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雯燕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 江蘇 蘇州 215006)
脛腓骨骨折屬于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骨折類型,導致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間接或者直接的暴力外傷,不僅會導致患者的生理造成極大的痛苦,還會對患者心理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1]。而通過手術對患者治療有著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由于手術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將會對患者的身心都帶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術后并發癥問題,會進一步的影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所以,就需要對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防止患者出現并發癥,促使患者能夠更好的接受治療。因此,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脛腓骨骨折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探討分析將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脛腓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現結果如下文所示。
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脛腓骨骨折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臨床綜合護理干預實施的先后順序對患者進行分組,其中實施臨床綜合護理干預前的30例患者作為常規護理組,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間實行臨床綜合護理干預后的30例患者作為綜合護理組。綜合護理組患者中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區間為21~69歲,平均年齡為(38.6±4.7)歲;常規護理組組患者中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區間為20~70歲,平均年齡為(40.2±5.1)歲。發病原因包括:高處墜落(12例)、車禍(31例)以及重物砸傷(17例)。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常規護理組患者主要接受骨科臨床基礎護理,主要包括:指導服藥、健康飲食以及合理運動等。綜合護理組患者則是接受臨床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第一,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定期為患者病房通風消毒,并對病房內的濕度以及溫度進行合理調整。并在室內擺放合適的綠色植物,有效美化病房環境,幫助患者處于身心愉悅的狀態。第二,心理疏導。由于脛腓骨骨折屬于突發疾病,患者在發病后往往會處于緊張和焦慮的狀態。所以,護理人員就要積極的對其開展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的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積極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促使患者能夠心態平和的接受治療。第三,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的為患者講解有關骨折的相關知識,并告知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消除患者的困惑,使患者能夠切實的掌握自身的恢復情況,從而積極的配合治療[2]。
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關節僵硬、血栓、感染)發生情況。并在患者出院前,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三級評價法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開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表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詳情如表所示。

表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綜合護理組患者在接受護理的過程中,出現關節僵硬1例、感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66%;常規護理組患者在接受護理的過中,出現關節僵硬3例、血栓1例、感染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3.33%。綜合護理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
在對脛腓骨骨折患者開展臨床治療的過程中,護理工作則是其中核心關鍵,有著很強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尤其是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不僅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還與醫患之間的關系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在臨床治療之中就需要重視對患者采用的護理措施。而常規的護理模式,往往只是針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護理,對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缺乏重視,這不僅會對醫患關系造成負面影響,還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3]。
而綜合護理屬于一種基于“以人為本”而誕生的新型護理模式,主張不僅要針對患者的疾病開展護理工作,還要積極的幫助患者解決在生活中和住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的對患者開展心理引導,并對患者開展更加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掌握更多有關疾病的知識,加強患者的自我防護能力,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問題,而且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效提升。本次實驗的結果表明:綜合護理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綜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將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脛腓骨骨折患者,能夠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