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性之至
小小說《杭州路10號》是作家于德北頗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看似隨性,但內在的意蘊讓人動容,歸納起來是八個字:隨性之至,匠心獨具。
先說隨性。首先是體現在語言上。當代東北作家中,阿成是一個極具個性的作家,平民化的幽默能讓人笑出淚來?;蛟S,這也是東北這塊黑土地上,人們天性的幽默使然。于德北同樣具有這種讓人在不經意的隨性中笑出淚來的能力。這篇作品開頭就充分發揮了東北人敞亮和隨性的闊達感。
開篇第一句話:“我講一個我的故事?!卑藗€字,簡單直接,開門見山,也奠定了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為后文奇崛的故事情節做了鋪墊。所以我們說,好的作品,先要有好的開頭,千萬別小看開頭,開頭一句話往往奠定了全篇的風格、氣場和故事的眼。此外,這八個字中出現了兩個“我”,有兩層作用,一是用第一人稱,更能增加故事的可信度,把讀者自然地帶進來,增強代入感;二是多次出現“我”,是在強化主人公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第二句話:“今年的夏天對我來說很重要?!边@句話有點像作家汪曾祺慣用的閑筆寫法。閑筆不閑,閑筆里藏著重重意象,閑筆里鋪墊著大量暗含的情節。這種寫法,于德北在這篇作品里進行了淋漓盡致的使用。比如,第三段交代“我”的現狀時,突然一再回到“從前”,而且突然冒出一句“我母親給我講的故事無法訴諸數字”。如果不去聯系全篇來理解這段話,就會大感突兀,母親到底講了什么樣的故事?對我又會有什么樣的影響?作者并不去說明,而是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很多信息量都藏在短短一句話里,半睡半醒、欲說還休,這種朦朧美,這種隨性美,恰恰是用閑筆來表現的重要技法。
第四段,再次用極其簡潔的句法來表達,“所以,我說改變一個人不容易。”這句話既是對前面三句話的總結,也是對后面切入正題的一個引子。這也是高手寫作時經??梢杂玫降倪B貫性寫法。它起著上下銜接、貫通閑筆和正題的作用,是全篇的一把鑰匙。為什么不容易?其實,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東西不在開頭這三段話里,而是藏在后文的故事里。在這方面,汪曾祺的小小說《陳小手》將這種閑筆鋪墊和貫穿性的寫法發揮到了極致,一篇不足2000字的小說,三分之二處都用閑筆,直到結尾兩句話才真正切入正題。
于德北對閑筆寫法駕輕就熟,所以在切入正題后,筆鋒依然“不老實”,在寫故事的緣起時,沒有像常規寫法那樣平鋪直敘,而是繼續發揮主人公隨性的特點,一忽兒“棋戰”,一忽兒“吃飯”,一忽兒“閉上眼睛”,一忽兒“訴說”——甚至直接冒出三個字“我激動”。后面又接連冒出了“烏--拉--”和“萬歲”這樣極其口語化的詞匯。這種隨心所欲的調侃式寫法,也是于德北富有地域文化特點的語言風格。
匠心獨具
從寫信開始,后半段的文風突然一轉,主人公一下子安靜下來。但這是作者為即將要出場的人物鋪墊氣場,也是為作品一直暗藏的意蘊做鋪墊。如果細心品讀全篇就會發現,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語言風格乃至人物氣場有很大反差??梢哉f前半部分,作者想到哪寫到哪,如汪洋恣肆的河水,后半部分則精細謹慎、小心翼翼。這種文風的轉變,也是節奏上的變化,通過這種變化,形成疏密有致、張弛相間的藝術效果。
這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越往后看,越能深刻地感受到。如作者把信寄出去后的那一句話很精彩:“生活中竟有這么巧的事,巧得讓人害怕?!边@句話是小小說情節轉折和沖突演進的啟動器。既能達到提醒讀者,讓讀者緊張起來,增強作品的戲劇性和現場感,又能為后面故事的變化提前準備氣氛,達到預熱的效果。作者在寫接到回信后的場景時,同樣用了類似這種墊筆寫法。如“我不相信是因為從來沒有人給我寫信”“仿佛有無數只小手在信封里搗鬼”“人都有良心。我也有良心”等等。
作者在構思整個故事情節時,如何從普通的平民化生活里,造出匪夷所思的奇崛來,如何從一點點的滲透性情節推進中,很自然地到達作者藏了很久要表達的思想,這是作者下功夫反復醞釀的地方。看似天馬行空的敘述,其實作者一直小心翼翼地在一層層剝開作品的外衣。不能剝得太快,讀者容易產生慣性;不能剝得太直接,讀者容易產生惰性;還不能剝得太粗獷,讀者容易產生對作品的厭倦感。
在情節的推進上,作者是如何讓意旨一點點沙漏似的浮出水面?從寫信到收到回信,再到決定去拜訪,作者穿插了一段主人公的“自省”。從“漸漸自省”到“漸漸不安”,再到“無法再忍受”,這種內心獨白層層遞進的心理活動描寫,在情節演進上達到了三個作用:一是通過內心活動,烘托人物思想的演變,為后文營造的震撼設伏;二是通過這段心理活動,制造故事演化的理性邏輯,讓作品更自然;三是通過這段心理刻畫,暗示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旨,有隱喻的效果。
構思獨特
通篇作品,在看似機巧的語言和結構里,暗藏了作者獨特的構思。比如結尾寫老爺爺的死,寫得很精致,很克制,很內斂?!罢掌切碌摹倍艘呀浰懒?“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可照片下的人卻得了“骨癌”;寫信人的名字叫小雪,身份卻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這種巨大反差性的寫法,正是作者刻意為之的地方。通過這種反差,反復震撼讀者的心靈。
《杭州路10號》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當代小小說中為數不多的經典作品,最重要的一點正是作者將隨性寫法和匠心構思完美結合,從而賦予作品文本之外更多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于德北:吉林省小小說創作委員會主任,長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長篇小說《情魅北漂》、小小說集《杭州路10號》《秋夜》等40部,獲第三屆小小說金麻雀獎、冰心圖書獎。
許正文: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全國小小說高研班輔導老師,獲得2018年度“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十佳新銳作家”獎。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