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云
(曹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1209)
老齡化進程不斷深入致使老年患有高血壓的人數逐漸增加;腎臟屬于高血壓的主要靶器官,而微量白蛋白尿則是由高血壓誘發慢性腎臟受損所引起的早期癥狀,同時也是反映血管相關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研究證實[1],高血壓伴微量白蛋白尿與后期靶器官損傷呈正相關,且死亡率逐年升高,因此對該類患者采取綜合干預對其預后生活有極大的積極作用。本院對28例患者實施綜合干預,以期獲取良好效果。
搜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間本院接診的56例患有高血壓伴微量白蛋白尿癥的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經全面診斷符合高血壓學會制定的確診標準;患者同意且知情;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腫瘤;非自愿參與研究;語言表達能力障礙。運用分別抽樣法將其分為常規組(n=28)和觀察組(n=28),常規組男有16例,女有12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5.3±5.2)歲;觀察組男有18例,女有10例;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4.6±5.7)歲。對常規組與觀察組患者的一般數據資料進行獨立樣本檢測比較,P>0.05,具有比較價值。
予以常規組常規護理,就診后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并對藥物服用及飲食進行健康指導。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①健康宣教。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相關理論知識,闡明煙酒對疾病的危害性,促使患者主動戒煙戒酒。②自我監測與管理。教授患者測血壓的方法,對每次測量數據加以記錄從而為后期治療提供可靠數據。同時對于患者關于疾病的一切疑問需做詳細解答,提升疾病認知水平。③生活護理干預。制定科學飲食食譜,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減少鹽、蛋白質的攝入;組織運動訓練,比如跑步、打太極等,待患者生命指征穩定后可加強運動力度,但運動量應以患者承受力為準[2]。④用藥干預。給予患者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阻斷劑或相關受體拮抗劑為基礎的用藥方案,延緩腎衰竭進程,以此達到減少微量白蛋白尿含量,保護腎臟的目的;然后根據血壓達標情況,選擇性地使用上述藥物的單藥治療或聯合使用其它降壓藥,促使血壓維持在可允許范圍內。
對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實施評比。包括BIM、血壓 、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UACR)。
通過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實施處理分析,臨床指標采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用t進行檢驗。干預效果用率表示,以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實施評比
觀察組UACR及舒張壓、收縮壓與常規組相比顯著改善,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BIM與Scr水平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評比()

表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評比()
組別 例數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UACR BIM(kg/m2) Scr(μmol/L)觀察組 28 78.85±4.32 137.43±4.52 1.37±0.22 25.23±1.08 73.88±18.34常規組 28 87.58±5.74 144.69±6.51 1.78±0.15 25.12±1.07 70.25±18.24 t-6.4302 4.8473 8.1478 0.3829 0.7426 P-0.0000 0.0000 0.0000 0.7033 0.4609
高血壓病為終身性疾病,其特點是發病率高、死亡率及致疾率高,現如今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納入威脅人們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范疇中。UACR是監測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只有早期識別和干預高血壓臨床靶器官受損,才能有效降低高血壓死亡率和致疾率[3]。本次研究中,觀察組UACR及血壓水平與常規組相比明顯優異,說明綜合干預效果顯著。綜合干預內容有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及運動和飲食干預,相比較一般護理,綜合干預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等優點,從多角度進行護理,最大程度發揮干預效果。其中,因老年患者對疾病認知欠缺,且自控能力較差,對其實施健康宣教,告知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加深疾病印象,提升依從性;生活護理干預則是對其體重實施控制,并減少鹽、膽固醇及脂肪酸的攝入,同時加以運動干預,確保預后[4]。通過上述干預,能夠培養老年患者正確的生活習慣,遵醫囑用藥,在測量血壓水平的同時監督UACR水平,在降壓的同時有效控制尿蛋白,進而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高血壓伴微量白蛋白尿老年患者采取綜合干預,效果確切,可控制病情進展,對改善早期靶器官受損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