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芳
(浦東新區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 上海 200135)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以血壓持續性升高為特征的慢性終身性疾病,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條件的提升,高血壓這一疾病變得越來越常見。高血壓若不進行規范治療,將會進展出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如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1]。高血壓的常規治療方法為口服藥物,服藥周期長,用藥復雜,因此容易出現患者用藥依從性差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2]。本研究探究實施新型藥學服務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和臨床效果的影響。
本研究120個病例均為本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其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所有病例主要表現為未使用降壓藥物,且不在同一天的隨機三次診室血壓均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全部病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在47~71歲之間,平均年齡(60.1±2.7)歲;對照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在49~69歲之間,平均年齡(58.6±1.9)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1 觀察組 觀察組病例采用新型藥學服務:(1)患者與醫師一對一溝通,進行健康教育,將患者病情及治療方案詳細告知患者,使其了解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一些注意事項。鼓勵患者自律,堅持下去,給予勇氣與信心。(2)為患者準備書面材料,包括用藥方式、注意事項、復診方式及聯系方式等。(3)工作日設立用藥咨詢臺。(4)除了門診隨訪,還應進行定期電話隨訪,督促患者遵囑執行,鼓勵其堅持治療[3]。
1.2.2 對照組 對照組病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醫生口頭叮囑患者按時服藥,遵囑執行,并定期對患者進行用藥的隨訪。
(1)顯效:患者血壓控制在正常值;(2)有效:患者血壓下降但未達到正常值;(3)無效:患者血壓無任何好轉。
(1)完全依從:患者完全遵照醫囑用藥;(2)部分依從:患者基本按照醫囑用藥,僅少數情況未遵囑執行;(3)不依從:患者不按醫囑用藥或者未用藥。
采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76.7%,且χ2值為3.84,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總依從率為88.3%,高于對照組的73.3%,且χ2值為4.357,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統計表[n(%)]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的疾病,不能完全治愈,只能依靠終身藥物控制,因此很多患者對服藥治療有一定的抗拒,以致于發展出嚴重的并發癥。高血壓藥物的多樣性及用藥的復雜性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患者用藥依從性差[4]。而新型藥學服務從醫生、護士及患者多方面出發為患者用藥提供幫助,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及掌握用藥注意事項,在遺忘時提供咨詢服務,定期隨訪,防止患者因遺忘或記錯等個人因素導致的依從性差。理論上對于高血壓這種需要長期服藥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次采取新型藥學服務的觀察組臨床有效率90.0%及總依從率88.3%分別高于常規護理組的76.7%及73.3%,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新型藥學服務能夠改善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