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妙 黃丹 鐘燕紅
(龍川縣人民醫院 廣東 河源 517300)
近年來小兒肺炎發病率逐年攀升,其治療方法與預防措施也不斷完善,整體上疾病控制效果較好,有研究顯示[1-2],阿奇霉素的半衰期較長,耐受性較好,在臨床上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為進一步探究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選取在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之間治療的肺炎患者110例,分別采用阿奇霉素、紅霉素進行治療,對比兩種藥物用于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與安全性。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110例肺炎患兒,均為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之間收治,參照《實用兒科學》中小兒肺炎臨床診斷標準[3]。采用雙色球法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55例與研究組55例,對照組男35例,女20例,年齡最小0.5歲,最大6歲,平均(2.85±3.56)歲;研究組男34例,女21例,年齡最小0.6歲,最大7歲,平均年齡為(2.93±3.67)歲。兩組性別、年齡與病程等一般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55例肺炎患兒采用紅霉素治療,每次均取25mg/(kg·d)與200ml葡萄糖充分混合,靜脈滴注,2次/d,3d后改為紅霉素腸溶膠囊治療,每日30mg/(kg·d),口服,3次/d,共治療1療程(7d);研究組55例肺炎患兒采用阿奇霉素治療,每次均取10mg/(kg·d)與200ml葡萄糖充分混合,靜脈滴注,1次/d,3d后改為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療,每日10mg/(kg·d),口服,1次/d,共治療1療程(7d)。可根據患兒病情變化調整藥量,對患兒進行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及X線胸片檢查,統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臨床療效。
(1)痊愈:X線胸片顯示其肺部陰影完全吸收,用藥3d后體溫恢復至正常;(2)顯效:X線胸片顯示其肺部陰影基本吸收,用藥3d后體溫明顯下降,各項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3)有效:X線胸片顯示其肺部陰影未完全吸收,用藥3d后體溫有所下降,各項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4)無效:持續治療1周,各項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各項數據均統一用生物學統計軟件SPSS20.0分析處理,癥狀消失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描述,不良反應發生率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率(%)描述,P<0.05表明本次研究結果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6.4%高于對照組的78.2%,兩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14.5%低于對照組的54.5%,兩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肺炎是兒童群體常見的一種疾病,有研究顯示,非典型致病菌支原體與衣原體是引發肺炎發病率增高的關鍵因素。當前該病主要采用阿奇霉素治療,該藥物的使用劑量較小,不會對患兒肝腎功能帶來較大危害,同時該藥物在酸性環境下具有較高穩定性,副作用較小,更適合用于兒童群體。
本次研究中兩組均采用藥物序貫療法治療,對照組采用紅霉素治療,研究組采用阿奇霉素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在小兒肺炎臨床治療中,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的整體療效優于采用紅霉素序貫療法的療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紅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兒各項臨床癥狀,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