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艷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與病死率均長期居高不下,對于患者生命健康威脅較大[1]。目前臨床對喪失手術指征肺癌患者的治療多以介入術為主,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同時圍術期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存質量[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肺癌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策,結果如下。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經臨床診斷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肺癌,且接受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肺癌患者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②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以上。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②合并心、肝、腎等其他器官嚴重病變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對照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37~72歲,平均(61.5±1.5)歲;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年齡35~70歲,平均(60.3±2.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間經比較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護理(環境護理、病情觀察、心理關懷及健康指導等)。觀察組:常規護理加循證護理,具體為∶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資料,了解患者主訴,按時觀察患者情況并進行分析,給予正確指導,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根據問題檢索資料,并對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資料查閱:①疼痛護理:正確評估患者疼痛狀況,向患者普及有關疼痛和控制藥物的知識,根據患者情況正確使用鎮痛劑及其他藥物,同時可通過注意力轉移的方式減少患者痛感;②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間交流,緩解患者心理壓力,給予積極心理暗示;③并發癥護理:對患者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盡可能排除危險因素,減少并發癥出現,出現并發癥后,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控制改善;④體位護理:協助患者,使其處于舒適體位,避免壓瘡[3]。
①兩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②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評分法;③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以上數據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及()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及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分)
注:與護理前比,*P<0.05;與對照組比,△P<0.05。
觀察組 20 54.2±2.4 34.6±2.5*△ 54.3±8.4 38.7±5.3*△對照組 20 53.4±1.3 43.5±1.2* 55.7±8.1 51.3±5.3*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好轉。其中,護理后觀察組在生理健康(77.3±14.5)、心理狀態(79.7±15.4)、獨立能力(82.4±19.4)及社會關系(83.4±3.7)四個維度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1.6±9.5)、(64.3±13.4)、(71.4±12.6)及(57.4±8.4),(P<0.05),見表2。
表2 兩組經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經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 生理健康 心理狀態 獨立能力 社會關系觀察組 20 77.3±14.5 79.7±15.4 82.4±19.4 83.4±3.7對照組 20 61.6±9.5 64.3±13.4 71.4±12.6 57.4±8.4
護理后兩組T細胞亞群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CD4+(39.9±1.8)、CD4+/CD8+(1.2±0.1)顯著高于對照組CD4+(37.1±2.1)、CD4+/CD8+(0.9±0.1),(P<0.05),見表3。
表3 兩組經護理后T細胞亞群對比()

表3 兩組經護理后T細胞亞群對比()
組別 例數 CD4+ CD4+/CD8+觀察組 20 39.9±1.8 1.2±0.1對照組 20 37.1±2.1 0.9±0.1
隨著胸腔鏡等技術的應用,肺癌手術逐漸微創化。對化療過程中出現的毒副反應及手術后并發癥的出現,患者會產生恐懼,因此應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對其進行有效疏導,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患者不良情緒的發生,護理是臨床工作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循證護理是在循證醫學影響下產生的護理方法,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用批判性思維找尋最佳護理方法、實施全面護理質量改進、用最低成本達到最高效率的服務等。
此次研究中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此外,研究中循證護理結合以往相關文獻,制定最佳護理方法,針對術后生活品質出現下降的患者,給予生活護理和飲食指導等,樹立患者生活信心,提升其生活質量,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后CD4+和CD4+/CD8+水平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CD4+、CD8+分別代表T輔助淋巴細胞和T抑制細胞,表明護理后觀察組免疫功能提升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對肺癌患者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后給予循證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增加患者生活質量,提高T細胞亞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