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 上海 201900)
為了減輕妊娠期貧血對于孕產婦和胎兒健康的損害,應該通過血常規檢查進行診斷,盡早發現病情,進而及時、有效的進行防治,有助于提升疾病的治療效果,減輕其危害性[1]。本研究探討了60例妊娠期貧血患者的臨床診療情況,分析其血常規檢驗結果,現報告如下。
抽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妊娠期貧血患者以及同期接受體檢的60例健康孕產婦,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為22~37歲,平均年齡(28.12±5.17)歲。對照組孕產婦年齡范圍為23~39歲,平均年齡(27.75±5.05)歲。兩組受檢者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觀察組妊娠期貧血患者與對照組健康孕產婦均接受血常規檢查。選擇清晨7∶00~9∶00進行采血,受檢者需要保持空腹狀態。抽取靜脈血2ml,使用希森美康XN-9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檢驗,根據血常規檢驗的具體要求,調節各項參數指標。然后測定各項血常規指標(RBC、Hb、MCV、RDW以及MCH等),比較兩組之間的差異性。
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分別應用()和(%)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合兩組受檢者的血常規檢驗結果進行分析,觀察組妊娠期貧血患者的RBC、Hb、MCV以及MCH等指標低于健康孕產婦,RDW水平高于健康孕產婦,P<0.05,具體見表。
表 兩組受檢者的血常規檢驗結果分析()

表 兩組受檢者的血常規檢驗結果分析()
MCH(pg)觀察組 603.08±0.44 89.05±6.27 81.13±3.7419.96±1.8527.25±1.48對照組 604.53±0.71130.11±10.2398.29±3.9514.45±1.6433.52±2.61 t - 5.364 5.539 4.921 5.229 5.685 P -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n RBC(×1012/L)Hb(g/L)MCV(fl)RDW(%)
妊娠期貧血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對于胎兒的成長發育和孕產婦孕期健康均形成了嚴重的威脅,增加了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血紅蛋白濃度的顯著降低是妊娠期貧血的典型表現,與鐵元素的缺失有著直接的關聯。在血紅蛋白的合成機制中,鐵元素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妊娠期女性的血容量增加,機體需要攝入更多的鐵元素,用于維持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而在孕產婦的飲食中,鐵元素的攝入量較為有限,同時受到胃酸分泌下降的影響,導致機體對于鐵元素的吸收率下降,進而導致鐵元素的缺乏,容易引發貧血。妊娠期貧血患者主要表現為頭暈、乏力等癥狀,難以作為判斷疾病發生的依據。與此同時,妊娠期貧血發生早期,大部分患者并無明顯的自覺癥狀,容易受到忽視,或是與其他相似癥狀疾病混淆,未能及時接受診治,妊娠期貧血的持續進展,會進一步加劇妊娠、分娩的風險,危及孕產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因此,妊娠期貧血患者需要及早接受診療,及時控制病情,減輕疾病的危害性。
孕產婦需要定期接受產檢,加強對各類型妊娠期并發癥的篩查。在妊娠期貧血的臨床診斷中,可以根據患者血象表現進行判斷。通過血常規檢查,觀察RBC、Hb、MCV、RDW以及MCH等指標的變化。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血常規檢查后,妊娠期貧血患者的多項血常規指標均表現異常,與健康孕產婦存在著顯著差異。由此可見,血常規檢查結果能夠作為診斷妊娠期貧血發生的重要依據,真實反映出患者的病情,進而為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重要的指導。在尚未形成嚴重損害時,有效控制病情,進而為胎兒的成長發育和孕產婦安全分娩提供支持,改善其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妊娠期貧血患者的血常規檢驗結果,能夠作為判斷貧血發生、程度的重要依據,便于采取相應防治措施,維護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