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珍 黃曉燕(通訊作者)
(昆明市社會福利院福利醫院 云南 昆明 650100)
資料顯示,超過半數的老年人同時患有3種及以上的慢性病[1]。老年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并且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不小的傷害。因此,對于老年病患者,護理人員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我科總結經驗,對老年病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取得初步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病患者共22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3例。其中觀察組男67例,女46例,年齡75~96歲,平均(84.3±5.1)歲。患病類型: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患者40例,以糖尿病為主的患者34例,以為主的患者19例,以老年癡呆癥為主的患者20例;對照組男64例,女49例,年齡75~93歲,平均(84.1±5.6)歲。患病類型: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患者43例,以糖尿病為主的患者37例,以腫瘤為主的患者18例,以老年癡呆癥為主的患者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所有患者均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入院須知、宣傳教育、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護理關懷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
1.2.1 個性化心理指導 由于老年病患者需長期服藥,可能產生心理上的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在護理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的輔導,目的是與患者建立一種平穩、堅實的護患關系,不斷改變服務態度、提高自身護理水平,以消除患者疑慮,加強對患者的關心與體貼、轉移患者注意力。對于偏執型心理障礙的護理,護理人員應詳細觀察并記錄此類患者心理波動,并保持平穩、沉著、冷靜的心態,增加與患者的心理交流。
1.2.2 個性化健康教育 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對腫瘤病患者,針對不同類型的腫瘤,可能引起的疼痛、飲食改變、乏力等癥狀進行用藥指導,增加患者依從性,積極主動對抗腫瘤;對糖尿病患者,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控制飲食,詳細介紹日常飲食的含糖量,減少患者無意識的糖量攝入,避免并發癥的產生。對老年癡呆患者,積極與其家屬溝通,增加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在生活中增加對患者的關心與幫助,減少患者與家屬之間的隔閡。
1.2.3 疾病護理 護理人員要對所有患者加強疾病護理,了解不同疾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病情變化,完善病房巡查制度,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情況以及臨床癥狀,并及時向其主治醫師反饋,生活中對患者的飲食與運動進行科學指導。根據患者的認知水平、文化程度、人格類型以及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強化護理訓練。
1.2.4 感染預防 保證患者住院環境的舒適、整潔、干燥與干凈,尤其是認知障礙的患者應主動查找和發現可能引起患者不適的生活環境,避免院內感染事件的發生。此外,若出現疑似感染的患者,應按照相關醫囑施以相應的處理措施并預防交叉感染[2]。
觀察兩組患者出院時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恐懼、抑郁、焦慮、偏執和軀體化這5個維度進行評分比較,評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狀況越差。同時對滿意度、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觀察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出院時對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分,觀察組患者恐懼、抑郁、焦慮、偏執和軀體化這5個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
表 兩組患者出院時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比較()

表 兩組患者出院時的心理健康狀況評分比較()
組別 n 恐懼 抑郁 焦慮 偏執 軀體化觀察組 1138.65±2.1814.48±3.6717.42±3.836.88±2.5120.65±4.73對照組 11312.34±4.1521.57±5.8124.17±4.779.37±2.9626.64±5.7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滿意率為92.0%,對照組為71.7%,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8.7±2.1)天,對照組為(11.3±2.6),觀察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8%,對照組為14.2%,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我科是老年病科,收治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多變性、嚴重性等特性。護理人員應該熟知患者的心理、健康現狀及依從性,做好個性化護理,為老年性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護理干預策略。此外,我科對其護理過程中也加入了心理關懷,不僅重視疾病本身的治療,還要結合患者心理狀況進行疏導,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積極主動治療,同時像家屬宣教,鼓勵家屬參與患者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由此提高患者院后生活質量[3]。本研究針對不同的老年病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結果顯示,可明顯減輕患者恐懼、抑郁、焦慮、偏執和軀體化的心理障礙,增加住院期間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并減少住院時間及不良事件發生率。
老年病患者病程長,長期受疾病折磨,心理變化需受到重視。對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并且獲得家屬的幫助支持,更有助于患者減輕其心理障礙程度,提高依從性,減少住院天數及不良事件發生,幫助他們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