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霞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 四川 宜賓 644000)
子癇前期又稱先兆子癇,是一種妊娠特有的疾病,主要分為輕度子癇和重度子癇兩種[1]。重度子癇前期常伴有血壓升高和大量蛋白尿[2]。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通過尿液丟失易誘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現象,造成全身血流動力學異常,形成低代謝,導致心血管系統出現負性效應,最終誘導腎臟結構改變,腎血流量異常減少,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對腎臟造成損傷[3]。目前國內關于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腎功能的相關性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分析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及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選取于2015年2月—2019年5月在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86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中的重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4]及《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甲狀腺疾病診斷標準[5];②妊娠≥24周;③單胎妊娠;④既往無腎臟疾病;⑤既往無高血壓;⑥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伴有甲狀腺疾病個人史及家族史者;②可見或可觸及甲狀腺腫者;③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者;④妊娠前或妊娠過程中伴有嚴重精神疾患。按是否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將患者分為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為A組(36例)和重度子癇前期且甲狀腺功能正常者為B組(50例)。A組患者年齡(28.7±2.3)歲,孕周(35.2±3.5)周,孕次(2.02±1.2)次;B組患者年齡(29.3±2.2)歲,孕周(35.3±3.7)周,孕次(2.03±1.4)次。兩組患者年齡、孕周、孕次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于清晨進行空腹靜脈采血,送至檢驗科,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采用HITA-CHI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酶比色法檢測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血尿酸(UA)、肌酐(Scr)、胱抑素 C(Cys C)]。
比較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指標(血清TSH、FT3、FT4)和腎功能指標(血清UA、Scr、Cys C);分析兩組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腎功能之間的關系。
A組患者血清TSH水平高于B組(P<0.05);兩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 TSH(mU/L) FT3(pmol/L) FT4(pmol/L)A 組 36 5.52±1.52 3.89±0.75 11.92±1.27 B 組 50 2.17±0.73 3.98±0.89 12.27±1.58 t-9.692 0.986 1.026 P-0.000 0.753 0.563
A組患者血清UA、Scr、Cys C水平高于B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 UA(μmol/L) Scr(μmol/L) Cys C(mg/L)A 組 36 442.56±96.7277.29±10.26 1.39±0.45 B 組 50 346.27±87.3962.67±11.67 1.03±0.27 t-6.278 5.492 6.023 P-0.000 0.000 0.000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A和B組患者血清TSH水平與血清Scr、Cys C水平呈正相關(P<0.05);A和B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與血清UA、Scr、Cys C水平無關(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腎功能的相關性分析(r值)
甲狀腺疾病好發于育齡期婦女,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大約有4%的妊娠期婦女患者患有該疾病[6]。研究報道,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與妊娠糖尿病、子癇前期及早產等多種妊娠并發癥有關[7]。這些妊娠并發癥常導致不良的妊娠結果,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需要的甲狀腺激素可通過內分泌軸的調控來滿足機體的基本需求,當在妊娠后,機體對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增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孕早期胎兒的需求及妊娠后期胎盤對甲狀腺代謝影響,機體對甲狀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孕婦易發生甲狀腺功能異常[8]。研究報道,妊娠期間未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與不良子癇前期、胎盤早剝和胎兒死亡等嚴重并發癥密切相關[9]。因此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應該引起產科醫師的高度重視。
重度子癇前期在臨床中常常伴有血壓升高、尿蛋白急劇增加的表現。重度子癇前期是患者分娩前的高危狀態,全身小動脈痙攣造成患者呈現高血壓狀態,導致多個重要臟器的供血、供氧不足[10]。若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由于患者甲狀腺激素減少,極易發生腎組織缺氧或低代謝,造成腎結構和功能改變,導致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進一步對腎功能損害加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大量尿蛋白缺失所造成的甲狀腺激素濃度下降可誘導毛細血管擴張、基底膜增厚及腎毛細血管床下降,造成腎小球結構改變,促使腎血流量減少,使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進一步促使患者腎損害加重[11]。付天芳[12]等研究報道,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的異常對腎功能影響較為嚴重。楊佩賢[8]研究報道,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腎功能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血清TSH水平高于B組(P<0.05);A組患者血清UA、Scr、Cys C水平高于B組(P<0.05);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A和B組患者血清TSH水平與血清Scr、Cys C水平呈正相關(P<0.05)。結果提示,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甲狀腺激素下降會加重其腎功能的損傷。
綜上所述,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腎功能有關,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早期監測血清TSH水平有利于預防腎功能損傷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