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哲浩 王小珂



在危難時刻,總有一群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挺身而出”;在關鍵時刻,總有一群人,用他們的錚錚鐵骨向世人證明什么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這群人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共產黨員。近日,在河南省方城縣拐河鎮,一名共產黨員不畏疫情,主動請纓,連續奮戰的事跡在群眾間傳頌,引起強烈反響,他就是共產黨員田葵陽。
黨員田葵陽的第一問
2020年的大年初二早上6時30分,大部分人帶著對疫情的恐慌準備起床的時候,拐河鎮黨委書記劉長順接到了一個電話,“劉書記,我是葵陽,聽說疫情形勢十分緊張,我能做些什么?”“現在最緊缺的是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看看大家能不能想想辦法!”劉長順回答道。
這是拐河鎮養馬口村黨員、鵬邁農牧總經理田葵陽的第一問。這簡單的一問,讓他和拐河鎮的疫情防控工作緊緊結合在了一起。
正月初三,天蒙蒙亮,田葵陽就叫開了政府的大門,隨后把一批防護物資從車上卸了下來,分別是40桶消毒液、40桶酒精、5000只口罩。原來,他給劉長順打完電話之后,就開車奔赴鄭州采購物資,他找到公司長期供貨商,歷盡艱辛,跑了600公里路購買到了這一批應急物資,這批寶貴的應急物資在第一時間分發到了防疫一線同志的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誰又知道這緊張的24小時,他只吃了兩塊面包,只在車上睡了半個小時……
黨員田葵陽的第二問
正月初五上午,田葵陽來到拐河鎮政府,見到了鎮黨委副書記牛中營,“我知道一線同志都很辛苦,您看看需要我做點什么?”“醫院的防護服緊張,看看能不能幫忙協調一批防護服!”牛中營回答道。
回答就是情報、回答就是戰機、回答就是職責所系。初六早上,載有75件嶄新防護服的運輸車駛進了鎮政府大院,從車輛發熱的輪胎和田葵陽惺忪的雙眼就可以知道,田葵陽又是一夜沒睡。當防護服送到醫護人員手中時,醫生激動地說:“在物資這么緊缺的情況下,能送來防護服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田葵陽,一個普通黨員,又是一個勇于擔當的黨員。當天下午,令人感動的一幕再次發生,他看到鎮里的消毒車霧量太小,他就緊急調出了公司的大功率消毒車,義務在全鎮街道消毒,這一堅持就是10天。有親戚問他:“葵陽??!你這一天下來兩三千元,你不要企業了?”然而田葵陽毫不猶豫地說:“人命關天,我是黨員,我不站出來,誰站出來?”就是這樣一名黨員,在關鍵時刻,始終沖在生命保衛戰的最前沿。
黨員田葵陽的第三問
正月初九,在拐河鎮一個黨員微信交流群中,各村都在交流疫情防控情況,田葵陽主動說:“如果我能為村里做點什么,請大家盡管開口!”面對田葵陽的主動詢問,大家都沒有回答,因為同志們都知道他已經做了太多……
正月初九下午,拐河鎮石門村疫情防控檢查點來了兩名不速之客,他們說是田總讓他們幫忙重新修建檢查點的。原來,正月初八晚上,由于檢查點天寒風大,檢查點的帳篷被風掀翻,嚴重損毀,石門村的一名黨員把照片發到了工作群中,田葵陽在微信群中看到后,主動派人去重新建帳篷。經過一個下午的緊張安裝,當天晚上一線的同志們全部住進了安全溫暖的帳篷里。面對這突然降臨的喜事,石門村黨支部書記趙國富說:“真沒想到田總這么細心,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目前田葵陽已經無償新修村級帳篷3處,捐贈物品200余件,豬肉近500斤。
問是一種姿態,問是一種責任,問是一種境界,大戰當前,戰“疫”正酣,田葵陽繼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黨員的無私無畏、大愛大行。在他的帶動下,拐河鎮已經涌現出了無數勇立潮頭、同仇敵愾的斗士,目前,全鎮已經累計收到社會捐助物資5萬多件(次),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