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在新疆大地正在開展的“訪惠聚”工作,其本質就是群眾工作,是新時代黨員干部踐行馬克思主義群眾立場的好方法。在“訪惠聚”工作中,工作隊要開展大走訪工作,收集民情民意,解決居民訴求,辦理實事好事。如何正確的開展入戶走訪,夯實黨的群眾基礎,本文將對此進行細致的探討。
關鍵詞:入戶走訪;群眾工作
開展群眾工作是“訪惠聚”工作的本質。按照自治區“訪惠聚”工作總體要求,工作隊的工作任務為“1+2+5”,其中工作隊每天要用三分之二的時間進行入戶走訪,與基層群眾打交道。[1]只有扎實開展好入戶走訪工作,才能了解到真實的民情民意,才能摸清老百姓的訴求,才能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辦理實事好事。
入戶走訪,與基層百姓打交道,是開展群眾工作的基礎,也是“訪惠聚”工作的重要任務。緊緊圍繞總目標,夯實黨的群眾基礎,在包戶和入戶大走訪過程中,牢牢把握工作重點,按照走訪前充分準備、走訪中注重細節、走訪后解決問題的“三步走”工作思路,結合入戶和走訪實際,不斷調整、完善工作方法,讓“訪民情”活起來、實起來。
一、充分準備,走訪之前心中有數
首先在開展大走訪工作之前要知道到老百姓家里交流什么。圍繞自治區黨委“訪惠聚”工作“八必問”、“八必講”的要求,第一書記和每名工作隊隊員都必須做足功課。要花時間學習,提高個人理論水平。認真研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研讀陳全國書記關于新疆穩定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升自己對“訪惠聚”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認真學習各項惠民政策,熟知有關維護社會穩定的相關資料,確保在走訪過程中能夠講得清楚,講的明白,有的放矢,增加老百姓對“訪惠聚”工作的信任程度。
其次要做到合理搭配,細致分工。在入戶走訪前,一定要明確好走訪人員的分工。“訪惠聚”工作隊的隊員要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捆綁在一起開展入戶走訪工作,且不可單獨行動,造成百姓的誤解。
在分工時,最好做到男女搭配,民漢搭配。入戶走訪中,女隊員敲門容易消除女性居民的戒備;男隊員敲門容易消除男性居民的戒備,這樣就更容易實現走訪的全覆蓋,消除不應有的誤會。和少數民族同志一起入戶可以化解語言方面的障礙,從語言和情感方面拉近和民族居民的距離,營造出不排斥、愿意聽,愿意說的氛圍。
工作隊在前期熟悉轄區情況的時候,要與社區的包戶人員開展座談交流,查閱包戶底冊等檔案資料,了解轄區居民的家庭基本情況、思想動態、家庭成員等信息;入戶前要充分討論,確定好走訪路線,訪談的概要,確保在老百姓家里交流有內容,引導群眾敞開心扉有話題。
最后,要結合實際。準備好自治區“訪惠聚”駐社區(村)工作隊走訪記錄表,記錄民情民意、居民訴求的記事本,確保在老百姓家中收集到真實的情況,為研判解決問題,提高入戶質量打好基礎。
二、方法得當,入戶訪出真民情
一是要在入戶走訪中注重細節,打消居民的顧慮,建立良好的走訪關系。走訪過程中,每到一家時,敲門的聲音要掌握好,重了影響百姓的休息,輕了年老耳背的居民聽不到。最好用適中的力量連續敲門三次,確定房屋內有無居民。聽到有人應答后要禮貌等待并告訴居民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得到居民許可后,方可進入室內。
進入居民家中后,要面帶微笑,禮貌對待居民。用熱情和禮貌彰顯出工作隊的高素質,容易讓百姓接受隊員本人,進而接受工作隊的走訪。雙方坐下后,可以再次介紹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也可從家長里短的瑣事切入話題,但務必尊重百姓的隱私和生活習慣,不能再老百姓家里吃飯或者接受任何禮品,保持黨員干部清廉的形象,堅決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要用接地氣的語言了解居民家中的具體情況,問清楚居民的生活狀況,特別是有哪些實際的困難等,要如實記錄,不可避重就輕。
訪談過程中注重正向引導居民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認識。少數居民對一些政策不了解,存在認知的偏差;還有少數居民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誤以為真。工作隊隊員在訪談過程中若遇到此類現象,一定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和居民一起分析當下的時局,分析國家在發展過程中要克服的種種困難,講清楚國家出臺某項方針政策的用意和目的。用正確的觀點擊碎謠言,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一定要敢于發聲亮劍,通過正能量的輸出穩定民心,夯實基層基礎。
二是如走訪的時間和方式不要拘泥。轄區里不同百姓的生活狀況是不一樣的。年輕的上班族和學生們每日早出晚歸,白天在家的時間很少;上了年紀的老人有早睡的生活習慣等等都需要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時充分考慮,避免出現敲空門或者影響百姓生活的情況發生。還有外出經商,長期不歸的居民,要通過電話聯系的方式進行預約或電話走訪。從實際入戶走訪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居民都是配合走訪工作的,偶爾也會出現居民抵觸和不愿開門的狀況,遇到人在不開門的狀況,要在每天的晚研判會上分析清楚原因,確保全覆蓋式大走訪能順利完成,不漏一戶。
針對居民中的不同群體,比如殘疾人、貧困戶、孤寡老人、老黨員等特殊群體,要加大走訪頻率,常聯系,多走訪,盡量降低他們生活中的不便之處。
三是要從居民的實際需求入手,做百姓的“貼心人”。在入戶時,絕大多數居民的訴求都是貼近自己生活相關的內容,如醫社保的問題,小區的物業服務問題等等。工作隊員要耐心解釋,多用接地氣的語言和老百姓溝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做到噓寒問暖,最大限度的解決問題,爭取民心。
三、排憂解難,解決老百姓的實際訴求
每天的入戶走訪工作絕不是只到老百姓家里走走看看,最重要的是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民情民意,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實際訴求來最大限度的凝聚民心,夯實黨的群眾基礎。
每天在樓棟巷道或者田間地頭和老百姓面對面的打完交道后,所有工作隊隊員和社區包戶人員一定要回到工作隊的辦公室,參加由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組織召開的晚研判會議,將自己在一天走訪中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和困難訴求進行研判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屬于工作隊和社區層面能夠解決的,絕不拖拉,立即給老百姓辦妥;需要老百姓提供某方面材料的,通過電話和再次走訪的方式給老百姓講清楚,說明白,讓老百姓一次性準備好,堅決落實“最多跑一次”的原則。如果問題和訴求超出了社區和工作隊的能力范疇,需要請示上級組織或者某職能部門協調,也要和老百姓說清楚,按照流程盡最大限度給老百姓解決困難。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踐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要牢記老百姓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要千方百計的做好服務群眾的工作。新時代,黨員干部下基層,既接了地氣,也可以筑牢自己的理想信念,夯實黨的群眾基礎。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知道自己來自群眾,要服務與群眾,最終也會回歸群眾。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三個活的靈魂之一,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制勝的法寶,要在新形勢下發揚光大。正確開展入戶走訪工作,按照“三步走”的思路,收集民情民意,研判居民困難訴求,給老百姓辦實事好事,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方法,也是落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體現。只要把人的利益牢牢記在心里,我們干成事業的目標終會實現。
參考文獻:
[1]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關于持續接力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的意見》[P].高新區(新市區)“訪惠聚”工作手冊,2019年3月
作者簡介:
劉升,男,漢族,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生,中國法學會會員,新疆心理學會會員,研究方向:黨史黨建、基層黨組織建設、心理健康。