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霞
(阿克蘇市溫宿縣托乎拉鄉衛生院 新疆 阿克蘇 843100)
糖尿病患者[1]常伴有足部病變的嚴重慢性并發癥,常會造成患者致殘、致死。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對自身血糖變化比較關注,常忽略足部病變的發生,若長時間未治療將引發后續感染,嚴重者深部組織受損,導致糖尿病足病癥的發生。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療采取綜合護理可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發生潰爛造成截肢的幾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為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預防效果,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糖尿病的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明顯,無患者發生糖尿病足,相關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62例,所有患者均根據WHO的Ⅱ型糖尿病診斷標準被確診為糖尿病且可以正常溝通,積極配合研究,且足部皮膚未出現破潰。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為(59.3±5.2)歲,糖尿病病程4~12年,平均年齡為(8.6±3.2)年;對照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齡58~74歲,平均年齡為(58.2±4.8)歲,糖尿病病程3~13年,平均年齡為(8.9±3.5)年。兩組患者均在護理干預期間正常服用控制血糖藥物。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包括:足部的衛生清潔、保健、檢查以及皮膚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
1.2.1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心理狀況、文化水平等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向患者普及糖尿病足的患病機制、影響因素、疾病特征以及發病后的危害。使患者重視糖尿病,加強足部護理意識,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及發展。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指導怎樣對糖尿病足進行自我檢查和判定,特別是當出現下肢皮膚瘙癢和腳廯等癥狀時,要及時通知臨床醫生。
1.2.2 足部護理 護理人員對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的皮膚溫度、動脈波動情況、彈性等應定時觀察并做好記錄。按摩患足以促進血液循環,每次按摩30min,每日三次,按摩方式采取指尖向上方向。糖尿病足患者應選擇寬松、鞋底柔軟的平跟鞋,柔軟寬松的淺色襪子,每日更換避免磨破足部造成感染。每日用39℃左右的溫水泡腳20min,擦干水分后擦甘油等潤膚霜。
1.2.3 飲食護理 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協助制定健康的食譜,患者應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瘦肉、魚、豆漿和雞蛋以及富含維生素的綠葉蔬菜和水果。同時應減少糖和鹽的攝入,堅持食用低脂、高纖維的食物。并學會自我檢查血糖,了解治療情況。
對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及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的患者的血糖指標、糖尿病足知識了解情況進行比較。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較對照組血糖指標明顯降低,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的預防知識有了更明顯的了解,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所示。

表 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的預防效果比較
糖尿病患者較正常患者機體更易受到損傷,且往往會引發糖尿病足這一常見的并發癥,患者足部長期潰瘍、難以治愈,需要長期進行治療,對患者危害較大,嚴重的患者需要通過截肢進行治療[2],因此實施早期的綜合護理干預進行預防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及糖尿病足知識了解情況均存在明顯差異,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可使患者對糖尿病足知識具有更好的掌握情況,提高其在治療及護理過程的依從性,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及預防。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效果顯著,可促進病情好轉,可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