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筱艷 沈 蓮 王小勇
(東臺市人民醫院血液科 江蘇 鹽城 224220)
本文主要分析將針對性護理干預與血細胞分離機血小板治療用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28例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中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期間本院參與診治的28例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以隨機法實施分組,實驗組收入14例,女性與男性之比是7∶7,最大年齡57歲,最小年齡21歲,中位年齡(38.55±2.22)歲。參照組收入14例,女性與男性之比是8:6,最大年齡56歲,最小年齡20歲,中位年齡(37.21±3.21)歲;比對兩組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開展血細胞分離機血小板去除治療,構建兩條靜脈通路,通過16號一次性穿刺針實施穿刺處理,構建回輸及其采血閉合通路,如果存在較差靜脈條件,需要選取鎖骨下、頸內及其股靜脈實施置管治療,采集血液中需要適當制動處理穿刺肢體,控制7000~10500ml的循環血量,35~55ml/min全血流速。
在參照組開展血細胞分離機血小板治療基礎上,實驗組開展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增加針對性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醫務人員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心理情況,分析不良情緒發生的根本原因,依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方法進行心理疏導,如社會支持、音樂干預、認知功能鍛煉及其放松鍛煉。(2)不良反應護理。針對低血壓患者,應該依據其紅細胞壓積及身高等情況對置換速度和體積進行確定;針對枸櫞酸鹽中毒患者,大量應用抗凝劑,雖然可將血鈣水平降低,但容易發生面部和手足抽搐及其麻木等情況,此時需要對患者面部表情進行觀察,如發生上述情況,應該立即靜脈滴注10ml、10%葡萄糖酸鈣。(3)舒適度護理。醫務人員指導患者選取合理體位姿勢,主動關心患者該收,了解患者情緒及其生理不適情況,及時穩定患者情緒。并且對抗凝劑滴速及其全血流量進行合理觀察,如發生過快現象,需要及時進行處理。
分析比對實驗組和參照組臨床護理滿意度、焦慮評分、抑郁評分。
采取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28例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率(%)的形式表示實驗組和參照組臨床護理滿意度,行χ2檢驗。以()形式表示實驗組和參照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臨床護理滿意度100%高于參照組的71.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參照組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n(%)]
實驗組護理前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與參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和參照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分)

表2 實驗組和參照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14 56.59±3.22 34.26±2.87 55.21±2.58 35.38±1.32參照組 14 56.32±4.11 45.25±2.11 54.21±2.22 44.32±2.17 t - 0.1934 11.5437 1.0993 13.1697 P - 0.8481 0.0000 0.2817 0.0000
在對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疾病臨床治療中血細胞分離機去除血小板屬于常見的一種方法[1],且機體血小板雖然存在正常的壽命,但骨髓中可能形成大量血小板,導致發生血栓,進而誘發微小血管阻塞,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同時可能伴發供氧能力下降及其外周血液不暢等表現[2-3],嚴重的可能發生發紺、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等情況,所以,需要選取有效方法實施治療。以往通過化療藥物對血小板計數進行控制的方法具有不理想的效果,且復發率較高,因此血細胞分離機治療可將外周血小板計數減少,穩定患者病情,但也需要通過合理護理方法提升生存質量[4]。
本文結果表明,實驗組臨床護理滿意度、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在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應用血細胞分離機去除血小板治療中,更具臨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