的學校
從表2可以看出,寧波市的手球運動更多在小學范圍內得到開展,而開展手球運動的高級中學只有寧波市四明中學。通過調查研究得知,在眾多開展手球的學校中,沒有形成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的培養體制,由于寧波市體育局及相關單位還尚未出臺一些輔助政策可以確保生源的穩定,因此無法形成系統的培養模式,這項工作需要教育局和體育局統籌安排。
根據本研究所設計的結構訪談問卷,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1)每個學校都把手球納入到體育教學中,使手球運動在學生中得到普及,而手球課余訓練的運動員是從各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
(2)手球課余訓練都能常年堅持,教練員都有規范的訓練計劃,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手球課余訓練,經費可以得到保障。教練員訓練都有補助,獲得成績也有獎勵。
(3)寧波市還沒有開展校際之間的手球比賽。通過訪談了解到,在浙江省各個學校還沒有發展手球之前,寧波市金家漕小學就代表我國小學生代表隊去參加手球國際比賽了,并取得很好的成績,寧波市手球發展具備廣泛的群眾基礎。
市教育局支持手球項目,手球逐步發展到其它地區。為弘揚中國手球文化,促進手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浙江省體育局在2011年7月組建了海涂手球比賽,2012年5月在杭州開展手球校長會議(由浙江省教育局組織會議)。手球發展的第一步得到了教育局和體育局的支持。全方位的培養手球項目,預計未來可以以手球為中心進行各地區的手球文化普及。
寧波市四明中學是由港胞捐資助建的寧波市教育局直屬的省重點中學,是寧波市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學校,是太極拳特色學校,其中手球是特色項目。有必要以手球為突破口創建特色學校,以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具體的培養計劃如下。
4.2.1 把手球作為四明中學的特色項目,帶動校園手球體育社團活動開設手球社團活動課。社團課上課時間為每周六下午1:00至3:00。
4.2.2 開展手球訓練的情況
校內手球隊訓練時間為體育課、活動課、課間操、放學后訓練一小時。暑期訓練時間為上午3小時、下午3小時。這也包括手球比賽賽前集訓。寒假訓練時間:上午三小時、下午三小時。校內組織手球聯賽以班級為單位,分小組賽、淘汰賽。
4.2.3 獲得的最好成績
手球在全國中學生男子手球錦標賽中獲得第九名的好成績(男子)。
一所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既受政策導向、管理體制、教育投入、社會輿論等外部條件的制約,也受辦學理念、教育管理、教師隊伍、生源結構等內部因素的影響,因此開展手球特色學校就要從以下對策入手。
體育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整合學校、家庭和社區三方資源。開發手球校本體育特色課程,通過觀摩其他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學習優秀課程的經驗,充分利用好體育課程這個載體,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手球運動中來,了解這項運動,并喜愛手球。體育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直觀多媒體教學,傳授手球運動的相關知識。
第一,可以結合學校現行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辦法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崗位津貼”評審、考核、獎懲等辦法,制定完善的、具有鼓勵與約束管理的規章制度。
第二,根據現有教練員的學歷,結合我國不同學校教育層次對教練員的學歷達標要求和學校學科建設需要等,選拔、培養手球優秀中青年教練員進行培訓、進修。
第三,聘請專家、取得過優異成績的知名運動員擔任顧問,定期對教練員進行指導,做到教練有導師指導,更有利于訓練水平的快速提升。
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要通力協作,完善小學-初中-高中的“一條龍”手球運動人才培養體系,以省、市重點中、小學為主,保證參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既可獲得家長對子女參訓的支持,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訓的積極性。
運用校內資源,通過建設校園手球體育節,編寫校本教材《校園手球運動》,開展班級間的手球比賽等多種形式,構建濃厚的校園物質文化和課程文化,以規范的課程開發、管理和實施方式,引導全體師生自覺參與到特色項目的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